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智志双扶”转观念 文明新风聚人心

来源:周口日报

作者:

2019-02-11

记者 徐松

“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脱贫致富贵在扶志,只要有志气、有信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为郸城打好脱贫攻坚战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增加了前进动力、指导了具体实践。

干部有志向 引擎动力足

郸城县提出以“两建三扶四评”为总抓手,以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凝聚了人心,激发了活力。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该县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选优配强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两委”班子。新当选的523名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中,农村致富带头人、回乡大中专毕业生和外出务工返乡创业人员达356人,占比68%。新当选的村(社区)“两委”成员中,40岁以下干部占36%,大专及以上学历占47%。此外,该县投资1.33亿元,新建整修村室432个、文化广场469个,使基层组织的凝聚力、组织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

选出来,强起来。该县加大扶贫干部培训力度,开设了周口市第一家、全省第二家县级党建电视频道,升级改造全县548个村级远程教育站点,招聘20名本科大学生充实到县扶贫办,为每个行政村配备1名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的扶贫专干,为355个非贫困村选派驻村工作队,同时坚持从脱贫攻坚一线选拔优秀干部,调整到乡镇政府主要领导岗位上来,充分调动了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营造了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治贫先治愚 教育蓄后劲

郸城县牢固树立“治贫先治愚、治愚抓教育”的理念,把发展教育作为“挖穷根”的最大民生工程,坚持“不让一个孩子因为家庭贫困而失学”,严格落实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接受教育保障和资助制度,在全县开展“万名教师进万家”活动,3171名教师担任“教育村长”;2018年发放资助金2246.2万元,实现建档立卡学生全覆盖,投入5982.9万元开展薄弱学校改造,全面改善农村办学条件。

接下来的这组数字,足以证明郸城县注重教育扶贫的力度和取得的喜人成效:连续5年平均每年用于教育的投入占当年财政支出的26%以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2018年郸城一高一本上线2948人、二本上线5219人,一本、二本上线人数均居河南省第一,各批次上线人数实现十二连增、周口市七连冠,河南省理科第一名花落郸城,37名考生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2012年以来全县累计有217名学子进入清华、北大。许多来自农村困难家庭的学生走进了理想大学,接受了良好教育,将来毕业迈入社会就可以带动一个家庭彻底脱贫,真正起到了“培养一名大学生、挖掉一个穷根子”的良好社会效应。

扶志聚人心 文明风正劲

人聚则强,人散则尪。郸城县建好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把新时代文化种子“种”到人民的心田;建强用活新时代志愿服务中心,创新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郸城样板”;打造有“融”乃大的融媒体中心,发挥新时代主流媒体“中流砥柱”作用。

“三中心”花开并蒂、芳香四溢,浸润着154万郸城人民的心,在1490平方公里的郸城大地吹起了强劲的文明新风。

县、乡、村三级新时代文明中心(所、站),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紧扣理论政策的重点、社会生活的热点、农民群众的关注点,把理论政策转化为生动形式、乡土语言和鲜活事例,深入人心,激活群众参与热情,激发群众首创精神,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志愿服务中心创新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讲、评、帮、乐、庆”五大特色,引导广大群众树立自强不息、诚实守信、脱贫光荣的思想观念和感恩意识,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党的感恩之心,转化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自觉意愿和积极行动,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提供了强大的内生动力。

融媒体中心集纳电视、广播和新媒体采编业务于一体,向群众提供多元化信息服务,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多声部的主流舆论矩阵,努力做到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聚集万众一心同频共振、同心向党、同向发力的强大合力。

文明实践风正劲,乡村振兴动力足。你看,154万郸城人民正携手奋战在脱贫攻坚奔小康的道路上。

[责任编辑:张志新]

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周口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