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她们的身份:革命者+编辑

您当前的位置 :中华龙都网  >> 新闻中心     来源:周口晚报 2018-10-30 09:29:01 
分享到

秋瑾创办《中国女报》

认真追溯起既是革命家又是知识女性的,首先要提到的一个人,一定是秋瑾。

秋瑾是中国早期民主革命时期的巾帼英雄、革命家。她曾赴日本留学,也是倡导妇女解放的积极推动者和实践者,这一点,从1907年初由她主编的《中国女报》在上海创刊即可看到。在秋瑾创办《中国女报》前,国内还有一家女性刊物《女子世界》,但因为其办得“文法太深”,多有女性读者反映很难读懂。鉴于此,抱着宣传妇女解放和团结起来争取自身权利的信念,秋瑾决定创办一份文字通俗、妇女易读的《中国女报》杂志。

由于经费不足,秋瑾期望“热心志士,以资捐助”。这份“广告”除刊登在上海《中外日报》上,还另外印送各地女子学校。由于捐助者寥寥,离办刊需求相去甚远。为此秋瑾绞尽脑汁,她先是从上海前往湖南夫家募得几千两银子;回到上海后,好友徐自华、徐双韵姊妹又捐助1500元。凑足启动资金后,1907年1月14日,《中国女报》第一期终于问世。

发刊词是比秋瑾小七岁的女词人、也是她的好友吕碧城所写。秋瑾走的是革命救国之路,同样追求男女平权的“新女性”吕碧城走的是教育兴民之道。两人所走道路虽然不同,但共同目标都是为救亡图强。秋瑾就义那年,吕碧城创立了中国第一所官办女子学校。

秋瑾对于《中国女报》可谓倾注了巨大精力和寄予了殷切期望,无奈天不遂人愿,最后终因销路不广及经费不继等原因,在1907年3月4日出了第二期后,被迫停刊。

石评梅主编《妇女周刊》

继秋瑾之后,我想到的又一位革命者兼有编辑身份的女性,便是石评梅。

石评梅是“五四”时期知名女作家、新文化战士,她就读北京女高师期间,校长是知名学者、教育家许寿裳。

石评梅先后与友人也是同为女作家的庐隐、陆晶清等人编辑《妇女周刊》《蔷薇周刊》。虽然编辑和撰稿者中有不少进步人士,但也不乏一些思想情况驳杂之人。石评梅作为《妇女周刊》的主编,努力使刊物沿着“五四”进步方向前进,追随新文学运动的大纛。这也正是这两本刊物能够在基本倾向上站在进步潮流上的重要原因。《妇女周刊》创办于1924年12月,1925年12月终刊,共出版了五十期。

此后石评梅和好友、女作家陆晶清等还于1926年11月创办《蔷薇周刊》,关注妇女问题仍是该刊特点。只是它比《妇女周刊》内容更丰富,作者面更广,发声力度更强。

丁玲主编《北斗》月刊

《北斗》创刊于1931年9月20日,至1932年7月20日出版第二卷三、四期合刊后停刊,共出了八期。1933年5月,国民党当局以“助长赤焰,摇撼人心”的罪名,查禁了《北斗》。

关于丁玲主编《北斗》的起始,她曾有过一段自叙,那是1931年2月7日胡也频牺牲后,她将出生才三个多月的孩子送到湖南母亲身边后,随即向党组织提出,要求到苏区工作。结果,不是丁玲等待的奔赴苏区的通知,而是组织交代她留在上海,负责主编左联机关刊物《北斗》,并派沈起予、姚蓬子协助她工作。

原来左联自1930年成立后,曾创办《萌芽》《拓荒者》《世界文化》《文化斗争》《巴尔底山》等刊物,却都先后被当局以这样那样的质询理由查禁,一些主编和编辑也受到当局严密监视,行动不便。鉴于这些因素,考虑到其时丁玲还不甚出名,只是一个普通女作家,由她出面办刊物,不会太引人注意。冯雪峰在向丁玲交代任务时,还特别叮嘱道,“《北斗》杂志在表面上要办得灰色一点”。这也是为了避免引起当局过度关注。

当时的分工是丁玲主要负责联系作家、审阅稿件;姚蓬子负责跑印刷厂和编务工作;沈起予懂日文,因此负责翻译。联系作家,丁玲首先就想到了鲁迅。1931年7月30日,这对丁玲来说是一个难忘的日子,她由冯雪峰陪着,去鲁迅家约稿。此前她只在左联召开的会议上,远远见过鲁迅,今天要近距离“去见鲁迅这样的大人物”(丁玲语),心里难免会有些紧张。结果见了鲁迅,丁玲觉得“很自由,一点也不拘束”。她向鲁迅约稿,鲁迅愉快地答应了。

在漫长的中国近现代历史中,所涌现的革命者+编辑身份的女性远不止上述诸位,如1938年3月15日,还有赵清阁主编的文艺杂志《弹花》创刊,除头条为老舍专稿《我们携起手来》,也发表了她的《把枪尖瞄准了敌人》。总之,今日提及她们,意在表达我们后辈对这些不平凡的女性的崇高敬意。

(选自《文摘报》)

[ 责任编辑:窦娜 ]

扫码二维码关注周口日报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