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第十一章 春蚕到死丝未尽(二)

来源:周口晚报

作者:

2019-07-16

作者 张恩岭

策划 王彦涛 李建成

这首诗与当时小靳庄响遍全国、红遍全国的背景是有关的。当时,小靳庄是江青搞的一个点,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一个假典型。全村人作诗作画,搞得“轰轰烈烈”,俨然一派“莺歌燕舞”的景象,但其实就是根据政治需要编出的顺口溜。这一切都是刻意人为的做作,走马观花来参观的人是很难了解内情的。张伯驹当然受到了感染,自己诗词一生,如今“尽是诗人与画家”了,他能不高兴吗!

他在另一首诗中写道:“须眉一样气纵横,四德三从破锁绳。今日我就当日我,只因批透女儿经。”他在“注”中说:“街道居民女同志表演歌舞,有的二十几岁,有的四五十岁,唱演街道新事物。她们态度从容,毫不怯场。过去妇女受压迫,为旧礼教所束缚,今天的妇女已非当年的妇女,她们批判了孔孟之道,打破了三从四德的绳锁,批透了女儿经毒草,思想面貌一新。”

这首诗是很有意思的,“今日我就当日我”,完全是张伯驹一生个性的写照,用在这里却也活灵活现地展现了新时代妇女扬眉吐气的豪情。但他称赞“她们批判了孔孟之道”,这也是有其特殊历史背景的。从l973年,“文革”已开始“批林批孔”,孔孟之道是被彻底否定的。虽然封建文化中确有糟粕,但是“文革”彻底否定中华传统文化,是一种不加区别的一概否定。而全盘否定传统文化,则是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倒退。但在当时的形势下,在所谓“新文化、新风尚”全面占领社会主义阵地的口号声中,作为生活其中的人,不管内心是否有真正的质疑,但在思想感情的表现上是很难做到“特立独行”的,甚至于是不自觉地受其浸染,顺从并赞美这种形势了。所以,张伯驹在这里也称赞“她们批判了孔孟之道”,也就不足为怪了。但他不赞成“三从四德”,反对封建道德的观念仍是一贯的,是值得赞赏的。

从天津回来不久,他又随队参观了河南,到河南主要是参观红旗渠,看农村麦收景象和历史遗址、文物,这都是让他感到新奇和深深爱好的,所以,他的《河南参观纪事诗》更加自然和优美,更多了文化底蕴。

在河南,他们一路风尘,先后到了林县、辉县、新乡、郑州、洛阳等地,参观了红旗渠,观赏了黄河水,遥望了麦浪千顷,漫步在街头绿荫,又香山怀古、铜驼巷凭吊,既感振奋,更有感慨。

一路上,张伯驹诗兴大发,触目皆景,挥笔成诗,一下子写了即兴之作几十首,令人拍案称妙。张伯驹的这些旅游诗虽称不上工丽优美,但也清新自然,明白如画,直陈所见,情感沛然,且每首诗下均有解说,颇有情趣。

入河南第一首诗便写道:“西接太行南大河,无边无际尽嘉禾。麦秸垛垛闻啼鸟,处处丰收处处歌。”诗下注道:“六月二十日去河南参观,晚上车即睡,四时醒,已入河南境。见西接太行山,南临大河,无边无际,小麦丰收,闻啼鸟声,鸟无名,其叫声似乎麦秸垛垛,我乡农民即以‘麦秸垛垛’称之。”张伯驹自小在河南乡间长大,儿时麦收景象重现眼底,自然是倍感亲切。

到了洛阳博物馆,张伯驹这位文物收藏家面对文物,自然是触物生情。他看到一面唐镜,随口吟道:“宝镜团圆美绝伦,光华螺黛嵌云纹。遥知七夕长生殿,细盒金钗贮誓文。”张伯驹又在诗下注道:“洛阳博物馆有一唐镜,花纹美丽,并嵌极薄之螺钿,发现嵌螺之镜,只此一个,极为珍贵。展出者为复制品,原品已调去故宫珍宝馆。想唐明皇、杨贵妃于长生殿七夕密誓,所谓之钿盒亦当似此镜,又花钿为妇人面饰,见白居易长恨歌‘花钿委地无人收’,此亦见先代劳动人民工艺创造之精。”

这就是张伯驹,他那丰富的文博知识和诗作才华,随时都能巧妙地化为一体,给人以艺术的美感和历史的感悟。

千秋一寸心

“文革”终于结束了。

1979年3月,张伯驹被错划为右派的问题得到了平反纠正,他也拿到了政府补发的工资,这个时候,他才真正过上了一段舒心的生活。第一件事情就是还清当年困难时候的借款,再就是和朋友聚会表示感谢。周末应该是那一段岁月里少有的欢乐时光,组织雅集,约好友一起下棋、唱诗填词、谈论画艺,中午大家一起下馆子吃饭。有时候也在家里宴客,每次菜单都必须由张伯驹亲手执笔,开宴的头天晚上就会和潘素商量,务必照顾周全。当时餐桌上的人也都是学问大家,聊的话题都是品评各人的作品。

1980年以后,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张伯驹又与周汝昌和夏承焘联名,撰写了《成立中国韵文学会倡议书》,又亲自执笔写了一封给当时中宣部副部长兼文化部部长黄镇的信。

去文化部送这封信,张伯驹是让外孙在寒风中用自行车驮去的。到文化部时还不到上班时间,张伯驹就坐在台阶上等着。为着中华文化,张伯驹就是这样执着。

这一时期,张伯驹最热心的还有他的戏剧。1980年,张伯驹和丁至云在天津演出了京剧《打渔杀家》。张伯驹已经83岁,但从此次的剧照看,他身段稳健,神情肃穆专注,气概英武不减当年,很难让人相信这是一个80多岁老人的扮相,这次演出,是张伯驹“名票”生涯的圆场之作。

转眼间就是1981年元宵佳节,民革中央和中山书画社举办了一次聚会。会上邀请的有刚从美国回内地探亲的黄花岗烈士方声洞的胞妹、著名画家方君璧,张伯驹闻听非常高兴,马上会见了方君璧,并即席填词一首:

浣溪沙

玉镜高悬照大千,今宵始见一年圆。银花火树夜喧阗。

隔海河山同皎洁,阋墙兄弟早团圞。升平歌舞咏群仙。

词中流露出老人切盼祖国统一的愿望,方女士带头鼓掌,张伯驹欣慰地笑了。此后,张伯驹夫妇与海外朋友如张大千等多有交往,其影响也在不断扩大,张伯驹深受海内外各界人士的尊重。

可惜的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1982年的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让张伯驹住进了附近的北大医院。病来如山倒,张伯驹连日昏迷,七八日后病情方有好转,那一天是2月25日(农历正月二十二),正是他85岁生日。

上午10时,有人来访,医生劝阻,说病人情况尚不稳定,不宜见客。但张伯驹还是从病床上挣扎着起来,因为这位客人是远道而来的张晓鹰,张大千的孙子,第二天他就要远赴美国,这次是奉祖父之命特地来看望张伯驹的。

客人走了,张伯驹仍然思绪难平,自从新中国成立前夕他与张大千握手话别,已经30多年了啊,他们只能隔海相望,祖国,何时才能统一?到了生命垂危的关头,张伯驹想的还是祖国的统一大业。

下午1时,张伯驹诗思涌动,他又有了诗作。这时正好他的朋友、《文物天地》主编王禹时来看望他,老人就请他帮助,录下了一首七律和一首《鹧鸪天》,这是张伯驹留下的最后一诗一词:

病居医院

张大千兄令长孙晓鹰赴美,来视并拍照,因寄怀大千兄。

别后瞬经四十年,沧波急注换桑田。

画图常看江山好,风物空过岁月圆。

一病翻知思万事,余情未可了前缘。

还期早息阋墙梦,莫负人生大自然。

鹧鸪天·病居医院至诞辰感赋

以将干支斗指寅,回头应自省吾身。莫辜出处人民义,可负生教父母恩?

儒释道,任天真,聪明正直即为神。长希一往升平世,物我同春共万旬。

张伯驹此时还在期望着祖国的统一,还在想着人民对他的好处,他留恋祖国,留恋这个日渐繁荣昌盛的社会,他在祝福祖国万代千秋,盛世太平。

谁知道,1982年2月26日上午10时,张伯驹还是带着他的满足,带着他的遗憾,溘然长逝。

张伯驹高举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大旗,孤独而坎坷地走完了他的一生。他的经历,既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又背负着中国传统文人的悲哀,他不愧为中国20世纪文坛上一株青青碧色的劲柏苍松。

(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孙银珠]

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周口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