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一套清代妇女出嫁用银饰

您当前的位置 :中华龙都网  >> 新闻中心     来源:周口晚报 2017-10-13 08:11:45 
分享到

  2003年,我和朋友因事去狄寨原上,在一个地摊上无意中发现一套清代妇女出嫁时的银首饰。当时,摊主出价很高。无奈,我找来两位朋友以买家的身份去“砸价”(就是出更低的价,击溃卖家的心理防线),几番下来,我最终以比较理想的价格得到这套银首饰。

  这套银首饰共有五个品种:一个胸挂、一对耳环、一对簪子、一枚戒指,还有一件吉祥宝伞。这套饰品含银量极高,且錾刻精美,每件饰品都錾刻有“吉语”和吉祥图案,可以断定此物古时若非官宦人家也一定为大户人家小姐的陪嫁品。

  其中主佩胸挂约有1厘米厚,5×4厘米呈圆角菱形状。正面中部錾刻“长命富贵”吉语,下部和两边为蝙蝠莲花瓣图案,周边以竹节图案作装饰。背面中部是一麒麟驮着手持如意笑容可掬的男童,四周为祥云。此胸挂带一两尺长银链,银链两边各配两个象征富足的水桶和象征吉祥的铃铛。

  一对耳环为4厘米开口环状,耳环正面图案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边为掐丝工艺的蝙蝠图案,下坠六条带有灯笼的银链,银链约5厘米长;下边是掐丝工艺的双钱图案,双钱下坠有五条带小钱币的银链。整个耳环约10厘米长,设计大气又不失精巧。

  一对固定发髻的簪子约8厘米长,根部为麻花状刀型图案,另一个为蝙蝠下坠有三个银铃梅花图案,也是掐丝焊接工艺。

  一枚小姐配的银戒指为开口型,整个戒面全镂空,两侧錾刻蝙蝠,上下为缠枝叶瓣 ,上面坠三条一厘米长梅花银链。

  最为奇特的是一件錾刻极精细的伞状佩饰,这种佩饰显然是受藏传佛教的影响。其本意以伞遮阳,后演化为仪仗器具,意为至高无上权威,逐步引申为遮蔽魔障吉祥如意之意。该佩饰的伞状部分直径有2.5厘米,中部由金鱼和莲花瓣组成,并以缠枝叶瓣作边,伞周边坠四条有金鱼的银链,宝伞下部,应该还坠一观音或仕女,遗憾的是不知何时已遗失。

  据史料记载,我国佩戴银首饰的习俗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西周,那时的工艺大多为比较简单的素面平脱工艺。到了战国后期,在平脱面錾刻花纹已广泛出现。明清以后,随着东西方广泛交流,錾刻工艺也逐步成熟完美。由于认识的局限性,这些首饰的图案和吉语都与宗教有关。如“吉祥宝伞”完全保留了藏传佛教的文化,而“长命富贵”以及蝙蝠双钱麒麟图案则是藏佛文化和汉文化相互影响的最好印证。(西晚)

 

[ 责任编辑:翟迪 ]

扫码二维码关注周口日报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