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激情四溢 翰墨如歌

——温力宪的泼墨大写意人物

您当前的位置 :中华龙都网  >> 新闻中心     来源:周口日报 2017-03-24 07:22:44 
分享到

  贾德江

  我们习惯称温力宪的作品为“泼墨大写意人物”,“泼墨大写意”的确已成为识别温力宪艺术风格的重要特征,也是他艺术个性化的标志。

  “泼墨”作为中国水墨画里一个专有名词,特指将墨泼洒在纸或绢上,呈现出与线型结构完全不同的水墨形态化的表现形式。“大写意”是中国画表现方法上的一种语体,以倾泻性、书写性为主,笔法洗练概括,着重描绘物象的意态神韵。温力宪正是在他的水墨人物画中,引进了“泼墨”与“大写意”的表现方法,使他的人物画有别于古典水墨人物,也有别于时下风行的样式,而以一种“大象无形”的墨韵,通过淋漓酣畅的笔墨、离奇苍古的情调,在粗笔恶墨之间,在似与不似之间,在有意无意之间,在可控与失控之间,呈现出气韵飞动、错落狂舞的视觉效果,抒发着他“开拓万古之心胸”的激情。

  读温力宪的画,犹如观唐代草圣张旭、怀素的狂草书法,那种不可遏止、不能自制的迷狂与亢奋,形成了他们那种意由心出、笔随意转、得意忘形的书法意境。温力宪笔下的泼墨大写意人物,用笔强悍激越,笔走龙蛇,与狂草艺术如出一辙,也是激情宣泄的产物。那愤激奔宕的画风,那“不求形似求生韵”的笔调,那满纸震颤、似真似幻的美景,恰如气势通贯、变幻陆离的水墨交响曲,撼人心魄。

  艺术无非是给人提供一种精神表述的方式,用来表达对个人存在的状态和赖以生存的这个世界的看法。温力宪这种即兴的水墨表现形式,特别适于现代人的情绪:跳跃和点燃的激情。对温力宪来说,摒除集故事、形模以及书法意味为一体的格局,使水墨真正做到笔墨、点线等元素“完全抛弃了解释性的企图,而成为表达内心情感的象征性符号”(康定斯基语)。

  在谈到他泼墨大写意画风形成的诸种因素时,温力宪认为,对他最直接的影响还是来自于李世南以及他的水墨风格。这位和他有着数十年情谊的良师益友、画坛奇才,给了温力宪重要的影响。可以断言,如果温力宪的生活中不曾出现过李世南,他的艺术将会是另一番面貌。李世南对温力宪的意义在于,他开启了温力宪一种新的思路,李世南无疑使温力宪看到了写意人物画在水墨表现上的种种可能。

  这种由李世南引发的思路在温力宪的作品中被不断地放大、不断地强调,使之更具张力和冲击力。所以他的作品并没有固定不变的格式,有时冲和秀润,有时生涩干裂,有时高古苍辣,有时粗野放纵,有时简洁疏朗,有时壮怀激烈,每一次向宣纸的“开战”,他都将生命注入画卷,将情感融于笔墨,他笔下激情奔涌,集合着悲欢离合的生命合唱。在他那些成功的作品中, 他意象化处理过的形,更多地浸染着精神性风采。

  中国画历来讲究传统规范,各类画种、画风的差别在于它们各自的规定性,这种规定性又成为衡量作品优劣的标准。温力宪的独特之处,就在他对泼墨大写意规范的不确立,没有规范的规范才是温力宪泼墨大写意的特点。他给予泼墨大写意人物的是情感、力度、学养。这是一种无形的、寓理于情的,更加奥妙、难寻踪迹、变化无常的法则,是艺术到达一定境界形成的无法之法。

  至于画的内容,画家则多取材于传统的古典人物。他画《唐风遗韵》佳丽的雍容华贵,他画《醉卧天地》酒仙的放荡不羁,他画《紫气东来》老子出关的逍遥,他画《大珠小珠落玉盘》唐人诗意的浪漫,表面上看,他是从现实生活退避到自酿的传统氛围里,实际上是在现实感情爆发所产生的运动与冲击中,去创造水墨艺术的深邃意蕴与笔墨精华。虽然作品的意象是模糊的、朦胧的、忽隐或显的,然而正是这种“无法水墨”探索了一个极具美术理念的问题:古典水墨的现代转换。(作者系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主编、副社长)

  温力宪简介

  1954年12月生,河南太康县人。1978年毕业于周口师院美术系,1987年结业于河南大学美术系,1985年师从著名画家李世南先生。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画家协会常务理事,山西省中国画院常务副院长,河南省书画院特聘画家,山西今日美术馆名誉馆长,周口市书画院院长,周口市美术家协会主席。

  其作品多次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各类展览及中国美协会员精品展,并多次获奖。国画《乡戏》入选建军七十周年九届美展、《春天的风》获世界华人书画展铜奖、《盼》获中亨杯全国书画大展优秀奖。作品《五老论画图》入选2004年首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精品展。出版有《温力宪画集》、《温力宪大写意人物》等多部画集。

[ 责任编辑:翟迪 ]

扫码二维码关注周口日报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