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十年携手共艰危——周口市财政局驻村工作队教育扶贫纪事

您当前的位置 :中华龙都网  >> 新闻中心     来源:周口日报 2017-09-25 09:04:05 
分享到

    记者 刘彦章

    今年暑期,徐桥小学在西华县迟营乡期末测试中再次荣获第一名。喜讯传来,徐桥小学全体师生欢欣鼓舞。这是继2016年该校获得迟营乡综合排名第一后,又一次取得好成绩。至此,该小学已连续3年夺得全乡第一名。

    徐桥小学校长周瑞激动地说:“这一切全得益于周口市财政局驻村工作队多年的大力支持和帮扶。”

    西华县迟营乡徐桥行政村共有村民1482人,是远近有名的贫困村。徐桥小学最初只有22间破瓦房,且全是危房不能正常使用,全校仅有7名教师和60多名学生,十分困难。然而,就在周口市财政局驻村工作队进村后,这里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要引凤凰来 先栽梧桐树

    想要彻底解决徐桥小学的问题,首先要提升办学条件,美化教学环境,让孩子们能够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市财政局驻村工作队抓住学校教育条件差这个短板,多方筹集资金,逐步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

    10年来,市财政局先后筹资75万元,新建了1栋36间的二层教学楼,修建了1座厕所,并对校园围墙进行加固修缮;投资23万元,对学校大门进行整修,修建了占地1.5亩的操场1个;筹资10万元,购置办公桌椅、书柜、电脑及打印复印一体机等;筹资1.5万元,购买图书280册,购买排球、羽毛球、篮球等体育用品150件等。可以说,从里到外,学校的软硬件设施明显提升,完善的教学条件,让老师能够安心教学,让孩子能够认真学习。

    迟营乡中心校校长孙合营告诉记者:“如今徐桥小学的硬件设施在全乡甚至在全县都是数一数二的。”

    城乡结对帮教 孩子全面发展

    针对农村学校教学管理理念落后、教师稀缺的现实,为缩小城乡教育差别,市财政局驻村工作队联系周口市纺织路小学与徐桥小学结成对口帮扶对子,并建立帮扶长效机制,从校园管理及校园文化建设、教师教学水平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等方面给予大力帮扶。

    在大家的积极帮助下,徐桥小学先是以“国学润心、德育励志、阅读启智”为主体,构建起校园文化、班级文化,把学校教师风采,孔融让梨、程门立雪等经典故事,还有简单易记的安全口诀和名人名言等做成文化墙进行展示,吸引学生驻足观看,不知不觉接受熏陶;在校园管理上,实行“教师+家长+学生”的管理模式,让家长积极参与进来,并让学生参与管理,改变了学校单一的管理模式。这样一来,学生的自觉性增强了,纪律性提升了,文明习惯也就逐步养成了。

    徐桥小学的教师年龄都偏大,临近退休的就有3位。2016年秋季开学前,全校只有7名教师,后经驻村第一书记刘永健与乡中心校协调争取,又分配来了2名年轻的特岗教师,并增设了5年级。结对帮扶后,周口市纺织路小学定期选派优秀的语文、数学、英语老师,到徐桥小学上优质课。徐桥小学则定期选派教师到周口市纺织路小学听课、评课。两校教师就教育管理、教学理念、教育科研、教学评价等多方面展开交流;就如何进行有效教学,如何指导学生个性化阅读,如何运用课堂教学策略与艺术解决教学改革过程中的疑点难点等问题展开探讨,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周口市纺织路小学教师在精神上得到了磨练,徐桥小学教师的教学理念则得到了提升,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大大增强,老教师活力不输年轻人,新教师没有了生涩和胆怯,讲课有活力、更新颖、更生动。

    不仅仅是教学互动,课余活动两校也是相互参加。去年,周口市纺织路小学举办“弘扬传统文化、共筑精神家园”庆元旦文艺晚会,徐桥小学教师全程参与,校长周瑞还献歌一首《阳光总在风雨后》。此外,两校还共同举办了“正师德、树师魂”青年教师演讲比赛。今年3月份,徐桥小学教师及部分学生代表来到周口市纺织路小学观摩多项少年宫活动,不但增进了师生亲密度,而且感受了不一样的教育氛围,师生素质得到了明显提升。

    结对帮扶,旨在树人。能够让学生们刻苦学习、修心育德有美好心灵、励志担当做社会有用之人,才算达到了教育目的。一是开设“第二课堂”。周口市纺织路小学选派跆拳道、美术、声乐3名教师到徐桥小学开设“每周一小时多彩第二课堂”,全校学生分成3个兴趣班,袁书敏老师的跆拳道表演让孩子们“疯狂”,袁老师踢腿能踢到头顶,加上她各方面优秀的素养,同学们对她非常着迷;程娜老师的美妙嗓音让师生难忘;葛卫华老师的美术课生动活泼,孩子们凝神聚听,下笔细致认真。现在,每周的“第二课堂”都让孩子们翘首以盼。开设“第二课堂”,既陶冶情操,丰富了孩子们的课堂内容,又弥补了农村小学没有音乐、美术、体育老师的缺憾。二是举办感恩励志报告会。市纺织路小学教师到徐桥小学做“感恩孝亲报告会”和“励志成才报告会”。“感恩孝亲报告会”让参与的学生和家长相拥而泣,“奶奶,我爱你!”“妈妈,我爱你!”“老师,您辛苦了!”……一幕幕感人的场面让人难忘。“励志成长,放飞梦想”点燃了孩子们希望与梦想,让他们鼓足勇气与力量,勤奋学习,积极进取,勇敢追逐自己的理想,尽情描绘自己多彩的人生画卷。

    教育结对帮扶,实现了城乡教育的互惠双赢。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缩小了城乡差距。徐桥小学的变化和取得的优异成绩在全乡引起了强烈反响,带动了全乡基础教育的提升和发展。

    “从几十个孩子到100多个孩子,多年来,本村学生不仅没有外流一个,连附近村的学生也主动要求来这个学校上学。”村支书王学习无比自豪地说。

    全方位救助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在加强硬件建设、软件提升的同时,市财政局驻村工作队始终关注和关心着贫困家庭的孩子,确保不让一名学生因贫困失学。对上小学的孩子,工作队每学期给每个孩子送一套文具;对上高中的贫困家庭学生,除帮助他们享受国家补助政策外,每学期每人资助1000元生活费;对上大学的学生,除争取慈善总会、团委、工商联等救助外,每人每年再给予2000元助学金。今年,该村新考上的1名大学生和2名在校大学生,均得到了市工商联“光彩圆梦”助学活动3000元的资助。今年考上河南经贸职业学院的徐艳娜是个孤儿,也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开学时,驻村工作队员葛元华亲自把她送到学校,并把她的情况向辅导员进行了说明,提供了有关证明材料,帮助她争取到每年4000元的国家助学金和2000元的“雨露计划”扶贫助学补助。同时,对3名初中未毕业不想上学的女孩,工作队员王康健、张峰、许蕾多次做其家长和本人思想工作:年龄这么小,就是出去打工,没知识也没什么前途。女孩家,不如上周口幼儿师范学校,3年毕业后,工作也好找。3名女孩同意后,驻村工作队与周口幼师联系,不仅免除了她们的学费,每年还使她们享受到2000元的生活补助。3名女孩现已入学,工作队给每人资助1000元。

    十年携手共艰危 教育扶贫结硕果

    市财政局艾滋病村防治帮扶至今10年来,全村考上大专以上学生52人,占全村人口的3.5%,有的参加工作走上领导岗位,有的成为了单位的骨干。一个大学生撑起一个家庭的未来,全村大学生赋予了徐桥村新的希望。

    迟营乡党委书记张自民说:“市财政局驻村工作队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把教育扶贫摆在重要位置,常抓不懈,可以说抓住了扶贫的关键。特别是教育结对帮扶,全面提升了徐桥小学的教学管理和教学水平,对于启蒙阶段的孩子们来说,影响巨大,惠及终生。教育扶贫的成效和成果已经显现。”

    教育扶贫不仅消除了农村的代际贫困,而且为这个贫困村从根本上融入社会发展大潮提供了人才支撑。我们相信,随着学子们羽翼的丰满,会为这个偏僻乡村腾飞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更持久的动力!

[ 责任编辑:李帅 ]

扫码二维码关注周口日报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