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民间大鼓书艺人“大辫子”

您当前的位置 :中华龙都网  >> 新闻中心     来源:周口晚报 2017-10-13 08:11:45 
分享到

  上世纪50年代,活跃在我们县城周围村庄的一位民间大鼓书艺人“大辫子”,可谓家喻户晓。

  她30多岁,长得漂亮,穿戴既高雅又合时宜,脑后一条长辫子垂到屁股下面。我喜欢听她演唱大鼓书,场场不缺。她是哪里人,名字叫啥至今也不知道,只知道她是县文化馆培训出来的大鼓书艺人,乡下人都叫她“大辫子”。

  “大辫子”下乡演唱带的东西很简单:一对简板、一面小鼓和鼓架子。一年中她下乡演出时间最长的是夏季。这村演罢上那村,有时一部书还没演唱完,外村人就来请。

  那年代没空调,没电扇,天热人人靠扇子,到了晚上全家人哪里凉快就到哪里睡。农民看不上电影,也听不上戏,就盼望晚上能听听说书。因此,每年只要“大辫子”来村里演唱,全村人喜欢得像过大年。

  农村演唱多在晚上,演唱的多是传统曲目,一部书唱下来,得十个八个晚上。记得那年“大辫子”演唱《包公案》,一连唱了八个晚上,四邻村庄的人都成群结队来俺村听她唱戏。

  还有一年她演唱《呼家将》,一部书演唱完了,村民听得痴醉不让走,要求再演唱几晚上。“大辫子”又演唱了几个晚上《小八义》,才过了全村人的瘾。

  “大辫子”嗓音洪亮、字正腔圆,表演声情并茂,演唱节奏时紧时缓,声音时高时低。道白能模仿出各种人物的语气、语调,整个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在大家面前;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也是惟妙惟肖。她唱一阵儿,说一阵儿,说像唱,唱像说。她绘声绘色的演唱、幽默诙谐的语言、抑扬顿挫的声音再加上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让群众有身临其境的感受。精彩之处妙语连珠,既押韵又生动,听众如痴如醉,击掌叫好。

  “大辫子”对演唱的内容把握得恰到好处。比如说,故事进入高潮时,她慷慨激昂,手舞足蹈,简板鼓声急骤如珠落玉盘;唱到好人遭难时,她则悲痛唏嘘,哽咽连连,简板鼓声亦由强而弱,由弱而息。听众随着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和演唱者一同进入喜怒哀乐的剧情中——或肝肠寸断,或热泪盈眶,或喜笑颜开,或眉飞色舞。

  “大辫子”往往在节骨眼处戛然而止,手拿“惊堂木”一拍,卖关子说:“诸位听众,想知英雄是死还是生,请明天晚上再接着听。”

  每到此时,不等“大辫子”话音落下,全场响起一片掌声。掌声过后,有人高声吆喝:“再饶一段!再饶一段!”有人跑上去给“大辫子”倒茶递烟,说:“请吸烟、喝茶,润润喉咙、提提神,歇会儿再给大家唱一段。”

  “大辫子”吸着烟说:“我不是不愿唱。天热蚊子咬,都劳累一天了,睡不好觉怕影响明天干活。”大家接道:“都不瞌睡,没听过瘾,再饶一段吧!”会场上再次响起一阵掌声。

  “大辫子”见全场人纹丝不动,不肯散去,连吸两支烟,一碗白开水一饮而尽。只见她站起身,打起简板、敲起鼓唱道:“小鼓一敲响叮咚,诸位稳坐书场听我哼。开言不把别的唱,哼个小段《恶媳妇》。你只要听中我的唱,我愿哼到大天明……”

  收场了,人散了。“大辫子”那富有磁性的声音在老少爷们儿心中久久回荡。故事中的人与事纠缠着人们的心,难以忘怀,难以入眠。“大辫子”精湛的演唱,给乡村寂静的夜晚增添了无尽的欢乐和精神享受。

  至今,村里老年人经常在茶余饭后滔滔不绝,津津有味地给晚辈们讲艺人“大辫子”那些年打着简板,敲着小鼓给村民演唱的事。80多岁的赵爷说:“几十年过去了,‘大辫子’那音容笑貌犹在眼前。她演唱的大鼓书我没听够。”

 

[ 责任编辑:翟迪 ]

扫码二维码关注周口日报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