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张伯驹十五讲》第一章 人见人爱张伯驹(四)

来源:周口晚报

作者:

2019-06-17

(接上期)

溥侗也是一个文化界的多情种子,作为前清遗少,自然对故国充满了眷恋。但他度德量力,是没有能力起死回生、重整大清江山的。于是,满腔的无奈化作了放荡,他无意学李后主终日沉浸在“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惆怅之中,而是放浪形骸,麻醉自己,渴望沉沦,但他的满腹才情却顽强地表现出来。

溥侗爱好钻研琴棋书画,收藏金石、碑帖,还精于治印,精于古典文学和文物鉴赏。他酷爱剧艺,对昆、京艺术,生、旦、净、末、丑兼工,并通晓词章音律,对戏剧音乐如笛、二胡、京胡和琵琶等无所不通,他最擅长演《打渔杀家》和《群英会》,在《群英会》剧中,他能演周瑜、鲁肃、蒋干、曹操、黄盖5个角色,且都技艺精妙,出神入化。

溥侗一生多才多艺,又是文物鉴赏家,与袁克文、张伯驹同在京津,自然是惺惺相惜,所以三人一向走动很勤,过从甚密。

张伯驹与张学良相识并结成好友,原因是他们父亲的撮拢。

袁世凯去世后,张镇芳为自己的儿子张伯驹操碎了心。他怕儿子“玩物丧志”, 一心想把儿子往仕途上拉,就拜托了老友张作霖。1920年秋,张镇芳带着张伯驹去沈阳拜访张作霖。1921年春,张伯驹再去沈阳见到了张作霖,于是,张作霖就给张伯驹封了个“提调官”,也就是个秘书,是个闲职。这样,张伯驹就结识了张作霖的儿子张学良。

张学良(1901年-2001年),字汉卿。张伯驹初识张学良时,张学良尚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正处在爱玩的年龄,琴棋书画、斗狗走马,没有不好的。但是,他尽管天资聪慧,毕竟身处关外,父亲又是绿林出身,说不上有什么文化底蕴,对一些艺术门类的理解,还停留在看热闹的水平上,是张伯驹为他指点了门径。例如在文物收藏上,对于张伯驹的指点,张学良颇感兴趣。因为他父亲在东北的地位,加上手头阔绰,一起步就处在较高的水平上,藏有不少珍品。

在奉天不过一个多月,张伯驹、张学良朝夕相伴,谈诗论画,好不快活。张作霖看在眼里,不乐意了。他警告张学良不要像张伯驹一样“玩物丧志”。父亲的呵斥,反而激起了少年张学良的逆反心理,他央求张伯驹将他带到关内,开阔一下眼界,也想见见红豆馆主溥侗。

1925年末,张学良随奉军进驻天津。这样,经张伯驹的引荐,张学良见到了袁克文、溥侗、方地山等一帮文人雅士,张学良很是兴奋,他告诉大家,他准备办一份《北洋画报》,作为各位展示才学的场所,也算是为后人保留一些国粹精华。

1926年7月,张学良委托他的挚友和高级幕僚冯武越创办了《北洋画报》,不仅京津两地一些名士文人如张伯驹、溥侗等常在《北洋画报》上发表书画、诗作,张学良亦兴致所至,常常赋诗在画报上发表。围绕着《北洋画报》在平津两地形成了中国最后一个名士文人沙龙。成员有袁克文、张伯驹、樊增祥、方地山、吕碧城(多居国外,书信参与)、章士钊等。四个公子也就在这段时间里在北平风光一时,且远近闻名。1928年,张作霖死后,张学良退出了这个名士圈,随着国事日艰,以他们为中心的中国最后一个名士圈也失去了凝聚力,如风吹浮萍,在时代的大潮下,每个人按自己的人生轨迹开始新的滑行。

[责任编辑:孙银珠]

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周口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