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说文解字新谭

您当前的位置 :中华龙都网  >> 新闻中心     来源:周口晚报 2018-08-23 11:10:11 
分享到


■策划 王彦涛 李建成 ■作者 王殿卿 刘彦章 王亦兵


洗xǐ


“洗”字原来是个独体字,在六书中属会意字。“洗”的甲骨文形体是一只脚在水里,是洗脚的样子。故“洗”字本义为“洗脚”。许慎《说文解字》:“洗,洒足也。”这里的“洒”,读xi;“洒足”就是洗脚。


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沛公方踞(jù)床,使两女子洗足。”而《黥(qíng)布列传》记此事为“上方踞床洗”,这里的“洗”用的就是它的本义。古人席地而坐,一般姿势是两膝着地,两脚向后,臀部挨着脚跟。而“踞”的姿势却是臀着地,两脚向前伸,是一种极随便的姿势。沛公刘邦用这种姿势来接见郦食(yi)其(ji),是很不礼貌的,显得非常傲慢。郦食其当时虽是个负责关城门的小官吏,却不买沛公的帐,见到沛公并不下拜, 只作了个长揖,并立即批评沛公。沛公于是改变态度,赶忙站了起来,整理好衣服,向郦食其道歉,请他坐上首。于是郦食其向沛公提出了很重要的作战建议。


“洗”字的意义后来由洗脚延伸,泛指用水清洗、涤除污垢。不管洗什么东西都叫“洗”,如洗头、洗脸、洗手、洗衣、洗碗等等。“洗”字不仅有具体的意义,还有抽象的意义,如设宴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叫“洗尘”;专心地、认真地听别人讲话叫“洗耳恭听”;彻底悔改错误叫“洗心革面”;除掉耻辱、冤屈叫“洗雪”;除去耻辱、污点、错误叫“洗刷”;打牌时把牌整理一下叫“洗牌”;把人家的财产抢光叫“洗劫”;把一城人杀光叫“洗城”;写文章时把简洁利落叫“洗练”;把非法获得的钱财以各种方式转移、兑换、压缩、隐瞒叫“洗钱”等等。


现在的“洗”字,一说为形声字,从水,先声。从水,指清水;“先声”,既标读音,又兼会意。“先”字甲骨文下面是一个面朝左的人,头上长了一只大脚,这就表示“走在人的前头”,这当然是“先”了。“先”字,有人有脚,加上水旁边又有了清水,这就表示出“洗脚”的意思。


“洗”字,读xian时,有三种用法。一是用在“洗马”一词中,是古代的一种官名。二是当清晰讲,如《新唐书·张喜贞传》:“条析理分,莫不洗然。”这里“洗”,指文章的条理安排没有不清晰的。三是作姓,作姓时也可写作“冼”,如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冼”。


“洗”,还有个异体字写作“湔”(jian),甲骨文由止字、皿字、水字组成,是个会意字,像人在盛水的器皿中洗脚。“洗”字,从古到今在演变过程中有许多变化,但“洗脚”的本义一直未变。


洧wěi


“洧”,在六书中属形声字,从水,有声。


从“水”,表明“洧”字的意思与水有关。“有声”,既标声,又表意。标声,表明“洧”字读音为“有”。“洧”“有”古为一音之转。表意较为复杂。


“有”字的甲骨文字形和“又”字相同。古文字“有”“又”“右”,不仅字形大致相同,这三个字和“佑”字、“寸”字都通用。“有”字和上述其他几个字甲骨文都是一个手字或右手的形状。从金文开始,“有”字下方加入了个“月”字,“月”在古时代表祭祀用的腊肉,表示手中抓着一块腊肉,意思是获得。由此意引申,表示所属、拥有。进而引申,又表示存在。“水”“有”为“洧”,即河中有水。故“洧”的本义为古水名。《说文》:“洧,水。出颍川阳城山,东南入颍。从水,有声。”《广韵·旨韵》:“洧,水名,在郑。”《诗·郑风·褰(qiān)裳》:“子惠思我,褰裳涉洧。”《诗·郑风·溱(zhēn)洧》:“溱与洧,方涣涣兮。”洧水,源出河南省登封县阳城山,东南流至新郑县(市),与溱水合,至西华县入颍水。北宋时为丰富蔡河水量以资漕运,自长葛县东南引洧水经鄢陵、扶沟两县北,东汇蔡河。元时,蔡河为黄河所夺,清水改入贾鲁河。至明时,改洧水名为双洎(jì)河。《左传·襄公元年》:“夏,五月,晋韩厥、荀偃帅诸侯之师伐郑,入其郛(fú),败其徒兵於洧上。”杜预注:“洧水,出密县东南至长平入颍。”《水经注·洧水》:“绥水又东南流,迳上郭亭南,东南注洧。”


“洧”,又为古州名,因处于洧水下游一片平川地带而得名,在河南省中部,战国时分属郑、韩、魏三国。隋开皇十六年至洧州,大业初废。唐初复置,贞观元年州废。宋因唐旧制。金置宋楼镇,设惠民仓于此。兴定二年(公元1218年),金以宋楼镇复置洧川县。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因河患北迁5公里于今址。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修土城,周长9华里40步。清沿明制。康熙十年,洧川辖区由原来的四坊二十四保均并为八保,以后额定为编沿袭之,故过去洧川有“八保小洧州”之称。民国对期,洧川县辖六区,洧州称城厢镇。建国初期仍设有洧川县,1954年并入长葛县。《太平寰宇记·河南道·开封府》:“唐武德四年,平王世充,置汴州总管府,管汴、洧、杞、陈四州。”清陈芳绩《历代地理沿革表·郡表一》:“洧州,隋开皇十六年置,大业初废。唐王世充以尉氏立尉州,武德四年更名,领六县,贞观元年废。”


泉quán


“泉”字,在六书中属会意字,从白,从水。“泉”甲骨文字形,上为地穴、缝穴或泉眼之状,下为水,表示水从穴缝中涌流而出。故其本意为从地下流出的水。由此,一说为象形字。《说文·水部》:“泉,水原也。”小篆隶变时期,上部演变为“白”字。“白”字本义为白色;从“水”,表示与水流有关。从地下冒出的水,其顶端水花飞溅,白光闪闪,即所谓的“泉”。“白”有清白、纯洁之义。“白”“水”为“泉”。泉者,清清白白之水也。泉,来自天然,源于大自然。古诗“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写出泉水从青石板上涓涓流出的生动情景。


水为生命之源,世间万物之生存都离不开水的滋养。“泉”在古代也是一种钱币的称呼,名曰“泉布”。泉,从水,意味钱财如水,说明钱财是流动之物,显示“泉”的价值。


《宋史·苏武传》:“地泉咸苦,居民稀少。”泉水在古代是重要的饮用水,若饮之又苦又涩,这一带的居民必然稀少,社会也就不会繁荣昌盛。北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有好的泉水才能酿出好的酒来。“出山泉水”旧指做了官的人,就没有不做官时那么清白了。“出山”就是出来做官的意思。唐代杜甫《佳人》:“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流出山泉的水就会混浊起来。《孟子·尽心上》:“掘井九轫(rèn)而及泉,犹为弃井也。”“九轫”,比喻挖井挖得过深,如此挖井,就等于把井给废弃了,以后还怎么吃水呢?“不饮盗泉”,是说不喝从别人家的井里盗来的水,比喻为人清白纯洁。“廉泉让水”是说廉洁之人,把自己的泉水让给别人喝,比喻为官清正友善,也比喻世风淳美。“饮泉清节”,典出唐代房玄龄《晋书·良吏传·吴隐之》,指廉政清白的节操。“寒泉之思”,指子女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寒泉”,清凉的泉水或井水。《诗经·邶风·凯风》:“爰(yuán)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潘岳《寡妇赋》:“ 览寒泉之遗叹兮,咏蓼(lù)莪(é)之余音。”


济南是我国有名的“泉城”。济南的泉水从春秋时期就有记载。济南的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其地质是花岗岩层,不易吸收水分,使这里的地下水特别充足,故有“家家泉水,户户垂柳”之美誉。在济南七十二名泉中,最有名的是趵突泉。笔者每次到济南观趵突泉美景,都陶醉其间,流连忘返。


“泉”字也有贬义之用。因泉从地下涌出,古人便把黄泉、九泉作为阴间的别称。《左传》中“郑伯克段于鄢”,讲到郑庄公怀恨其母,誓言与母亲“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意思是说不到死就不与母亲相见。后因受到颍考叔的感染,挖掘隧道算作黄泉,母子终于相见。再如成语“抱恨黄泉” “穷泉朽埌(làng)”“含笑九泉”中的“黄泉”“穷泉”“九泉”都是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


[ 责任编辑:李鹤 ]

扫码二维码关注周口日报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