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昔日沙颍河上的码头搬运者

您当前的位置 :中华龙都网  >> 新闻中心     来源:周口日报 2018-09-10 09:47:59 
分享到

常全欣

周口历来水陆交通发达,因而水陆装卸搬运生产历史悠久,比较繁荣。在周家口沙颍河各个码头,曾经活跃着一代又一代的码头搬运者。他们如何劳作,他们的生活经历了哪些变化?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

清朝前期,周家口产生了“脚行”。所谓“脚行”,就是靠卖苦力做装卸搬运、维持生计的行当。到了清朝中期,随着周家口商业、手工业的不断发展,“脚行”里的个体脚夫已经远远不能适应运输形势的需要,于是他们就自发组成了“脚行班”。

每个“脚行班”,都推选一名有威望的人当“脚行头”,或者叫“帮头”。后来,“脚行头”逐渐被帮会头目或劣绅所取代。这些人控制生产工具,霸占资源,垄断商行、粮油行、渡口和码头,各霸一方,并依仗权势相互勾结,坐地分成,对脚夫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各“脚行班”头目对脚夫的收入要提三至四成,有的提五成,对外来脚夫收取的提成更高。除此之外,脚夫还要交纳各种苛捐杂税,向帮社交香火费、修缮费等。

王羡荣先生撰写的《漕运离不开“脚行班”》一文,记载了昔日脚夫们的艰辛:烈日炎炎的夏天,皮肤晒得黝黑发亮,寒风刺骨的隆冬,干起活来也经常累得袒怀露背,大汗淋漓……冬天穿的是破烂棉袄和叉裤,满身补丁和污垢,冻红的脚趾经常露在破鞋外……一位老搬运工人说,过去的“脚行班”是“汗干钱毕衣服烂,临老不误去要饭”。

据《周口地区交通志》记载,民国时期,周家口的“脚行班”共有18班,分别是陆陈班、西坊子街陆陈班、山货街山货班、剪子股什货班、花土地庙皮杂货班、小南街陆班、大渡口杂货班、北永兴街小五班、磨盘街陆陈班、盐场码头班、大渡口山货班、颍河北岸淮新阁杂货班、新渡口茶麻班、上齐埠口竹木杂货班、笆子街陆陈班、马路口陆陈班、小渡口顺河街山货班、河西岸陆陈半班。这些“脚行班”共有脚夫1139人,车子588辆,布袋2488条,杆子393根,抬筐170个,绳463根,负责沙颍河7个码头(即大、小渡口码头,盐场码头,新渡口码头,火星阁码头,磨盘山码头,上齐埠口码头)和粮坊、粮行、油盐行、茶店等17家各种货物的搬运。有时也往各县城送货。在18个“脚行班”中,从事码头搬运的有356人。搬运的工具主要有杠子、筐、绳、手推车,脚夫们搬运货物主要靠手推、肩挑、人抬、肩扛,十分辛苦。

从清朝到民国,这些“脚行班”有兴有衰,有的“帮头”几易其人,一直延续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1948年2月,搬运工人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成立了搬运工会。1950年10月9日,在周口市搬运工会的基础上,成立了周口市搬运公司,1954年改名为周口市搬运站。1956年9月,周口市搬运站改名为周口市搬运公司。他们采取“统一调度、统一组货、统一管理”的经营方式,按照“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形式进行分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周口沙颍河两岸的码头多是自然形成的,仅有少数为砖石码头,每逢雨雪天气,搬运装卸货物的条件非常艰苦,劳动强度非常大。为提高生产力,1951年1月,省航运局拨款1000万元(旧人民币),把周口上下游两个旧码头改建为石级码头,面积为1800平方米,每天可装卸70只木帆船物资。此后,又在老桥下游建成了南北对岸码头,均为砖砌水泥结构,占地面积1575平方米。上世纪50年代中期,生产工具得到发展,扛、抬、背的搬运形式逐步被胶轮架子车代替,并逐步向机械化和半机械化发展。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地处水陆交通要地的少数乡镇,设有常年或季节性的“脚行班”从事搬运业务。在沙颍河周家口下游,淮阳县的新站就是一个重要码头。民国初期,曾在这里设立了宏承转运公司、沙颍航运站和搬运装卸“脚行班”,当时的“脚行班”主要负责新站码头的搬运装卸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新站有裕顺行、万顺行(又称曾家大行)、雷月德行三个“脚行班”,有搬运工人100人左右,担负船只上粮、煤、黄花菜、食盐、黄麻等货物的搬运装卸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站搬运装卸业务迅速发展。1950年,搬运装卸队伍增至300多人。

位于沙颍河下游的沈丘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沙颍河上共有12处装卸码头,另有自然码头31处。上世纪50年代初,人民政府先后投资对12处码头进行了修建,提高了装卸能力。1963年,在槐店建了1处水泥码头,配备了装卸台,极大地提高了搬运能力。与此同时,西华、扶沟、项城和鹿邑等地的码头搬运,在上世纪50年代都繁荣一时。后来,由于沙颍河、贾鲁河、涡河建闸断航,码头搬运量逐年降低,直至最后停业、转行。

如今,周家口沙颍河上的“脚行班”已经成为历史。尽管如此,我们也不能忘记,周家口的“脚夫”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码头搬运工人们。因为,他们为周口航运的发展出过力、流过汗。②8

[ 责任编辑:张艳丽 ]

扫码二维码关注周口日报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