学习园地

·小升初转型准备期培养习惯更重要
·四招助中小学生“收心”
·节约孩子是如何炼成的?
·幼升小提前起跑危害多 养成习惯...
更多>>

      考试资讯

·2011年12月英语四六级成绩将于2...
·2月25日托福新考位放出 目前有 ...
·2012年2月5日托福考试成绩已可 ...
·2012职称英语:学会在阅读句子 ...
更多>>
 
专业硕士扩招 应届生不买账

2011-09-19 10:37:03 | 来源: 大河报
 

    □记者 王灿 通讯员 田育臣文记者白周峰图

  阅读提示

  为培养应用型人才,从2009年起,教育部决定开始扩招专业学位硕士,并特别在报名、考试时将“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学位硕士”进行区分。

  记者9月10日在郑州大学举行的“2012年全国研究生招生现场咨询会”上发现,现实情况是:虽然各高校专业学位硕士不断扩招,但不少应届生对专业学位硕士“冷眼相看”。

  咨询会上专硕“遇冷”

  “虽然政策上说专硕和学硕同样是‘双证’,但我总觉得专硕档次太低,将来竞争力不强。”郑州大学管理工程系的侯国帅,今年大四,几个月后她便要走上“2012年研究生考试”的赛场。她今年打算报考北京某重点高校的学硕,对于专硕,她“打死也不报”。

  侯国帅说,自己学院目前有技术经济及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两个专业学位,从2009年便开始招生,今年这俩专业第一届毕业生,走上了工作岗位。“虽然专硕毕业生就业情况还挺不错,但总感觉学历不够‘硬’。”

  与侯国帅持相同观点的,还有教育学专业的李秋涛。他告诉记者,之前,自己学院的专硕仅面向工作两年以上的社会人士招生;如今,大门又向应届本科毕业生敞开。“毕业找工作时,自己说是专硕毕业,人家老以为你是‘社会青年’到大学‘混’的学历、学位证,在企业老总的眼中,含金量大打折扣。”

  记者在招生咨询会现场发现,不少考生均有小侯和小李这样的“偏见”,对专硕的热情度不是很高。而学硕却“酒香不怕巷子深”,“遭到”考生的“围观”。

  专业硕士不断“升温”

  专业硕士研究生招收比例近年来一直在增加,在咨询会上记者发现,不少学校的专业硕士仍呈现扩招趋势。浙江财经学院一位姓盛的老师说,他们学校今年增加了很多专业硕士,预计今年报考情况要好于去年。

  中国教育网教育在线媒体总监吴保华说,这几年国家对专业硕士更加倾斜。“专业硕士学位其实已经达到了30%,未来几年可能超过50%。”

  吴保华说,随着各行业技术含量和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我国对专门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大批量、多规格、高层次的特点,而硕士在就业时往往有更大的选择余地和优厚的待遇,因此吸引了更多人报考。“未来将会有更多人不是为了搞科研而读研,而是为了就业而考研。”

  “过来人”称专硕更注重技能和实践

  然而,对于专硕有不少“过来人”也投出“支持票”。

  郑州大学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龚烨便是其中一位。“我可不是搞学术研究的料,让我写论文,搞研究,我干不来!”她称自己讨厌“学究”,而选择了专硕。“研究生教育学硕和专硕分开,有利于学生根据兴趣选择将来的发展方向。”

  龚烨,今年考入郑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她戏称自己的专业就像“培训班”。“我们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的上课模式完全不一样,老师教给我们的主要是技能和方法,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老师,怎样讲课才能吸引外国人。”

  专硕到底教什么?和学硕有哪些区别?很多考生对此也有不少疑问和顾虑。其实,专硕更侧重于实践、应用和技能,适用于找工作;而学硕则被称为“传统的研究生”,侧重于理论研究、学术进修。以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上半年的课程设置为例,该校专硕课程主要以新闻写作、新闻策划、新闻摄影等实用类型,而学硕则开设新闻理论研究、新闻报道与新闻文体研究等,侧重于理论研究。

  龚烨表示支持专硕、学硕分开。她告诉记者,自己的专业如果将来搞研究,很不好就业。“同样的学硕学生上课,老师一般不会教讲课技巧等实用性的东西,所以,他们毕业后,若不从事理论、学术研究,或继续深造,将来的出路也不容乐观。”

  面对“培训班”的速成教学,龚烨觉得很受用。她说,自己的专业学制只有2年,在学校学习一年后,学校会选拔一批学生到泰国、印尼等东南亚国家进行实习,通过这种实战,他们能够快速掌握专业技能。

  “名校”专硕成香饽饽

  记者发现,面对“专硕”的非议,名校与普通高校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虽然专硕整体不被考生看好,但一些名校的专硕专业仍是香饽饽。不少考生为了“傍名校”,宁愿放弃学硕的奖学金,而选择专硕。

  大多数高校招生简章中规定,专硕在校期间不享受奖学金、助研金等,并需交纳高额的学费。而学硕却相反,不仅有奖学金、助研金,还有各种补助。但为了上名校,不少学生选择“曲线救国”,宁愿上“名校”的专硕,也不上普通学校的学硕。

  “名校的毕业证比普通高校值钱多了,专硕分数也不高。”冲着这,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丁世杰,报了中国人民大学的研究生。丁世杰平时学习成绩优异,喜爱学术研究,但对于自己的实践业务能力,他一点也不“感冒”。但为了圆自己的“名校梦”,他依然报了中国人民大学的专硕。“‘名校’毕业,专业方面不太好,也有单位要。”丁世杰说。

  据了解,除了“傍名校”,专硕题简单、被调剂的几率大、英语水平要求低、学制短其实也是很多大学生选择专硕的原因。

  【新闻链接】

  到2015年我国每年招收博士后1.7万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日前发布《博士后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稳步扩大博士后研究人员招收规模,到2015年,每年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达到1.7万人,比2010年增加60%左右。

  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改革完善制度,着力提高质量,优化布局结构,鼓励多元投入,健全服务体系,造就创新人才,加快培养造就一支跨学科、复合型和战略型博士后人才队伍。

  规划同时指出,“十二五”期间,要坚持扩大规模和提高质量相统一,坚持培养和使用相结合,坚持流动站和工作站发展相协调,坚持完善制度和强化服务相促进的基本原则,进一步扩大博士后研究人员招收规模。到2015年,每年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占当年全国毕业博士总数的20%以上;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引进教师和科研人员时具有博士后研究经历人员的比例达到30%。

  规划还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进一步改革完善博士后制度,提高博士后培养质量;加强博士后研究人员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结合,充分发挥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等。

责任编辑: 孙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