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去任荣于到任时

来源:周口日报

作者:

2019-04-18

常春晖

据清代王有光所辑《吴下谚联》所载:旧时“印官到任,前呼后拥,树旗旄,罗弓矢,何等荣施”。而到离任时,“百姓视为怨府,供给之人,呼之不应,非因职之已褫,实亦官之素不足于民也。”百姓先“拥”后“怨”的态度转变,折射出为官者官德之高低、政绩之多寡、名节之优劣。言毕,又录清官陆陇其离任时,百姓感念其德含泪相送的一幕,引出为官当求“去任荣于到任时”之誉。今日读来,不禁令人深思:为官当何求?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为官一任,总会留下或好或坏的名声。东汉刘宠为官,剪除苛税,禁查非法,深得民心。他离任会稽太守时,几位鬓发斑白的老人以钱馈赠,刘宠盛情难却,“遂各选一钱受之”,于是留下“一钱太守”的美名。明代况钟任苏州知府时,体恤百姓、护民如子,以致他三次离任,都被百姓联名上书请求留任,“士耆民庶咸候上道,且控舆卧辙”,为后世留下了“三离三留”的佳话。与之相反者,亦有之。五代时期赵在礼在宋州为官,任上弄权谋私、鱼肉百姓,搞得民不聊生。他离任时,乡民欢呼雀跃,奔走告知,相互祝贺道:“眼中拔却钉矣,可不快哉!”南宋末期奸相贾似道,任上擅权误国、贪婪无度,极尽搜刮民脂民膏之能事,在百姓心中留下长久之恶名。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美名也好,骂名也罢,背后反映的都是民心。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历来主张“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官员任上是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还是捂着“乌纱帽”为己做官,百姓眼中看得分明,历史亦自有公论。而诸如杨震、包拯、海瑞、于成龙等廉洁奉公、一心为民造福的官员,无论在任上还是离任后都能收获百姓由衷的赞美。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一直奉行的理念。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员干部不管职位多高、权力多大,都是人民的勤务员,只有始终站稳群众立场,把百姓冷暖、安危、疾苦放在心头,切实增强“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的紧迫感,带着感情与热情,多谋利民之策、多施惠民之举、多办利民之事,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待。

求“去任之荣”,也是对为官者政德的一次校准。毛泽东同志曾经深刻指出,“群众是从实践中来选择他们的领导工具、他们的领导者。被选的人,如果自以为了不得,不是自觉地作工具,而以为‘我是何等人物’!那就错了。”由此可见,权力从来都不是一种荣耀、不是一份虚名,而是一副沉甸甸的担子。明代吕坤曾言道:“做官都是苦事,为官原是苦人。官职高一步,责任便大一步,忧勤便增一步。”有的人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这样的人德不配位,更遑论收获“去任之荣”。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历史一再证明,老百姓在干部心中的分量有多重,干部在老百姓心中的分量就有多重。领导干部要想在离任之时,让群众由衷地竖起拇指而不是发出嘘声,任上就必须精心谋事、潜心干事、用心成事,真正把政绩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不断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责任编辑:李欣]

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周口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