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民谣岁月长

您当前的位置 :中华龙都网  >> 新闻中心     来源:周口晚报 2018-10-26 09:13:36 
分享到

■刘亚军

民谣如泉,滋润生活,清凉心田;民谣如钟,针砭时弊,警醒世人;民谣如风,走村串巷,翻山越岭;民谣如药,良药苦口,治病救人。其生命力之强令人惊叹,其传播力之猛令人始料不及。 民谣有用字精练、合辙押韵、内容丰富、脍炙人口之特点。民谣又可分为儿童谣、时政谣、生活谣等。歌和谣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古有“文无乐谓之谣,以乐和之谓之歌”的说法。民谣历史久远,从春秋时期的《诗经》、明代的《古今谣》、清代的《古谣谚》中可见一斑。《诗经· 魏风·园有桃》曰:“心之忧矣,我歌且谣。”那颂之于田间地头、茶楼酒肆、乡野庙堂的民谣,或教育,或警示,或讽刺,或歌颂,直抒胸臆,褒贬时风,表达爱憎。

儿童谣好记顺口,至今还记得小时候的一些民谣,如 “小老鼠,爬锅台,偷油吃,下不来……”“敲锣锣,打镗镗。大姑娘,捎哩啥?捎哩猪头牛尾巴。小宝宝没吃够,躺到地上怄一怄……”正是这古老而又韵味悠长的民谣,让孩子们在每一个夜里酣然入梦,日复一日,萦绕耳畔。如今忆起那一段段带着乡音的民谣,总觉得余音缭绕,挥之不去。

时政民谣是民心所指,民绪所发,如反映时政的民谣《如梦令》: “今夜笑谈声骤,满桌剩肴残酒。试问宴中人,却道‘报销依旧’。知否?知否?莫令吏肥民瘦。”

当然也有一些积极向上、劝人向善的生活民谣,如劳动生活中的一些民谣,在生活中起到鼓劲加油、排累解困之作用。记得小时候农村盖房时,就听过盖房打夯的民谣:“举起石夯啊——嗨呀,震天响啊——嗨呀;大老爷们啊——嗨呀,汗直淌啊——嗨呀;恭喜主家啊——嗨呀,砌华堂啊——嗨呀。”还有鞭挞不孝儿子的民谣:“花喜鹊,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还有反映时代进步的民谣,比如在吃喝方面,过去是“早上蒸,上午拉,下午喝个红薯茶”,现在是“现代人实在怪,不吃大肉吃青菜,一日三餐烧一盘,青菜比肉下得快”。

民谣是人们内心灵魂的率真断喝,是人们酣畅淋漓的直抒胸臆。那接地气的直抒胸臆的顺口小调,不经意间便能传遍大江南北,经久不衰。这个被人们喜爱有加的生活佐料,让人们度过了饱含酸甜苦辣的漫长岁月,让人们心底的苦闷得到了释放与传递,让人们在枯燥无味的日子中得到慰藉与满足,当然也让利欲熏心的腐败者有所畏惧,忐忑不安。

那令人喜爱、雅俗共赏的民谣,如一坛老酒,醇香无比,回味无穷;如一碗清茶,明目醒心,涤荡心灵。


[ 责任编辑:陈卫东 ]

扫码二维码关注周口日报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