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周口人的“忠孝仁义礼智信”

郭志刚

您当前的位置 :中华龙都网  >> 新闻中心     来源:周口日报 2018-11-05 08:39:04 
分享到



孔子像

大程书院


“忠孝仁义礼智信”,是孔子提出来的,它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几千年来,这七个字已融进中国人的骨子里、血液中,成为中华民族最传统的文化基因,深深地影响着华夏儿女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支撑着我们华夏民族生生不息、繁荣发展。


“忠”就是热爱祖国,忠于职守。如:“岳母刺字”“苏武牧羊”等故事,体现的是许国以忠。


“孝”就是孝敬父母,尊老敬贤。如:“羊羔跪乳”“卧冰取鱼”等故事,体现的是敬老孝亲。


“仁”就是以人为本,富有爱心。如:“仁义胡同”“管鲍之交”等故事,体现的是推己及人的仁恕之道。


“义”就是坚持正义,保持节操。如:“桃园结义”“赵氏孤儿”等故事,体现的是义薄云天可托可寄。


“礼”就是注重礼仪,尊重他人。如:“孔融让梨”“张良拜师”等故事,体现的是礼让敬人。


“智”就是提高素质,服务社会。如:“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等故事,体现的是过人智慧。


“信”就是诚信守法,一诺千金。如:“立木为信”“曾子杀猪”等故事,体现的是诚信为本。


周口是中华文化发祥的重地,有华夏先驱、九州胜迹之美誉。几千年来,周口人在这片古老厚重的土地上践行着“忠孝仁义礼智信”的价值观念,有许许多多美好动人的故事。


周口人的“忠”


在小学语文课本上,有一篇文章叫《死也不倒下》,描写的是伟大的民族英雄吉鸿昌就义时的动人情景。


1934年11月24日,腥风血雨,伟大的爱国将领吉鸿昌被国民党杀害。殉难前,吉鸿昌用树枝作笔,以大地为纸,写下了“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悲壮诗篇,然后义正词严地对刽子手们说:“我为抗日而死,不能跪下挨枪,我死了也不能倒下!给我拿把椅子来,我得坐着死!”他坐在椅子上又说:“我为抗日而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背后挨枪,你们在我眼前开枪,我要亲眼看着敌人的子弹是如何打死我的!”拿枪的敌人吓得哆嗦不停,开了数枪才击中。英勇的吉鸿昌牺牲了,但一个大义凛然、忠贞爱国的高大烈士形象永远地印在了人民的心中。


吉鸿昌1895年10月18日出生于扶沟县吕潭镇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六岁丧母,十八岁便投奔冯玉祥部当兵。从戎为官十几年,吉鸿昌一直抱着“当兵救国、为民造福”的志向。在日本攻占东三省,国家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难关头,积极抗日,组织了“抗日同盟军”。多伦一战,功勋卓著,威震中外。他本可以跟着蒋介石平步青云,升官发财,但他却在自己官运正盛,共产党处于低谷的时候,放弃高官厚禄,置个人生死于度外,毅然决然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最后被国民党逮捕入狱,壮烈牺牲,年仅39岁。吉鸿昌将军牺牲后,毛泽东、刘少奇、朱德、陈毅、邓小平、江泽民等先后题词,赞颂其战斗的一生。


吉鸿昌是周口的骄傲和自豪,是周口人忠贞爱国的杰出代表。


周口人的“孝”


春秋初期,郑国桐丘(今周口扶沟)人颍考叔天性孝顺,他不但自己孝顺,而且也能使别人孝顺,故有“千古第一孝子”之称。这里说的使别人孝顺,讲的是春秋时期一个著名的孝顺故事,就是“黄泉相见”。


当时,郑庄公的母亲武姜很反感庄公而偏爱其弟共叔段,并屡次三番与共叔段合谋陷害郑庄公。在一次攻打郑庄公失败后,郑庄公一气之下,把武姜流放到颍城,并发誓“不到黄泉,再也不相见了”。但郑庄公其实很孝顺,过了不久,他就思念起他的母亲武姜了,他对自己的誓言很后悔。这时,一个叫颍考叔的人洞悉了庄公的心思,借口献美食拜见庄公,庄公留他吃饭并赐肉,而颍考叔却从饭食里挑出肉放在一边。庄公很纳闷,问他为什么这样。颍考叔说:“每当我在外吃饭,只要有好吃的都要带一些回去给母亲吃,但她却从来没尝过你所赐的美食,请允许我带回去给我老娘吃吧。”


郑庄公听后长叹一声:“哎,你还有母亲可以孝敬,可我却想孝顺也没办法了啊!”颍考叔故意问其故,庄公如实相告了原委并后悔不已。颍考叔灵机一动说:“这不难啊,如果能挖个隧道掘地深达颍水,不就能在隧道里相见了吗?谁又能说这不是黄泉相见的呢?”于是郑庄公就按颍考叔所说,掘地挖隧道与母亲相见。郑庄公贵为一国之君,既难追既出之言,又了却了骨肉亲情的相思之苦,此为大孝也。颍考叔因此被誉为“千古第一孝子”。


周口人的“仁”


王宽,1942年出生于淮阳县郑集乡,曾担任郑州市豫剧团团长。1998年,王宽夫妇回淮阳县探亲,遇到了11岁的王海波。王海波父亲早逝,生活非常艰难,生病的母亲恳求王宽夫妇将王海波带走。收养了王海波之后,王宽夫妇又以博大的爱心连续收养了6名孤儿。


为了生计,王宽夫妇于2000年3月走进了戏曲茶楼,以“卖唱”的收入来补贴家用。现在,7名孤儿都已长大成人,有了稳定的工作。10余年来,靠“卖唱”养育孤儿的王宽夫妇,通过各种形式向各类慈善事业捐款超过百万元。2016年2月14日,王宽夫妇被评为2015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当时组委会给予王宽的颁奖辞是:“重返舞台,放不下人间悲欢,再当爷娘,学的是前代圣贤。为救孤你古稀高龄去卖唱,为救孤你含辛茹苦十六年。十六年,哪一年不是三百六十天。台上你苍凉开腔,台下,你给人间作了榜样。”王宽的事迹感动很多人,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号召大家:“有空路过郑州,点王老师的戏去!”


除了仁义的王宽夫妇,带着捡来的妹妹艰难求学的洪战辉,关注留守儿童、靠沿街收购旧书艰难办学的最美乡村女教师李灵,都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在他们身上都体现了周口人的仁义善良。


周口人的“义”


孟尝君是战国四君子之一,以“义”著称于世,其食客冯谖曾为其焚券买义。而周口也有一个孟尝君式的人物,她就是被称为“活诸葛”的越剧大师申凤梅。申凤梅不仅戏演得好,做人做得更好,她乐善好施、古道热肠,帮助了许多人。她说:“既然人家来求你,人家就有过不去的坎,既然人家来找你,就是人家看得起你,能帮的忙,不能不帮。”曾写出长篇小说《黄河东流去》的著名作家李准,特地为申凤梅题写了一副对联“剧坛活诸葛,中原女孟尝”,以表彰申凤梅的侠肝义胆。申凤梅临逝世前,还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为孩子们建了一所小学。她说:“我小时候没上过学,深知不读书、不识字的害处,现在我有点力量能给孩子们做些什么就做些什么。”从她平淡质朴的话语里,我们看到了申凤梅大师的大仁大义,像中原的黄土地。后来,刘少奇夫人王光美知道这件事后,非常赞赏,亲自为学校题写校名“凤梅小学”。


说到“义”,周口还有一个人就是张伯驹。张伯驹是近代集收藏鉴赏家、书画家、诗词学家、京剧艺术研究家于一身的文化奇人。他出生于项城。旧中国,张伯驹为了不使真迹国宝流失国外,不惜倾家荡产,收藏珍品字画。为了保护国宝,张伯驹与洋人斗、与绑匪斗,甚至变卖房子和妻子的首饰,他这些置生命于不顾而痴心保护祖国文物的高尚事迹广为流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支持新中国的经济建设,他又将珍藏的价值连城的晋·陆机《平复帖》、唐·李白《上阳台》等八件珍宝,无偿地捐献给国家。为了表彰他的大义之举,时任文化部部长的沈雁冰亲笔签发了褒奖状。


张伯驹和陈毅元帅的交往事迹被传为义薄云天的佳话。张伯驹“文革”中被批斗时,陈毅元帅亲书条幅:“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坚定了张伯驹活下去的决心和勇气。陈毅元帅病逝,张伯驹万分悲痛,撰写诗词挽联悼念:“仗剑从云,作干城,忠心不易,军声在淮海,遗爱在江南,万庶尽衔哀,回望大好河山,永离赤县;挥戈挽日,接樽俎,豪气犹在,无愧于平生,有功于天下,九泉应含笑,伫看重新世界,遍树红旗。”当时,抱病参加追悼会的毛泽东在挽联前久久伫立,停了好长一段时间,夸“挽联写得好,书法也很好”。


周口人的“礼”


在周口扶沟大程书院,历史上曾发生过一个动人的礼仪故事,那就是“程门立雪”。当时,杨时和游酢两个学生到大程书院去拜见程颐,见老师正在厅堂上休息,不忍惊动,便静静地站在门廊下等候。这时,天空纷纷扬扬下起了大雪,待程颐醒来,门外的积雪已经下得很厚很厚,有一尺多深,杨时和游酢成了两个雪人。“程门立雪”讲的就是杨时和游酢这种好学精神和尊师重道的故事,成为千古佳话。


周口自古乃礼仪之邦。6000年悠久的历史,使这个地方很好地继承了周礼汉制。《道德经》《诗经·陈风》《千字文》这些与周口有关的鸿篇巨制都有很多关于“礼”的论述和记载,连孔子都千里迢迢来苦县(今周口鹿邑)向老子问礼,现在鹿邑县城还留有“孔子问礼处”的遗迹。陈国(周口淮阳)还是孔子周游列国的重要地点,克己复礼的主张在周口影响深远。在周口,有“礼多人不怪”“礼让三先”的说法。不论是生老病死,还是红白喜事,都有许许多多的礼节仪式。我以前在项城市南顿镇工作时,曾亲眼目睹了当地人们行“二十四拜”大礼时的情景,仅这一个礼下来,就得一个多小时。现在淮阳太昊陵的“担经挑”,实际上是远古时期的巫舞,它是用来祭祀祖先的一个很重要的礼制。这些都说明从古到今,周口人都非常重视礼。


周口人的“智”


周口不乏智慧人物。早在6000多年前,伏羲就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演八卦、分阴阳、作网罟、养六畜、定姓氏、制嫁娶,掀开了华夏文明的序幕。现在计算机的“二进制”,就是利用伏羲的“先天八卦”改进的。苦县(今周口鹿邑)人老子李耳,更是写出了享誉世界的千古名著《道德经》。时至今日,《道德经》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广泛运用于政治、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受到人们的追捧。


在民间,则流传着豫东才子王子猷、王三猴等机智人物的智慧故事。比如王子猷自幼聪慧,清康熙年间,王子猷与父亲一起去陈州府应童子试,走不动了,父亲就背着他。恰巧被路旁一个商人看到,商人出了个上联让王子猷对:“儿将爹做马”。王子猷知道这上联含有恶意的嘲讽,稍加思索,立即应道:“父望子成龙”。不仅对仗工整,而且回答了商人的嘲讽,不卑不亢,十分得体。那商人原是个卖汝阳刘毛笔的,说着打开笔箱,取出两只特质的上好毛笔,对王子猷说:“我又有了上联,送给你,祝小相公三元及第。”面对人家的祝愿,王子猷灵机一动,妙对道:“贺大掌柜四季发财。”商人乐得喜笑颜开,赞不绝口,遂将两只优质狼毫小楷笔赠送给王子猷。


还有历史上著名的“两小儿问日”的典故也发生在周口。公元前492年,孔子从陈国(周口淮阳)到蔡国(河南上蔡),途经顿国(今周口商水境内),遇到两个儿童在辩论,孔子问他俩争论什么?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离人很近,到了中午离人最远。理由是,刚出来的太阳像车盖子一样大,中午的太阳像盛菜的盘子那样小,这不是距离近的大,而距离远的小吗?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感到很凉爽;到了中午,感到很闷热,这不是离我们远的冷,离我们近的热吗?这就是著名的“两小儿问日”的典故。这个地方当时叫“互乡”,后来串音为“固墙”,就是今天的周口市商水县固墙镇。


周口人的“信”


周口人诚实守信,在“民间故宫”——周口叶氏庄园曾发生过一个传奇的诚信故事。


叶氏先祖叶绍颐,明末移民时从山西洪洞县迁居此地。当时沙河航运发达,邓城镇与沙河毗邻,行旅商贾多在此留宿中转,叶绍颐夫妇便在沙河码头边开了家小饭店维持生计。一天晚上,有一陕西珠宝商乘船来到邓城,宿于此店。第二天早晨珠宝商仓促开船西去,遗忘一包裹于店内。叶绍颐发现后原封不动地把包裹放置起来,以待客商来取。第二年,该珠宝商又宿于此店,叶绍颐将包裹取出,完好无损地归还珠宝商。珠宝商异常惊讶地说:“此包裹遗失何处,我已忘记,没想到今日失而复得。”商人将包裹打开,光芒四射,满屋生辉,珠宝玉器无一遗损。珠宝商深为叶绍颐的忠厚诚实所感动,遂与叶绍颐结为异姓兄弟,后赠巨款为叶氏置田建宅,并资助其经营,加之叶绍颐夫妇勤劳朴实、善于经营,遂成当地巨富,才有了后来的叶氏庄园。这则故事也说明周口历史上就民风淳厚,具有诚实守信、拾金不昧的美好传统。


周口民风淳厚,“奉亲以孝、从事以忠、交友以诚、与人为善”的特点十分明显。在老人病床前,儿女可以丢掉一切事务对老人悉心照料;在老人的亡灵前三拜九叩,甚至行“二十四拜”大礼,那虔诚和痛苦的表情无声地向下一代灌输着孝敬父母的信念;在娶媳嫁女的日子里,老人们不惜资财喜宴亲朋,把喜事办得体面大方,以表达母子爱、父子情;在亲朋相聚的时候,做主人的必然拿出最好的酒菜款待,甚至不惜借债应酬,以至有了“贼来不怕客来怕”的民谚;村邻乡亲有了危难,大家必然疏财相济、仗义执言。这些乡风民俗,实际上就是“忠孝仁义礼智信”在人们生活中的具体化、通俗化,它长期沿袭下来,就形成了道德的力量和行为的约束,无声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周口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无形地促成了家庭和睦、邻里友善和社会稳定。目前,周口有一大特色就是英模人物多,如全国道德模范洪战辉、全国十大见义勇为好司机刘金行、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李飞、全国模范消防战士徐军、舍己救人的老党员彭秀英、“最美女孩”沈玉琼、“最美乡村女教师”李灵等一大批感动中国、影响广泛的先进英模人物,构成了周口独有的“英模群体”现象。周口也成为闻名全国的“道德之乡”,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尚和文明风范。由此也就不难理解,我们为什么那样深深地眷恋着自己的家乡——周口。


[ 责任编辑:窦娜 ]

扫码二维码关注周口日报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