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说文解字新谭

您当前的位置 :中华龙都网  >> 新闻中心     来源:周口晚报 2018-07-11 09:08:09 
分享到

说文解字新谭

■策划 王彦涛 李建成 ■作者 王殿卿 刘彦章 王亦兵

沉 chén

“沉”字,古文字作“沈”,在六书中属形声字,从水,冘声。《说文》:“沈,陵上滈水也。从水,冘声。”

“沈”,从水(水旁),表明“沈”字的意思与水有关。“冘声”既标声,又表意。标声,表明“沈”字读音为“冘”(yín),沈、冘古为一音之转,即古音相同或相近。现在“沈”(“沉”)读音演变为chén和shěn。表意较为复杂,兹作细说。

“冘”字,古今专家学者有多种说法。从“冘”字的甲骨文看,有的专家认为,“冘”就像一个人,脖颈上被套上枷锁。“水”“冘”为“沈”,义为这个被套上枷锁之人又被沉入水中。故“沈”有沉没、淹没之义。“沈”和“沉”,古时曾为一个字,字的本义就是“沈没”(“沉没”)。后来因为“沈”字还兼为地名和姓,古人又造了一个专当“沉没”讲的“沉”字,而让“沈”字专作地名或姓用了。这样,“沈”“沉”二字有了明确的分工,比如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个“沉舟”就是沉没了的船,不再写作“沈舟”。成语“破釜沉舟”“积羽沉舟”中的“沉舟”也是这个意思。唐代诗人杜牧的《赤壁》诗:“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这个“沉沙”,就是沉没在水中的沙子里,不再写作“沈沙”。而“沈”字成了地名“沈阳”和姓“沈”的专用字了。随着字义的改变,读音也随之改变,沈读为shěn。

还有的专家认为,“冘”(“冗”)字篆书之形像人在屋中,表示闲散。“水”“冘”(“冗”)为“沈”,义为人在闲散之时,潜入水中作游泳状。

“沈”(“沉”)字的甲骨文字形,有的专家认为是在水中沉没了一头牛(字中间是牛头形),有的专家认为就像一头牛被困在了河流中间,还有的专家认为是牛沉于河中或沉牛于水中,也有专家认为是羊沉于水中之形。总之,这些专家认为“沈”(“沉”),从牛,从水,或从羊,从水。据此,“沈”(“沉”)字又是一个会意字。不论是人,是牛,或者是羊,总之其本义为没入水中。愚以为“沈”(“沉”)字是将牛牲投入水中祭祀山林川泽的祭礼。如果投入水中的是人,那就是对这个人最重的刑罚。《左传·成公十一年》:“晋人归之施氏,施氏逆诸河,沉其二子。”“沉其二子”就是将她的两个儿子投入水中。清许缵曾《睢阳行》:“君不见狄梁公西门豹,水沉三老焚妖庙。”“水沉三老”,就是将三老投入水中。现代电视连续剧《围屋里的女人》里对不守妇道的女人族长总是说要给予“沉塘”处理,也是将其沉入水塘的意思。

本文篇首就引许慎之言:“沈,陵上滈水也。”“陵上滈水”是指山岭上凹处的积水。“沉”,引申指山岭上的水田。“沉”,又指为两条古水名,其一即今四川省射洪县东南的杨桃溪,为涪江的支流;其二为陕西省潏水别名。

“沉”由本义没入水中引申出“沉溺”“沉湎”“沉沦”之意。“沉溺”本是沉淹于水中的意思,现在比喻陷于不良境地不能自拔。“沉湎”,也是沉溺的意思,只是书面语色彩更浓。“沉沦”,指陷入某种罪恶、痛苦的境地。

因“沉”是没入水中,所以沉有深的意思。深沉,指程度深,如暮色深沉。好深思,感情不外露,也为深沉。“深思”也叫“沉思”;深深的悲痛又叫“沉痛”;酩酊大醉叫“沉醉”;“沉吟”指沉思吟咏玩味;久治不愈之病叫“沉疴(kē)”;凝滞而不流畅叫“沉滞”;深沉而迷茫叫“沉迷”;沉静而默不作声叫“沉默”;深沉而雄伟叫“沉雄”;沉着而坚毅叫“沉毅”。“沉鱼落雁”是说美女之色使鱼雁动情,忘记了游泳、飞翔。语出《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后来用“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形容女子容貌极美。

沙 shā

“沙”字在六书中属会意字,从水,从少。《说文》:“沙,水散石也。从水从少,水少沙见(xiàn)。楚东有沙水。”“沙”字的甲骨文、金文字形,左边是弯曲的水形,右边是四点表示有很多沙粒。从“水”,表明“沙”的意思与水有关,水是江河湖海的通称,在这里表示河流、水流。从“少”,“少”字由“小”字和一小斜撇组成。“小”是沙砾或米粒的描摹之形,由三个小点组成。“三”表示很多,故“小”义为很多细小石子或米粒像散沙之状。“少”字中的一小斜撇,指示“小”字以三点的不均等分割,代表“少”的一份(三个物品不均等分割之后总是有多有少)。《甲骨文字集释》第247页王襄释:“少小古为一字。”《说文》:“少,不多也。从小,丿(piě)声。”“水”“少”为沙,意为河水中的久经风化和冲刷而成的细碎石粒,沉在水底,只有在水少的时候沙子才会显现出来,在水域或河边形成沙滩、沙地、沙原。“水少沙见”一词中的“见”读xiàn,即为古“现”字。

许慎说:“楚东有沙水。”“沙”即为古水名。以“沙”作为河流名称的,在中华大地上至少有十五条。其一为沙河,本为颍水支流,源出河南省石人山,东流经鲁山县、叶县北、漯河市至周口市入颍河。其二为古颍水支流,又名濮水。古颍水在流经今河南省周口市境时分流为沙水,经淮阳县南向东南流至安徽省怀远县南注入淮河。其三为温榆河,清代名沙河,即今北京东北部的温榆河。其四为大沙河,源自五台山,向东南流经河北至安国与磁河合为潴龙河。其五为沙河,源自河北省迁安县西,南流经唐山市东注入渤海湾。其六为沙河,又名湡水,经邢台市南,北向与诸支流合为滏阳河。其七为沙河,辽河支流,经嵩山堡至铁岭北入辽河。其八为沙河,源出辽宁千山,流经辽阳、鞍山之间,西入太子河。其九为沙河,在今辽宁省,经孤山、海域等入辽河。其十为大沙河,在辽东半岛南部,源自鸡冠山,经复县向南入黄海。其十一为复州河,又名沙河,在辽东半岛西南部。其十二为沙河,是山东省徙骇河支流。其十三为沙河,又名瀙水,源自板桥水库,经沙河店、遂平县、汝南县北入汝河。其十四为沙河,源自湖北栲栳山,经枣阳县入滚河。其十五为古沙水,是涔水的支流。《山海经·东山经》:“又南三百里,曰卢其之山,无草木,多沙石,沙水出焉,南流注入涔水。”

“沙”亦为州名,治所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四川与甘肃交界的白水镇、湖北与河南交界处的白沙关三处。“沙”还为县名,治所在河北省沙县、福建省沙县。“沙”又为古地名,故地在河北省大名县东。

“沙”是土埌中不可或缺的成分。土埌中含沙量太多的叫做沙土。沙土颗粒较大,渗水快,不容易保水保肥。含沙量少的叫做粘土。粘土颗粒较小,渗水慢,肥料不易渗透。这两种土壤都不利庄稼生长。土埌中含沙量与黏土比例适当者叫联合土,最适宜于庄稼生长。笔者是河南豫东人,风沙盐碱是农业丰收的大敌,所以改良土埌是搞好粮食生产的重要手段。“沙”又是建筑装饰的重要材料。“沙”分细沙、中沙、粗沙三种,装饰工程喜用中沙。在山沙、海沙、河沙中,河沙被装饰工程普遍使用。

“沙”又读suō,如“沙鸡”,也作“莎鸡”,虫名,即纺织娘。《诗经·豳风·七月》:“六月莎鸡振羽。”唐代陆德明的释文中说:“旧多作莎,今作沙,音‘素何反’。”古音“素何反”即相当于今音“suō”。  

[ 责任编辑:李欣 ]

扫码二维码关注周口日报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