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赵文生:活跃在敌后的侦察兵

来源:周口晚报

作者:

2017-10-25

    老兵档案 赵文生,1922年出生,祖籍山东。抗日战争时期,他在山东境内与日军作战,并从事情报搜集、对敌侦察工作。后来,他随部队转移到周口,曾任周口市公安局局长。

   □晚报记者 牛思光 文/图

  地下交通员搜集情报

  赵文生1940年入党,1942年加入八路军,从事情报搜集和侦察工作。

  “那时候我年纪小,不容易引起敌人的注意,一直担任地下交通员。”赵文生比画着说,“当时,我敞着怀,穿着小褂子,写有情报的信件就缝在褂子左袖口的褶子里,一路穿过敌占区,将情报交给组织。”

  “当时, 我还以普通老百姓的身份接近日军,了解日军的情况。”赵文生介绍,日军很警惕,不让中国人靠很近。很多时候,他都是利用日军出操的机会侦察敌情,根据日军队列情况判断人数。

  赵文生讲,八路军的群众基础好,老百姓向着八路军,经常主动提供情报。日军出来扫荡,刚一出动,八路军就能得到消息,并且这消息很快就能传到二三十公里外。

  “还有一种情报来源很特殊,是从好的‘汉奸’处得到情报。”赵文生介绍,当时的伪军很多,其中有些人和日军不是一条心,他们平时能提供不少有价值的情报。

  赵文生回忆,也有一些汉奸很可恶,平时欺压老百姓比日军都厉害。“当时,在治安军里,有一个姓熊的汉奸,坏事做尽,比日军还可恶。日本投降后,他顽抗到底,最终被枪毙。”

  经过一番周折,周口晚报记者联系到了抗战老兵赵文生的家属,约好了采访时间。10月17日,在赵文生的家人带领下,周口晚报记者见到了抗战老兵赵文生。由于家属提前向其说明了采访意图,赵文生的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语速越来越快,情绪越来越激动。

  据介绍,赵文生患有脑萎缩,已影响到吞咽和语言功能,并且容易情绪激动。考虑到赵文生的身体情况,周口晚报记者请老人先平复一下情绪。待情绪平稳后,赵文生一点儿一点儿讲述了抗战的经历。

  野猪淖之战记忆深刻

  赵文生的家人告诉周口晚报记者,老人以前经常给他们讲打仗的故事,最常提起的是野猪淖之战。

  野猪淖之战发生在山东省梁山县西南一个叫野猪淖的村子。当时,赵文生和战友对日伪军进行近距离侦察,一位战友不小心被日伪军发现,随后被蜂拥而来的日伪军围住。眼看日伪军就要危及战友的生命,赵文生等人立即展开营救。他们突然向日伪军发起进攻,目的是想打乱日伪军的阵脚,趁乱救出被困战友。日伪军凭借人多优势,迂回作战,赵文生等人不但没有救出被困战友,反而陷入困境。

  赵文生等人当即组织防御,找出日伪军包围圈的薄弱点后,派出一名战士冲出包围圈。

  这名战士冲出包围圈后,在当地群众的帮助下,迅速和我军大部队取得联系。了解情况后,我军大部队迅速赶来,将这支日伪军围住。经过一番战斗,这支日伪军被全部歼灭。

  家庭和睦 生活幸福

  1947年,赵文生跟随队伍转移,行至当时的商水县时,组织上让他留在当地工作。上世纪50年代,赵文生曾任周口市公安局局长。

  赵文生有两儿一女,家庭和睦,生活幸福。7年前,赵文生患上脑萎缩,虽然他坚持锻炼,心态乐观,但病情仍越来越重,以致于不能下楼散步。不过,他一直坚持在家里活动,这期间还爱上了看电视。

  赵文生的孙子介绍:“客厅里的电视是爷爷的专属电视,每当电视里播放抗日节目,他总告诉我电视里说得不对,真实情况是什么什么样的。”

  现在,儿媳在家全职照看他,儿子和孙子定时陪他洗澡,赵文生过得很开心。

  一度将范县的日军打得不敢出门

  “和日军打的仗太多了,很多都记不清楚了。”说起和日军作战的情况,赵文生摆摆手说,一开始他们打的是游击战,打了就跑,谁也记不清那时到底打了多少仗。

  赵文生回忆,当时他隶属于山东菏泽军区第二军分区,遇到日军大规模扫荡时,队伍会分散转移,当地老百姓很拥护八路军,经常为战士提供掩护。1942年以后,敌我形势发生变化,日军的实力逐渐变弱,八路军的实力逐渐增强。这一点,从敌我军队间隔的距离上就可以看出来。最初,我军和日军间隔的距离较远,一般是7.5公里。后来,随着敌我形势的变化,日军一再缩减占领范围,我军与日军间隔的距离逐渐缩短至2.5公里。到了1944年,日军的人数越来越少,伪军的比例越来越高,一般来说,一个据点里,30多名日军带领300多名伪军。

  当时,赵文生在河南濮阳范县开展工作,和当时的独立营一起四处袭击日军,一度将范县的日军打得不敢出门。

[责任编辑:王丽]

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周口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