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来自北京的“乡愁”礼赞

——浅谈李学志的诗集《微光》

您当前的位置 :中华龙都网  >> 新闻中心     来源:周口日报 2017-04-28 05:40:28 
分享到

孙智

  国庆期间,侄媳李学志从北京给我寄来了她的取名为《微光》的诗集。手捧散发着油墨香味儿的诗集,虽然很薄,但是我觉得它很厚重。品读充满着乡愁的诗作,虽然很朴实,但是我觉得它很华丽。

  作为80后的诗作者,李学志踏踏实实地把文字揣在自己怀里,毫不逃避地站在生活的面前,从平凡生活中发现诗,从苦难甚至绝望的困境中提取诗,从无意义中寻找出意义,从平庸俗世中寻找出美。这是很不容易的,它需要一颗敏感至善而炽热的心。

  毋庸置疑,随着新媒体和自媒体的推波助澜,诗歌再度“火”起来了。然而喧嚣声里,独独缺少的是为良心写作,更谈不上当年布罗茨基所的说“诗歌是对人类记忆的表达”了。实际上诗歌最难的在于知晓了现实的残酷性还能继续说出“温暖”和“爱”。而李学志的《微光》正是这样的一部作品,它的诞生让人惊喜而欣慰——尤其在这样的诗歌背景下,这不禁让人想到亚当·扎加耶夫斯基的那首诗——“尝试赞美这残缺的世界”。

  《微光》没有选择宏大题材,而是着眼于个体生命之微——以残缺和苦难为底色的日常生活。有弥漫着乡愁和疼痛感的“故乡”记忆,如《你生命的足音》《不要告诉我麦子黄了的消息》《姥姥的世界只有两种颜色》《微光》;有或迷惘或欣喜的青春记忆,如《十年》《纷乱》《发现》《等待》;有母爱的辽阔与恒远,如《多么好,儿子点亮了夜空》《我爱你》《时间的瞭望口》《青蛙的线装书》;有对一枝一叶的凝视与感动,如《柿子红了》《故意》《邂逅》《小夜曲》;有对生命、时光和生死的思索,如《我和岁月狭路相逢》《幸福,琐碎地活着》《我爱我生命的晦暗时刻》。总之,你能触摸到那生活,琐碎而鲜活,洋溢着满满的生命力——这是《微光》所带给读者的独特审美体验。

  《微光》从始至终洋溢着温暖和爱的光芒,简单的语词、内在的节奏、美好的情致,让读者满目生辉:

  我爱你/用嵌在你生命的我的童年/用我不息的生命的陪伴/用我望断天涯的视线/直到我竭尽所能/或者你不需要的那一天(《我爱你》)。

  即便抒写苦难也是明亮而热烈的:在命运的独木桥上/我和岁月狭路相逢/我逼视着它/它也逼视着我/我吞咽着它/它也在咀嚼着我/我收割着它/它也缴获着我/我们肉搏的姿势/在生命里/合二为一 定格/就像我爱着它/它也爱着我(《我和岁月狭路相逢》)。

  而一些儿童诗更是奇趣、灵动,读后让人心生欢喜、不忍释卷:阳光/擦亮了所有的窗/秋色如帘/从天而降/一段静静的时光/蜷在书桌上/像一只淘气的小猫/翻着我的书本/睡着了(《午后》)。

  这样的诗句俯拾皆是:夜深如潭/青蛙呱呱地开始上班/它粗涩的声音/是密密的针脚/把今夜和明日缝连(《青蛙的线装书》)。

  正如诗人、评论家霍俊明所说的“诗歌就是生活的梯子——沉滞麻木的生活需要偶尔抬高一下精神景观,哪怕诗意只是提高小小的一寸。”《微光》正是这方寸世界——见诗意,见情趣,见真心,见境界。

  综上,无论是从诗歌的审美体验还是语言表达,《微光》是有“根”的,正如著名诗人温青评论的那样:“学志之诗,是从生活中长出的绿色植物,它在成长,也在不断行走、突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正如我坚信诗歌的力量,也坚信《微光》在行走中终会迎来属于它的黎明!”

 

[ 责任编辑:翟迪 ]

扫码二维码关注周口日报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