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东坡种松法”的由来

来源:周口晚报

作者:

2019-03-19

“东坡种松法”的由来

苏东坡,即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

苏轼的母亲程氏生于书香门第,人品、学识都相当好,对儿子的教育也非常严格。

有一天,苏轼和同学们在山上玩打仗的游戏,竟顺手拔下了一棵刚种植的小树苗当剑使,挥舞着和小伙伴们“拼杀”一气,玩得十分开心。

这件事传到母亲耳中,母亲非常生气,把苏轼狠狠地训斥了一顿。母亲问:“你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吗?”

小苏轼怯怯地说:“我不该拔了别人栽的树苗,毁坏了别人的劳动成果。”

母亲叹了口气,说:“这只是错误之一。一棵树需要十年的时间才能从幼苗长成大树,你把树苗拔了下来,那么一棵大树也就过早地毁在你手里了。这才是最严重的。”

“娘,我再也不拔树苗了。”小苏轼诚恳地说。

“那么,你知道树木都有哪些用处吗?”母亲进一步启发道。

“树木可以盖房子、做家具。”小苏轼答道。

“还有,你每天在山林中玩耍,满山绿葱葱的大树,是不是使人感到心情舒畅?当炎热的夏天来到时,太阳火辣辣地晒着,在树下人是不是感到很凉快?如果山上是光秃秃的一片,还能给人带来舒适阴凉吗?还能挡风遮沙吗?孩子,你拔掉一棵树苗,就是破坏了一片绿荫啊。”

小苏轼红着脸,惭愧地说:“娘,我错了。从今以后,我要年年月月栽树,不栽满一万棵不罢休!”

小苏轼说到做到,每隔一段时间就去种树,一直在他读书的山坡上栽下了数万株松树。多年的种树经历使他掌握了丰富的种树技术,他的种树方法被人称为“东坡种松法”。

虽然古时还没有“环保”的意识,但苏母却能够从树木的用途及其成长不易的角度启发孩子对大自然的珍爱。热爱大自然,体会到大自然的优美,从而开阔心胸、增广视野,有益于陶冶性情,塑造美丽的心灵。

(摘自《影响孩子一生的名人家教故事》) 

[责任编辑:李晗]

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周口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