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蝈蝈叫·我想笑

来源:新周口客户端

作者:

2019-02-25

蝈蝈叫·我想笑

王天瑞

不知这是为什么?身在高山,想念大海;而身在大海,却又想念高山。也许这就是乡愁!身居小村青砖瓦舍,向往城里高楼大厦;而身在城里常闻汽车轰鸣,却又想回到乡下卧听蝈蝈鸣叫。不知诸君是否有过如此感悟?而他身临其境,却感悟深刻。

那蝈蝈的鸣叫,是委婉的歌唱,是悦耳的歌唱,是激越昂扬的歌唱。可他却想,那蝈蝈是向他大声呼唤哩!呼唤声打动他的心魄。他知道滕毓旭那只《送给盲婆婆的蝈蝈》:“乐呵呵地捉回了一只绿色的蝈蝈,喜滋滋地送给了邻居家的盲婆婆。婆婆,婆婆,这是一只会唱歌的蝈蝈;在我上学的时候,就让它替我给您唱歌……婆婆,婆婆,这是一只会唱歌的蝈蝈;您听,它唱得多好,咯咯,咯咯,咯咯……”明天,他就要回黄村去,回黄村去寻找他童年的蝈蝈。

蝈蝈,豫东乡下人都叫它蚰子,是一种娱乐昆虫,或者说是一种欣赏昆虫。它被人们娱乐和欣赏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诗经》里就有描写它的诗篇。蝈蝈的种类很多,但在豫东田野上主要有两种,一是碧绿色的蝈蝈,又叫绿蝈蝈;二是黑色的蝈蝈,又叫铁皮蝈蝈。蝈蝈,生长在豆子地、红薯地、花生地、玉米地里,大约在每年的6月成虫,并开始鸣叫,到9月底或10月初息声,并死亡,寿命100天左右。雌蝈蝈不叫,雄蝈蝈鸣叫。它鸣叫时,两个翅膀斜着竖起,来回摩擦,发出很大的声响:“吱吱吱……吱吱吱……”这声响,委婉悦耳,激越昂扬。人们说,蝈蝈是昆虫世界里的优秀歌唱家。不过,蝈蝈的鸣叫并不是无私奉献,而是警告同性赶紧走开,招引异性快来谈情说爱、谈婚论嫁。所以,它鸣叫起来格外卖力,甚至歇斯底里。蝈蝈,本来是吃昆虫的,尤其爱吃小蚂蚱,有时也吃些花草嫩叶。可它被人们捉住以后,便失去了自由,只好任凭摆布,并逐渐改变了习性,人们喂什么,它就吃什么。常言说,识时务者为俊杰。顺者昌,逆者亡。于是,蝈蝈还吃馒头、米饭、炸饼、包子、豆腐、羊肝……还吃红萝卜、红薯、白菜、油菜、南瓜花、梅豆花、各种各样的新鲜水果……据他观察,一是蝈蝈吃饱一种食物后,如果再给它换一种食物,它还能吃一些,你换几次,它就吃几次,虽然小肚子撑得鼓鼓的,但也撑不死。二是不怕饥饿。如果连续几天忘了喂它,它毫无怨言,也不发牢骚,仍然精神饱满地放声鸣叫。三是能忍干渴。蝈蝈平时不喝水,也不怕渴,食物里的水分就满足了需求,如果硬让它喝水,它会拉肚子,甚至不治而亡。这蝈蝈,还真有不少独具一格的地方!

要养蝈蝈,必须要有蝈蝈笼子,也就是蝈蝈被捉住以后的栖身之处,或者说是蝈蝈被养起来的家。蝈蝈笼子,俗叫蚰子笼,其形状有正方体、长方体、三角体、宝塔体、楼房体、圆球体……五花八门,千奇百怪。最好做的蝈蝈笼子是“老龟盖”,他用不了十分钟就能做一个。先把秫秸秆截成一段一段,劈开两半,刮去穰子,破出三四厘米宽的篾子。接着,在桌子上或地上横向摆开十根篾子,再竖着穿插十根篾子,编成一个有缝隙的席片,再编成一个有缝隙的席片。最后,把这两个席片一合,再把上下各四个角用线绳一系,成了。这种笼子简单、结实、耐用,即便摔在地上蹦起来,也毫发不损。

捉蝈蝈,是他最乐意参加的一项活动。但是,他捉蝈蝈大多是顺便去捉,或割草的时候,或拾柴的时候,听到蝈蝈叫了,顺便钻进庄稼地里捉几只。蝈蝈很多,尤其在大热天晌午头,蝈蝈们争先恐后地叫。他脱掉两只鞋子,一手拿一只,迅速隐进庄稼地,顺着蝈蝈的叫声靠上去,看准蝈蝈,两手一捂,就把蝈蝈捂进了鞋壳篓里。如果靠上去的时候,蝈蝈不叫了,也看不见蝈蝈的身影了,就从兜里掏出提前用竹筷子做成的“拉子”,拉一小会儿,蝈蝈以为是同伴在叫,也随之大胆叫起来。他说,在捂蝈蝈的时候,要控制好两手的力度,不能把蝈蝈捂伤了。如果真的捂伤了,就把它放掉,再捂另一只。当觉得捂的蝈蝈够喂了,那就挑起笼子凯旋而归。

那年冬天,他养了一只铁皮蝈蝈。上学走的时候,就让爹养着;上学回来以后,就自己养着。怎么养哩?天天把蝈蝈葫芦带在身上。进入冬天以后,天天把蝈蝈葫芦贴在胸口上。那只铁皮蝈蝈,通体黑色,黑亮似铁,紫蓝脸,红牙,粉红肚皮儿,个头很大,鸣叫强劲有力,宽厚洪亮,并且沉着而稳定,颇具大将风度。过春节的时候,正好下大雪。屋外大雪纷飞,屋内蝈蝈高唱。互相拜年的亲朋好友听着蝈蝈悦耳美妙的叫声,更是心旷神怡。你想笑?谁不想笑哩!

正是“赤日炎炎似火烧”的季节,也正是蝈蝈们“吱嘎悦耳诱顽童”的季节,他走一路也没有听到蝈蝈的声音,直到踏上了黄村的土地,才听到蝈蝈们断断续续、时有时无的歌唱!②8  

[责任编辑:张艳丽]

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周口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