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穆青情系故乡

来源:周口晚报

作者:

2019-04-15

冯长安

穆青的社会责任担当,铸就了穆青风范和穆青精神。如今,穆青已离世十多年,他留下的精神财富依旧具有现实意义,为今后的新闻工作者如何承担社会责任、实现历史担当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原新华社社长穆青,是原周口镇德化街人,其爷爷穆廷桢为清朝举人。穆青少年时深受爷爷“忠、义、智、勇”关公文化的熏陶。他敢于坚持真理,不畏强权,在1975年上书毛主席反映江青的问题,充分表现了共产党员恪尽职守、舍生取义的高贵品德。

穆青在新闻生涯中,始终坚守“勿忘人民,坚持真理,把握大局”的宗旨。

1966年2月穆青等人写出《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一文,引起很大的社会反响。1990年穆青等人再次写出《人民呼唤焦裕禄》。1990年7月15日,习总书记读了《人民呼唤焦裕禄》的文章,心情十分激动,写出《念奴娇·追思焦裕禄》:“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

1978年3月,穆青等人合写出《为了周总理的嘱托——记农民科学家吴吉昌》一文,被认为是中国新闻媒体上突破“两个凡是,公开否定文革”的第一篇。

1978年11月15日夜,穆青等新华社领导毅然拍板决定,播发《天安门事件完全是革命行动》的电讯,这则只有239个字的消息如石破天惊,被称为中国开始拨乱反正历史进程的标志。

上世纪90年代初期,改革发展又面临一个紧要的关口,姓“社”与姓“资”展开激烈争论,穆青等人合写的《风帆起珠江》以生动雄辩的事实,肯定了习仲勋同志在广东领导的改革开放的巨大成果。

1981年秋,穆青回到魂牵梦萦的故乡周口,到德化街探望他的舅爷买春亭老先生。他与亲戚们一起落泪,一起欢笑。道别时,他立在故居门前沉思良久,往事历历在目涌上心头…….

穆青爷爷穆廷桢的好友唐少侯,曾任安徽省财政厅厅长。唐少侯先后创办电灯公司、面粉公司、钱庄等实业,特聘请穆廷桢到蚌埠担任所办公司的师爷。1920年,穆青父亲穆蕴珊与母亲杨文芳来到蚌埠,穆青在蚌埠出生。穆青9岁时爷爷突然病故,全家顿时失去了顶梁柱,奶奶刘氏只好带领全家搬回了娘家杞县,穆青10岁在杞县大同中学读书,16岁参加了八路军。1940年,穆青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1938年,杞县被日寇占领,穆家是抗日家属,穆蕴珊带全家又搬回了周口德化街。穆蕴珊的舅舅买春亭医术高超略有收入,常常接济穆蕴珊一家,他多次嘱咐家人:“只要有我们买家吃的,就决不能让穆家断顿。”

1949年,穆青在《河南的故乡》一文中沉重地写道,“我父亲曾三次逃难,至今仍在靠亲友接济生活”,指的就是这段史实。1959年,穆蕴珊病逝,他的墓碑上,清清楚楚地镌刻着:“先父穆蕴珊大人之墓,河南省周口市人。”

近百年来,周口籍的游子成千上万,而杰出者当数人民记者穆青。

[责任编辑:李鹤]

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周口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