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要穿还是棉布衣

王天瑞

您当前的位置 :中华龙都网  >> 新闻中心     来源:周口日报 2018-11-05 08:40:43 
分享到


那时,黄村第一个穿上“的确良”衣服的人,真是牛气,牛气得摇头晃脑,春风满面;人们围着他,不住地点头不住地赞。那时,黄村第一个穿上“的卡”衣服的人,真是牛气,牛气得趾高气扬,眉开眼笑;人们围着他,不住地擦眼不住地看。那时,黄村第一个穿上“腈纶”衣服的人,真是牛气,牛气得挺胸远眺,双手频摇;人们围着他,不住地鼓掌不住地叹……试想,几千年来,祖祖辈辈穿着棉布衣服的黄村人,当第一次穿上比棉布衣服要先进多少年多少代的“的确良”“的卡”“腈纶”衣服的时候,怎能不欣喜欲狂呢!


我曾在号称具有十万工人大军的吉林“三大化(工厂)”看到,几位外国专家在调换回国的时候,每人竟买下一匹匹中国棉布、万里迢迢地带回国去。


很快,黄村人也深深切切体悟到,要穿还是棉布衣。棉布衣,吸湿性强,保暖性高,透气性好,色彩鲜艳,舒适柔软,其优点数不胜数。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城市商店卖的那些大红大绿的布叫“洋布”,还叫“苏联花布”,老百姓穿“洋布”的极少,穿不起呀!老百姓穿的都是棉布。这里所说的棉布,是由乡村民间一种古老纺织工艺而织成的。棉布,又叫粗布、土布,还叫老棉布、老粗布、老土布、手织布。多年不穿棉布了,我说说当今又突然看到棉布时的复杂心情吧!有这样一首民歌,叫作《纺线织布做衣歌》,曾流行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我是在黄村听到、抄记下来的。它描绘了纺线——织布——做衣的艰辛过程,以及亲人穿上新衣顿增千钧力量的喜洋洋景象:“摇起纺车把线纺,叫声妹妹听心上;纺线织布顶要紧,为的是妇女求解放;纺线的车子嘤嘤响,雪白的线穗真漂亮;好线能织好白布,好布能缝好衣裳;好布缝成好衣裳,穷人穿上喜洋洋;好布缝成好军装,战士穿上打胜仗;别说咱妇女两手笨,全仗着两手求解放;别说纺线车子小,纺线车子也能打东洋。”其实,纺线车子不但能打东洋,还能打淮海战役哩!还能抗美援朝哩!每当革命需要的时候,黄村人都积极捐衣、捐鞋、捐钱、捐粮,为祖国的解放事业和保家卫国作出了巨大贡献。


农家织出的棉布,原色是白色的——又不是纯白色。但也有很多能工巧匠,在落线之前,对经线进行染色,然后用各种染色的经线进行各样的排列与组合。在织布的时候,再对纬线进行染色,然后用各种染色的纬线进行各样的排列与组合。这样织出的布,就是各种各样的花格格布。如果在织布的时候,不对纬线进行染色,织出的布则是各种各样的花条条布。于是,农家就可以根据需要,用这些花格格布、花条条布,做衣服、做被褥、做各种各样棉织品。


不过,作为原色的棉布,在做各种各样棉织品时,常常会因为颜色的限制,或派不上用场,或不能令人满意。农家就根据需求,买来各种各样的染料,对原色的布进行染色,俗称“染布”。染布的时候,把清水添到锅里烧开,把染料撒到开水里化开,把要染的布放到染料水里浸泡,等浸泡透后捞出来,再放到冷水里,让颜色凝固,最后把染好的布捞出来,晾干,叠好,以备做衣服、做被褥、做各种各样棉织品。我看到,农家染布,大多染成黑色、黑蓝、枣红、翠绿、浅蓝、紫花等色。但是,有的农家贫穷,实在买不起染料,他们就因陋就简,用植物的花、叶、果代替染料,进行染布。如,用锯末或乌拉叶把棉布染成紫花布,用黑槐花或黑槐果把棉布染成黄色布……这些方法虽然寒酸,效果却也理想。


人们常说:“穿衣戴帽,配上鞋子才够一套。”黄村女子用棉布做成的千层底老布鞋,厚实、耐磨,穿着柔软、舒适,还不捂脚、不出汗、不患脚气。抗美援朝时期,黄村女子积极做军鞋支援前方。黄村青年王占发入伍后,随军开赴朝鲜战场,在坪村南山战斗中,从敌人暗堡里活捉五个鬼子兵,荣立一次二等功。意想不到的是,上级发给王占发的奖品是一双千层底棉布鞋。鞋上写的有字,王占发不识字,不知道上面写的啥。排长拿过来一看,鞋上写的字是中国的省、县、区、村和姓名,原来,这双鞋是王占发的娘做的。王占发立马痛哭起来,说,娘,我一定给您争光。抗美援朝三年后,王占发随军回国,又复员回到了黄村。全村人看到这双鞋,很快传为佳话。后来,这双鞋被县博物馆征集走了。我记得,有一首《老布鞋》的歌唱得好:“……穿着这双老布鞋,人生多坎坷总知道不停歇;儿女的脚步再遥远,也走不出娘的世界……”


闲暇时,我常到大街上走走、转转、看看,突然发现,有的人、有的商店,专门销售棉布,专门销售棉布做成的衣服、被褥、各种各样棉织品,并发了大财。不过,这种棉布已不再是乡村民间一种古老纺织工艺织成,而是由工厂大机器织成的。


商品,有时也会沿着螺旋的路径迅速上升。


[ 责任编辑:窦娜 ]

扫码二维码关注周口日报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