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王孟亚:退伍不褪色 驻村显风采

来源:新周口客户端

作者:

2019-07-29

周口日报·新周口客户端记者 高洪驰

“小亚,今上午到俺家吃面条吧。”7月中旬的一天中午,记者前往商水县城下村贫困户豆国富家中采访,刚走到城下村中间的一条小巷中,就听到有人在喊。原来,是村民司燕看到王孟亚走过来,热情的让他到家中吃午饭。

“不了,大姨,我还有事,改天一定到你家吃面条。”王孟亚笑着说。

一同前往的城下村支部书记豆现洋说:“群众主动邀请驻村干部到家中吃饭的现象早就很少了,自从孟亚来到后又重现了。”

商水县农村农业局驻张庄乡城下行政村第一书记王孟亚退伍不褪色,在驻村工作中用军人特有的本色书写了一曲爱民情怀,再现了军人风采。

“私访”察民情

王孟亚,今年23岁,2015年走进绿色军营,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在部队期间表现出色,两次被评为优秀士兵,201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18年9月从部队退伍后,安置到商水县农村农业局工作。到农业局工作后,该局正在进行人事机构改革,原来驻城下行政村第一书记因工作变动调离。局领导就找到王孟亚说:“现在脱贫攻坚工作正在爬坡阶段,城下村离不开驻村干部,你就到城下村任第一书记吧,到农村锻炼一阵子。”

“请领导放心,我一定会把工作干好的。”王孟亚爽快的答应下来。

第二天,王孟亚打起背包来到城下村村室。放下行李后,从村室里的版面上一一将贫困户姓名后,就一个人在村里转起圈来。

经过一个星期的走访,王孟亚将全村贫困户的基本状况、家庭住址已经熟记于心。

“孟亚刚来时,想着他个小伙子能干出什么事来,没想到他那么快就把全村的情况摸清了。”村主任豆明东说。

“解困”拉亲情

掌握了全村贫困群众的基本情况,为王孟亚下步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工作基础。经常走访贫困群众也成了王孟亚日常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孟亚人好啊,他来俺家从来没有嫌弃过俺家脏,还帮我找医生治病,并且去年还救了我一命。”说这话时,躺在床上的村民豆合庄眼里噙满了泪水。

豆合庄,今年63岁,全家6口人,是城下行政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008年,在给他人建造房屋时,不慎从高处坠落,造成高位截瘫,从此失去自理能力。当时,他的两个孙子孙女还小,全家生活重任落在了儿子儿媳的身上,全家生活陷入困境,豆合庄也一度失去活下去的信心。

脱贫攻坚工作开始后,在县乡村干部的鼓励下,豆合庄也逐渐走出瘫痪阴影。王孟亚驻村后,每周到他家看望2至3次成为惯例。

“去年冬天,要不是孟亚到俺家来看望,我恐怕已经不在了。”豆合庄回忆说,2018年11月的一天晚上九点许,王孟亚到他家看望。当时,他突发疾病,感到出不来气,肚子发胀难受,脸色变得越来越难看。王孟亚见状,来不及呼叫120,立即返回村室开来自己的车,并找人帮忙把豆合庄抬到车上,送往商水县人民医院抢救。

“如果不是及时送到医院,后果就不好说了。”在医院,王孟亚跑上跑下,在抢救单上签字等,并垫支了医疗费。经过一番抢救,豆合庄转危为安。看到出气逐渐顺畅的豆合庄,王孟亚一颗悬着的心落了地,医生以为王孟亚是豆合庄的亲人,当得知他是一位驻村干部时,对他竖起了大拇指说:“驻村干部能做到在抢救书上签字担责任,他不是患者的亲人,却胜是他的亲人呀”。

由于长期卧床,豆合庄得上了褥疮,胸部、臀部大面积溃烂。王孟亚经多方打听,得知一位战友认识一名能够治疗褥疮的老军医。他就想方设法的与那名老军医群的联系。老军医听完王孟亚的叙述,不禁被他所感动,并答应为豆合庄进行治疗。

“作为”暖民心

2018年夏季,由于受病虫害影响,城下行政村50余户村民的小麦减产。这些村民们由于与某保险公司签订有保险合同,于是向某保险公司提出理赔。由于种种原因,某保险公司只将一小部赔偿款打到农户账户,剩余部分迟迟不能到账,农户们多次前往某保险公司讨要说法,某保险公司以各种理由推脱,一拖就是一年多。

去年10月份,50余户村民商议集体上访。当时,王孟亚刚到城下村一个多月,在走访中有村民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王孟亚决心为村民们讨回说法。

由于时间跨度长,部分证据缺失,王孟亚就从打到卡上的赔偿款着手,一户一户的做工作,他根据农户种植小麦的实际面积入手,查对应得赔偿款,经过不懈努力,掌握了50余户群众应得赔偿款的实际数据。接下来,王孟亚就一趟趟的到某保险公司找领导协商,最终某保险公司答应以现金发放的形式向受损农户补发赔偿款,一场由赔偿款引发的集体上访事件平息了。

“多亏了咱的驻村干部,要不是他还不知道发生什么样的情况呢。”发放赔偿款那天,几十户农户一起来到村室,向王孟亚表示感谢。

“担当”促和谐

“只要一颗心为群众着想,群众就会支持你的工作。”王孟亚说。在驻村不长的时间里,王孟亚就赢得了群众的好评,驻村工作也得到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在农村居住环境该上工作中,独居老人户成了驻村干部头疼的一件事。城下行政村独居老人由10多户,如何让这些独居老人愉快的和儿女们住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成了王孟亚思考的问题。

60岁的贫困户豆国付,弟兄四人,都各自成家。他们的父亲已经84岁,他怕给孩子们添麻烦,就一直在村外独居。他的四个儿子也多次商议把老父亲接到家中赡养,但是生性倔强的老人就是不愿意。

王孟亚得知情况后,就坚持和村干部一起每天到老人居住的地方给老人聊天,做老人的工作,给他讲与儿女们在一起居住的好处,有时一聊就几个小时。“有一天晚上,孟亚硬是在老父亲那儿坐到天亮。”豆国付说道。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王孟亚和村干部的说服下,老人终于同意搬到儿子家中居住。老人搬家那天,王孟亚早早地来到老人居住的地方,为老人搬东西,在老人儿子家中亲自为老人铺好床铺。

“现在可得发了。”在豆国付家中,记者见到了老人,说起让他搬家的事,老人满脸的喜悦。目前,城下行政村的10多位独居老人已经全部搬到了儿女子家中居住。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面对取得的成绩,王孟亚并不满足,他有了新的打算。他说,下一步,我们要对村内的道路进行整修,多条道路已经立项申报,还要对村内的坑塘进行改造和绿化,给村民们营造一个舒心的生活环境。

但愿王孟亚的军旅生涯在驻村工作中延续,再次展现军人风采。  

[责任编辑:金月全]

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周口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