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王三楼的楼

来源:周口日报

作者:

2019-01-11


钱良营


让王三楼村民引以为自豪的是祖上为他们留下的这个村名。


据村民们祖祖辈辈交口相传,在清朝或者更早一些,有一王姓人家弟兄三人,为躲避战乱逃荒落脚此地。这里土地肥沃,民风淳朴。弟兄三人靠自己的辛勤劳作,生活日渐兴旺发达。弟兄仨先后结婚生子,人丁兴旺,分别盖起了三座小楼。在当时,能盖起小楼的人家也算富甲一方了。一时间,弟兄三人声名鹊起,远播方圆数十里。王三楼也因此而得名。


王三楼距淮阳县城东南二十余里。谁也记不得是哪一年哪一月, 那三座让村民们引为自豪的小楼消失了,村民们赖以蜗居的地方变成了一座座草屋、茅棚,稍微富足的人家也不过能盖起瓦镶边(房顶半边用草半边用瓦)。历经秋去冬来风霜雨雪的侵蚀,草屋、茅棚、瓦镶边也逐渐变得破败不堪,摇摇欲坠。村民们遗忘了曾经让他们感到荣耀的三座小楼,和平原上的众多乡村一样,穷也罢、富也罢,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平淡生活。


到了改革开放的年代,一部分先富起来的村民们鼓起了腰包。解决了温饱之后,他们首先要做的是,学着祖先的样子,把草屋或茅棚推倒,建一座气派的小楼。随后几年过去,王三楼已经不仅只有三座楼,村巷里形成了楼房林立、鳞次栉比的气象,小楼多得你数也要数上一个时辰!村民们这才意识到,在草屋和茅棚里蜗居那么多年,不是他们比自己的祖先无能,也不是他们不愿下力气,而是没遇上好光景。如今国家改革开放有了好政策,政府鼓励老百姓发家致富,他们照样能把楼盖起来,而且比祖先们盖的小楼还要气派壮观!


当然,也有一些因种种原因致贫的穷困户和老弱病残者只能望楼兴叹——这些人连温饱问题还没能解决,哪里敢去想给自家建一座气派洋气的小楼?和其他村的贫困者一样,他们无奈地打发着过一天少一天的无聊时光。


打破王三楼贫困户无奈的,是一支从城里下来的扶贫工作队。


扶贫工作队队长老孙,是一位具有多年乡村工作经验的干部。他带领扶贫队员进驻王三楼,走家串户,排查摸底。一连几天,终于澄清了底子,查找出贫困户致贫的症结,制定出一套帮贫、扶贫、脱贫的具体措施。


有一个叫王明周的村民,才四十多岁,因患先天小儿麻痹症,造成肢体残废。他的老婆患有先天性精神病,患病时如孙猴子大闹天空,闹得人仰马翻、鸡犬不宁。日久天长,家中一贫如洗、脏乱如厕。他们俩加上三个孩子共五口人,穷困得吃饭都成问题,哪里还有能力翻建破败的房子?


扶贫工作队针对王家的实际情况,对症下药。王明周虽然下肢残,但是上肢灵活,且头脑聪明、心灵手巧,一些技术性较强的活计一学就会。他老婆虽然有精神病,但不患病时如正常人一样。为了让王家彻底走出困境,扶贫工作队联手王三楼村三委班子,对王家采取了“产业扶贫”“光伏发电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等措施,先从根本上解决了王家的温饱问题。然后,又对症下药,帮助和支持王明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在扶贫队和村干部的鼓励和支持下,王明周很快找到了适宜自己挣钱的技术活儿,靠自己的勤奋和努力,腰包逐渐鼓了起来。靠扶贫支助,三个孩子上学无忧;靠医疗扶贫,老婆病情日渐好转。王明周在外挣钱,老婆在家耕种土地、打理家务,日子日渐好转。两口子合计着,照这样拼搏三年,他们家也能把旧房推倒,建一座小楼。


与王明周大同小异的贫困户,村里有十多家。在扶贫工作队和村干部的帮扶下,都渐次走出穷困的阴影,脱离了贫困。


还有与王明周家境不同的一些贫困户,这些人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鳏寡孤独老人。他们没有住小楼的欲望,只求三餐温饱、衣食无忧、居有定所。


村民王东亮和王东云是亲弟兄,老弟兄俩都是一辈子没结过婚的寡汉,年轻时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现在成了古稀老人,吃饭生活都难以自理。扶贫工作队通过排查统计,类似王东亮弟兄俩的情况全村有十六人。像这样的鳏寡孤独老人,按照政策,应该送到乡镇养老院去。可是,王三楼的这些老人故土难离啊,他们自己说,“要死也要死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


老孙说,这些老人年轻时都为社会作过贡献,用汗水和血汗浇灌了一方土地,咱们决不能让他们老无所养。他们不愿到外地去,那就在家门口建一所养老院,让这些老人在养老院里颐养天年。


说干就干,经过两个月的筹划和建设,王三楼村养老院挂牌开院。宽敞明亮的一间间住室,整洁干净。崭新的家具、床铺、卧具,水冲式厕所和洗澡房,还有公开透明的厨房和餐厅,让首批入院的十六位老人喜上眉梢,一个个脸上洋溢着幸福和满足的笑容。看到老人们知足的样子,村支书李芹告诉他们,好日子在后头呢!以后,咱们还要建一座养老楼,让大家和那些有子有女的老人一样,住上小洋楼!


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乐呵呵地说,在咱王三楼,即便住在平房里也能看到外边的世界。因为在咱心里,都有一座楼——上楼爬楼梯,步步往高处走啊!


老人的话把大家都逗乐了,欢声笑语充满了养老院!


[责任编辑:刘艳霞]

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周口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