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唐“漕运三节”河南节中的两通道

来源:周口日报

作者:

2019-03-04

常全欣

公元589年,隋朝统一全国,开凿大运河。可大运河没有留住隋王朝,不久被唐灭。

隋代以前,河南境内连接黄淮二水的水路,有东线和西线两条。东线为汴渠,西线则经过周口大地,由黄河通过颍水、涡水入淮河。这条水道由于常受黄河决溢泛滥之害,浊流、多沙、善淤,修则通,不修则塞。从南北朝到隋初,长期处于浅涩淤阻状态,对南北水运交通影响颇大。

到了唐代,周口大地上的漕运有了新的发展。《历代制度详说·漕运》载:“唐时漕运大率三节,江淮是一节,河南是一节,陕西到长安是一节。”在河南节这条东南线路上,有三路进入中原,其中两路经过周口大地,曾先后为唐代漕运通道。它们像两条大动脉,“转漕东南之粟”,为唐王朝输送着“营养”。

一条是由楚州(今江苏淮安)到泗州(已没入洪泽湖之中)经虹县(今安徽泗县)溯淮河而上,由涡口(今安徽怀远县境内,涡水入淮口)入涡水,经亳州、太康,西合蔡水至汴州(今开封),汇于汴河运道。

另一条是由楚州经泗州溯淮河过涡口继续西上,经寿州(今安徽寿县)、颍口(颍水入淮之口)入颍水,再溯颍水经颍州(今安徽阜阳)、颂城(今沈丘)入蔡渠(亦称琵琶沟),经陈州到浚仪(今开封),也汇于汴河。

为了保持这条航道的畅通,唐王朝修复了蔡渠。蔡渠原名沙水,即古鸿沟至大梁(今开封)又分为二水的南流的沙水。《魏书·地理志》以后常称古鸿沟的南段为蔡水、蔡渠或蔡河。这条古老的运道曾几经兴废,自西汉后期,逐渐淤塞,其漕运功能被汴河替代,魏晋邓艾开凿广漕渠复通。隋开凿通济渠后,又久不通运,失修湮废。唐代宗后,汴河常遭动乱,代宗大历十一年(776年)“汴州大将李灵耀(一作曜)反,因据州城,绝运路”,汴河不通,必须另开新路,蔡渠疏浚通漕又被提上日程。

大历十二年(777年),陈州刺史李芃,“又开陈颍运路,以通漕挽”,由颍水过陈州蔡水通达汴河。德宗建中年间(780年-783年),汴河漕运再次受到阻扰,“东南转输者,皆不敢由汴渠,由蔡水而上”。《旧唐书·王绍传》载:“李希烈阻兵江淮,租输所在艰阻,转移运路,自颍入汴。”旧唐书和民国《西华县续志》说,唐建中三年(782年)李勉曾主持疏浚蔡河。这就证明了这条运道已成为备用漕路,江淮漕船经由这条水道转输粮食物资到京都。

到了元和年间(806年-820年),这条漕运运道还往西通到了郾城。据《册府元龟·帮计部·河渠二》载:“元和六年(811年),是月(十二月),盐铁使王播,进供陈许琵琶沟年三运图,先是中官李重秀奉命视之,还言可以通漕,至郾城下北颍口,水运千里而近及。帝览图,诏韩弘发率以通汴河。于是船胜三百石者,皆得入颍。”元和十一年(816年),唐宪宗用兵蔡州(今汝南)讨平淮西的跋扈藩镇吴元济之乱时,曾把江淮的米、茭等从淮河经溵水(颍水)运到郾城。据《唐会要·漕运》记载:“元和十一年十二月,始置淮颍水运。杨子等诸院米,自淮阴溯流,至寿州(今安徽寿县)西四十里入颍口,又溯流至颍州沈丘界,五百里至陈州项城(今沈丘),又溯五百里入于溵水(今商水县),又三百里输于郾城,得米五十万石,附之以茭一千五万束。记其功,省汴运七万六千贯。”需要说明的是,文中表述的数字皆为虚数,且水路走向也不同于今天的沙颍河,但它告诉我们,颍水与蔡渠联接,成为当时的一条官方运粮水道。这条水道一直延续到宋代,部分故道就成了运粮河。

蔡渠的修通,既解了唐王朝漕运主通道汴河不通的燃眉之急,更为后世修复了一条从中原通向江淮的运距较短的通道,影响非常深远。

[责任编辑:王松涛]

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周口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