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上善若水 斯人在兹

您当前的位置 :中华龙都网  >> 新闻中心     来源:周口日报 2018-10-22 11:15:07 
分享到


——访鹿邑太清宫、明道宫刘子宁


坐落在中原文化之乡,流淌着春秋战国以来老学血液,周口鹿邑,老子故里,气象三千年,治学一盛事。


鹿邑,在2011年被命名为“中国老子文化之乡”,随后建立了“中国老子文化研究中心”,以太清宫、明道宫为中心,促进对老子学术的探讨与研究以及与道家道教相关的旅游业发展。


太清宫始建于汉恒帝时期,原为老子庙,为纪念老子诞生而建。李唐时期,尊道而崇老,以老子为太庙,增广旧制,起太清楼而建紫极宫,北立洞霄宫,东刻道德经注碑,殿阁宫宇星罗棋布,紫气深微,成为一时的道家圣地。唐后,太清宫经宋元明清时期的战祸波及以及历代重修重建,至今规模已远不如唐朝。饱经风霜的太清宫遗址,如今存留的仅太清宫太极殿、古柏三株、碑刻九件、望月井一眼而已。明道宫则是为纪念老子讲学而建,“明道”一词,即为明晰真理之意。明道宫亦始建于汉,盛于唐宋,几经增建,几经损坏,如今建筑多是现代仿蓝本所建,由升仙台、犹龙堤、迎禧殿等建筑构成。


初达老子故里,入目一片葱翠,绿树迢递千百尺,仿佛无尽,古韵盎然。太清宫红墙漆柱,两头石狮迎门开道,“太清宫”三字悬立头顶,走锋飞捺,柱上有一联:“九仞桧柏起唐风,万世斯文承大道”。太清宫之行由此而始。


沿路而行,夹道生树,楼宇林立其间,太清宫内的唐刻碑文出现在眼前,碑全称“唐开元神武皇帝《道德经》注碑”,下有石龟驮碑,碑上字迹如今已漫漶,内容主要为唐玄宗对《道德经》的释义。唐代帝王以老子姓李的缘故,极为尊崇道家道教。在唐代帝王的倡导之下,由皇室开始,在官员至平民中掀起了尊道崇教的风气,道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唐境之内。在唐代,常有公主入道观修习,如金仙公主、玉真公主等十余人,皆入道观为女冠,其中不乏诚信向者,民间也以此为流行事。


往前行去,前方为太清宫中老子诞生处太极殿。太极殿汉代始建,唐代建制最盛,历宋元而经明清,当世得以修缮,初复原貌,这是一座综合了多个朝代历史建筑的大殿。如今的太极殿规模较小,殿内供奉老子塑像,绘有老子“骑牛出关紫气东来”画像。据说,老子《道德经》即是在骑牛出关时被关令尹喜拦下时所著。老子洋洋洒洒写下五千言之后,出关而去,不知所踪。“紫气东来”也成了春秋战国历史中为人津津乐道的典故。


如今对于《道德经》的研究,以出土文献为重要资料,如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甲乙本与郭店战国墓出土的竹简《老子》。竹简汉帛,都是研究《道德经》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与传世文献互相印证,专家学者们青灯黄卷,研古道今,如今《道德经》的研究方面已硕果累累。明道宫内为此专列展室,展示了《老子》出土文献的研究现状与研究成果。除了明道宫博物馆展厅之内的《道德经》相关研究,此地的石刻碑文、出土器物、建筑,同样是研究自汉以来道家道教思想、学术的重要资料,一草一木,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国学专业也曾于此开展游学活动,以老庄思想为主题开展了讲座活动,斯人斯处,幽景静如太古,万顷之地,吹染好学之风。


穿过一片空旷的石板广场,面前即是三清殿,三清殿内的塑像主要是吕洞宾、张天师等道教人物,墙壁上的浮绘也为道教的仙人飞升图,云卷天际,气升斗霄,两仙童侍奉仙人侧。老子道家学说的创建原本与神仙道教的关系不大,只是作为百家争鸣当中的一种思想而出现,但经庄子发展,道家思想中有了玄远浪漫又气势宏伟的种种寓言传说。汉代道教产生之后,神仙思想盛行,道家学说当中御风而行、逍遥无所拘的神仙人物成为道教所追寻的目标,老子被奉为道祖,《道德经》也成了道教的思想基础与典籍之一,并在道教的范围内,改名为《道德真经》。


由太清宫前紫气大道向西而行,见三间四柱“众妙之门”牌楼,穿过升仙石桥,植柳垂岸,进入明道宫,迎禧殿、玄元殿、紫极殿、享殿、西偏殿等也一一出现在面前。飞檐翘角,红瓦朱门,殿内供奉老子、庄子、列子、庚桑子等各时代的道家代表人物,也供奉着道教各神仙人物。一路游目骋怀,澄清亭、犹龙堤等建筑令人目不暇接,建筑名称基本取《道德经》恬淡清净与玄远高妙之意。


行至问礼亭畔,亭中石刻老子孔子坐而论道,抚须侃侃而谈,孔老二人,各自代表了百家争鸣当中的两个重要学派。也就是这两个学派,在春秋战国时期,从儒道法名墨等十家九流当中脱颖而出,在其后的两千余年,与外穿而来的佛教共同成为了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文明的发展,一次又一次在历史上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成为治国治学的重要思想。


老子故里太清宫、明道宫之行在此画上句号,我心仍有思潮涌动,如波澜起伏。


作为一个中国人,自小熟知孔孟,以老子思想为虚玄难懂,今天的旅程则完全改变了我的这种想法。《老子》《庄子》二书,一本简而玄,一本宏而远,老庄二人,以无比精妙的比喻,将为人为事、治心观世界的道理写在了书中。数年我不识老庄,老庄已在思绪中,老庄思想,与孔孟思想早已共同成为中国人的一种内在人格。


回首再见,二宫已深掩翠微中,幽幽鹿邑,浩浩千年。徜徉在乌瓦漆柱,浸润于老学思想的玄妙深远之中,写下这些话,却如在思海当中点亮了一盏明灯,这一盏明灯指引着我,坚定了我传承千年国学思想的信念。


[ 责任编辑:刘艳霞 ]

扫码二维码关注周口日报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