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苏亭莲舫:千载芳踪说子由

来源:周口日报

作者:

2019-05-06

耿险峰

怜受养生服气法 行之期年疾良愈

苏辙《服茯苓赋》(并序)云:

余少而多病,夏则脾不胜食,秋则肺不胜寒。治肺则病脾,治脾则病肺。平居服药,殆不复能愈。年三十有二,官于宛丘,或怜而受之以道士服气法,行之期年,二疾良愈。盖自是始有意养生之锐。

苏辙“有意养生之锐”源于其自幼多病,且在京都科举之时仍为病苦所困。丁传靖辑《宋人轶事彙编》中记载:

东坡云:国朝试科目,在八月中旬。倾与黄门公将试,黄门忽病,自料不能及矣。相国韩魏公知之,辄奏曰:“今岁召制科之士,惟苏轼、苏辙最有声望。今闻苏辙偶病未可试,如此人兄弟有一人不得就试,甚非众望,欲展限以矣。”上许之。黄门病时,魏公数使人问安否,既闻全安,方引试,比常例展二十日。自后试科目并在九月,盖始于此。

文中所说黄门,即苏辙,因其病疾,“国朝试科目”为其延期,苏辙着实病得不轻。

“道士服气法”,属道教道家内丹术内功心法。苏辙与道教结缘甚早:

余幼居乡闾,从子瞻读书天庆观。

——苏辙《梦中见老子》

少小本好道,意在三神州。

——苏辙《和迟田舍杂诗·之七》

嘉祐八年(1063年)冬,兄长在终南山太平宫读《道藏》,作《读道藏》诗,苏辙赋有《和子瞻读道藏》诗:

道书世多有,吾读老与庄。

老庄已云多,何况其骈傍。

所读嗟甚少,所得半已强。

有言至无言,既得旋自忘。

譬如饮醇酒,已醉安用浆。

昔者惠子死,庄子哭自伤。

微言不复知,言之使谁听。

哭已辄复笑,不如敛此藏。

脂牛杂肥羜,烹熟有不尝。

安得西飞鸿,送弟以与兄。

苏辙十分尊崇道家鼻祖老子(号老聃),认为“言至道无如五千文”。在完成《老子注》后,曾写诗曰:

近存八十一章注,

从道老聃门下人。

又说:

老聃本吾师,妙语初自明。

——苏辙《丁亥生日》

苏辙制科应试时,撰文辩道家之得失:

臣闻老子之所以为得者,清净寡欲; 而其失也,弃仁义、绝礼乐。

——苏辙《老子注》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陈人也。”(西汉刘向《列仙传》)苏辙辟任陈州,蛰居宛丘,踏循老子圣迹,浸润道教精华,苏辙对道教之术愈加尊崇。《竹书纪年·太昊伏羲》载:“太昊……都宛丘。”《淮阳县志》《淮宁县志》载:太昊“陵墓始于春秋”“汉以前有祠”,祠中建有“三清观”“道院”等道士活动场所。熙宁年间,苏轼过境陈州,苏辙“与子同携”,在“太昊祠”中叩观问道。

宛丘道人王江是苏辙在陈州所交往的道士之一。苏辙《次韵子瞻对月见忆并简崔度》诗述:

先师客陈未尝饱,

弟子于今敢言巧。

败墙破屋秋雨多,

夜视阴精过毕昴。

齑盐冷落空杯盘,

且依道士修还丹。

丹田发火五脏暖,

未补漫漫长夜寒。

我生疲驽恋笙豆,

崔翁边边指北斗。

唯有王江亦未归,

闭门无客邀沽酒。

诗后注云:

宛丘道人王江好饮酒,去冬游沈丘,遂不归。

“败墙破屋”“齑盐冷落”的困境中,苏辙陋室独坐,“闭门无客邀沽酒”,唯念一人:道人王江。

王江,宛丘道人。《龙川略志·王江善养生》记载:

丐者王江,居宛丘,喜饮酒,醉卧涂潦中,不以为苦。尝大雪,或以雪埋之,其气勃然,雪辄融液。……陈人敬爱之,至画其像,事以香火。……熙宁中,予为陈学教授,屡以酒邀之……一日言及养生事,江咈然欲骂,予曰:“予以畏骂,久无所问,今日语,适然耳,非欲盗法也,且吾欲学道,开卷求之,虽不尽得,亦过半矣!顾方溺世故,妻孥满目前,虽使吕公来,其如我何,而况尔耶?”江笑曰:“君言是也。‘予因曰’吾决不问子术,姑告我昔本何人,缘何学道而已。”

苏辙倾心“学道”,诚心求教,“屡以酒邀之”,由江“咈然欲骂”至“君言是也”,苏辙“养生”“得法”之路甚为坎坷。

苏辙行“道士服气法”深受补益。在四十九岁时,苏辙出使塞北契丹,天寒地冻,于马背上练功,运动真气,催动灵火,煮沸丹灶,浑身散发出热气,达到极高的内功境界。他把此番感受记录在其诗文中:

少年肺病不禁寒,

命出中朝敢避难?

莫倚皂貂欺朔雪,

更催灵火煮铅丹。

——苏辙《神水馆寄子瞻兄四绝》之一

苏辙习练“道士服气法”甚为兄长苏轼赞许。元丰三年(1080年),苏轼在给友人王定国的书信中描述其见闻:

子由昨来陈相别,面色殊清润,目光炯然。夜中行气脐腹间,隆隆如雷声。其所行持,亦吾辈所常论者,但此君有志节能力行耳。

——苏轼《与王定国书》②8

(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翟迪]

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周口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