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商水县教体局:“爱心超市”架起党群连心桥

您当前的位置 :中华龙都网  >> 新闻中心     来源: 2018-01-08 09:18:07 
分享到

记者朱鸿王珂

2017年12月29日,商水县黄寨镇曾楼村迎来一件大喜事:由商水县教体局、县直一中、县实验小学对口帮扶的曾楼村“爱心超市”开业。记者走进“爱心超市”看到,货架整齐陈列,粮油、衣物、棉被、家电等商品摆放有序,似乎与普通超市并无两样。然而不同的是,这个超市的大门只向贫困人群敞开,其中的商品也不是用钱可以买到的,只要有“爱心卡”积分即可兑换。该村的贫困群众只要积极参加村里组织的诸如打扫卫生等爱心活动,就能换取一定额度的“爱心卡”积分。如今,像这样的精准扶贫“爱心超市”在商水已建立了16家,成为该县创新脱贫攻坚模式的一个缩影。

“把党和政府的温暖、教育工作者的爱心送到最需要的家庭,将实实在在的帮扶送到困难群众心坎上才是真扶贫。”商水县教体局局长郑春来说。这也正是筹建“爱心超市”的出发点。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商水县教体局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结合教育系统特点,在“精”上下功夫,在“准”上做文章,在完成“规定动作”外,创新工作思路,选取“自选动作”,设立精准扶贫“爱心超市”,为县直各学校搭建了一个物品捐赠平台,为贫困群众建立了一个物品再分配平台,在确保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的同时,实现了“物尽其用、人取所需”的目标。

为切实做到按需帮扶、有效帮扶,建立持续性帮扶长效机制,该县教体局以学校和中心校为单位,与教体局12个派驻村结成帮扶对子,在每个派驻村建立一家以“献爱心、促脱贫”为宗旨的精准扶贫“爱心超市”。县教体局本着“捐款捐物自愿、不定指标、不摊派”和“困难群众有所需、党群有所予”的原则筹集扶贫物资,建立爱心捐赠发放台账,详细记录信息,实行透明化运作。

“旧衣物放在家里占地方,扔掉又觉得可惜,现在有了‘爱心超市’,能让其物尽其用,帮助困难群众,很有意义。”黄寨一中的一位教师说。据了解,“爱心超市”的建立激发了社会爱心,增强了教育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意识。截至目前,该县教师踊跃捐钱捐物,已帮助困难群众2000多人,为提高贫困群众生活质量、帮助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发挥了积极作用。

“扶贫先扶志”。随着商水县教体局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推进和对贫困户需求的深入把握,郑春来对这个观点深有体会。他说:“只有让贫困群众行动起来,他们才有可能脱贫,脱贫之后才有可能不返贫。”

为了让贫困户摆脱“等靠要”思想,“爱心超市”在每月向受助群众发放“爱心卡”代金券的同时,还大力推行积分换物制度,规定贫困群众只要参加诸如打扫卫生等爱心活动便可以换取积分,起到了明显的“扶志”作用。曾楼村第一书记张汉青告诉记者,“爱心超市”严格按照《“爱心超市”管理制度》《捐赠款物管理制度》和《贫困户积分考核办法》等运营,从自主创业、政策知晓、遵纪守法、家庭卫生多个方面对贫困户进行考核积分,鼓励贫困户用积分到“爱心超市”兑换物品。

魏集镇洪桥行政村的“爱心超市”开业后,贫困户童建海的精神面貌与之前大不相同,整个生活也都不一样了。双腿残疾的他,在县教体局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不仅办了伤残证、加入了低保,而且每月还可以在“爱心超市”领到一定的生活必需品。提起“爱心超市”,他激动地说:“感谢县教体局的同志,他们心里想着贫困户,处处为贫困户办实事、办好事。”

“爱心超市”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充分肯定。12月30日,商水县委书记马卫东到洪桥村调研,参观了“爱心超市”。他要求在全县推广县教体局的这一做法,各扶贫点都要建立“爱心超市”,真正把贫困户的思想引导和物质奖励结合起来,让“比着干”成为常态,让“争先进”成为自觉,让“勇脱贫”成为共识,把“扶志、扶智”真正落到实处,让“爱心超市”真正服务于脱贫攻坚大局。

[ 责任编辑:王笑含 ]

扫码二维码关注周口日报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