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王港:用仁爱之心为助残事业增光添彩

来源:周口日报

作者:

2019-05-27

记者 谢永静

“我真没敢想过能这么近地见到总书记!”5月24日,王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想起几天前在北京见到习近平总书记时的场景,仍然十分激动。

5月16日,在第六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上,王港作为全国助残先进个人100名代表之一受到表彰,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会见。

对王港来说,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荣誉,也是爱心助残事业新的起点。“总书记勉励我们再接再厉,为推进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再立新功。我将牢记总书记的教导,继续做好助残善举,凝聚更多爱心力量,帮助更多的残疾人朋友自强自立,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王港说。

医者仁心

扶沟县晟宇纺织有限公司和扶沟县仁安医院紧邻。今年36岁的王港也有两个身份:公司总经理、医院院长。依托公司,他安置残疾人就业,让80余名残疾人有了收入来源,解除他们生活的后顾之忧;依托医院,他为残疾人全免或减免治疗费用,用精湛医术、仁爱之心为他们治疗身体和心灵的创伤。

“仁安的意思是以仁安民,厚德行医。”王港向记者解释医院名称的寓意。医者仁心。正是多年骨科医生的从业经历让王港走上了扶残助残的光彩之路。“健康人很难理解残疾人心里的苦。如果谁家有了残疾人,而且没人帮扶,基本上很难过好。”王港说,“尽自己的努力,能帮一个是一个,能帮一点是一点。”

在扶沟县柴岗乡前李村的杨根英口中,王港叫“王贵人”。面对记者采访,51岁的杨根英脸上一直洋溢着乐观的笑容,根本看不出来她是一位右小腿安着义肢的残疾人。9年前,杨根英因车祸致残,成为王港的病人,二人也自此结缘。杨根英出院后,王港常打电话回访,还不时上门看望,拉家常、叙冷暖、鼓信心,处得就像亲人一样。前不久,杨根英因义肢将腿磨破走不成路,给王港打了电话。王港立刻让妻子开车把她接到医院,不讲钱、先治疗。出院后,还让她在公司做些力所能及的活儿,有了一份固定收入。“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对‘王贵人’的恩情,我怕是这辈子都报不完!”杨根英说。

61岁的张全友,扶亭街道办贫困户,右手因伤致残,王港免除其全部医疗费,逢年过节还到家里看望。

12岁的江村镇某男孩,过年因放鞭炮炸断右手4个指头,王港为其减免医疗费用近万元……

记者问王港具体免除或减免了多少医疗费用,王港说:“没统计过,也没想过统计!”

残疾人之家

扶沟县晟宇纺织有限公司于2006年成立。自成立之日起,公司就成为了“残疾人之家”,安置残疾人80余名,成为全县最早的“农村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在此基础上,王港成立了全省唯一的市级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周口市晟宇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并任基金会理事长。

在他的帮扶下,练寺镇农民薄炜在年近50岁时成为了一名“白领”。薄炜因患有先天性关节脱位、一侧肢体行动不便而成为王港的病人。经过治疗,其病情虽有所好转,但若再回家务农,生活仍难以为继。王港安排薄炜参加残疾人职业技术培训后在公司就业,薄炜逐渐走上了管理岗位,每月工资4000元以上。“现在,薄炜在县城买房落了户,孩子也上了大学。一家人没再为生活发过愁。”王港高兴地谈起了薄炜一家生活的变化。

仁者爱人。残疾人是弱势群体。他们命运多舛、生活艰辛,更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尊重与关爱。“我觉得残疾人的出路,就在于生产上有人帮扶,生活上有人照顾,感情上有人理解,这样才能使残疾人朋友更加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王港说。

编外残联主席

王港是地方党委、政府特聘的民事调解员。多年来,每逢参加残疾人集会,或有残疾人朋友找他反映问题、诉求心声时,他总是不遗余力地宣传党和政府的残疾人政策,尽其所能提供帮扶,成为残疾人与有关职能部门之间沟通协调的桥梁,为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奉献着一己之力。

他先后帮助470余名残疾人实现了就业;依托基金会募集资金200万元,捐赠轮椅、衣物等总价值300多万元;与我市各县相关医院联合开展丰富多彩的助残活动;省第七届残运会期间,募集近20万元各类物资……

自强自立者恒胜。王港对残疾人,不仅授“鱼”,而且授“渔”。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他联系县残联、县职教中心等单位开办保健按摩、刺绣、种植养殖等残疾人技能培训班9期,1850人次参加培训,300多位残疾人实现了再就业。在所帮助过的残疾人朋友那里,王港有一个亲切的别称——编外残联主席。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希望在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能有更多社会爱心人士积极参与、携手做好扶残助残这项光辉事业,让更多的残疾人朋友享受到平等、温暖和关爱。”这是王港的心愿。

[责任编辑:牛勇威]

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周口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