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周口市第一届新时代“好兵、 好兵妈妈、好军嫂”评选表彰晚会侧记

来源:周口日报

作者:

2019-08-16

李扬 孙波 陈永团

这是一台用军人的故事、军嫂的故事、军人母亲的故事串起的晚会。“八一”前夕,周口市军地联合举办了第一届新时代“好兵、好兵妈妈、好军嫂”评选表彰晚会,引爆了舆论点、刷爆了朋友圈。一台晚会何以引发社会如此关注?笔者深入采访发现,这台晚会的背后还真有不少动人的故事。

一次采访:“让我零距离接触了‘周口好兵’”

根据晚会筹备需要,军地抽调精兵强将组成11个采访摄制组,除在本地采访外,还奔赴新疆昌吉、青海格尔木、辽宁锦州、江苏常州、河北保定及北京、上海等“好兵”所在的驻(训)地采访。

“这一次采访让我零距离接触了‘周口好兵’,真正认识了新时代的军人!”回想起远赴青海格尔木昆仑山口采访76集团军某防空旅四级军士长王艳东的情景,周口广播电视台记者梁振华依然动情。

昆仑山口,海拔4767米。河南周口,海拔49米。对于一个常年生活在内地的人将会是怎样的一个考验?梁振华至今仍心有余悸:“过了格尔木,随着海拔的升高,我们一行5人都感觉头懵,我还发了低烧。”因为高原反应,梁振华除了扛摄像机外,没敢多带一点东西,更不敢多走动。梁振华看到王艳东时惊呆了:王艳东和战友正全副武装,背着几十斤重的装备进行冲锋训练。

“这么高的地方,这么苦的训练,受得了吗?”梁振华代表家乡父老问。

王艳东抹去脸上汗渍,嘿嘿一笑:“咱周口兵就不怕吃苦!”

一张纸条:精武标兵的铁血柔情

说起《一张纸条的故事》,编剧常红军又一次红了眼圈。

“入伍15年,苦练杀敌本领,26项特战绝技,参加国内比赛36次、国际比赛5次,扬威国际赛场,23次摘金夺银,荣立两个一等功、两个二等功,六个三等功,还被评为全军爱军精武标兵,陆军首届新时代‘四有’革命军人标兵……”回想起在河北保定82集团军某旅第一次见到候国岭,常红军说一身戎装1米86的壮汉让他顿生一股敬意。“问及一辈子的自豪和内心的愧欠,候国岭说自豪的是为国家为军队为周口为父母争了光。提到愧疚时,他却泣不成声、泪流满面。听他讲他父亲因车祸去世他为父亲拉灵跪得膝盖流血时,我哭了;听他讲他母亲在医院重症监护室不能说话,但仍用颤抖的手写下对儿子的希望时,我哭了。”常红军说着拿出那张纸条,只见上面写着:孩呀,今天是你的生日,妈生病了,你不要牵挂,妈不能给你过生日了,你要在部队好好干和早点结婚给妈生个大胖孙子。

“男儿有泪不轻弹!采访一结束,我含着泪写出了小品《铁血柔情》。”常红军说,“因连续加班熬夜,我嘴肿得说不出话,吃不成饭。我流了4次泪,改了8次稿,在演出现场听到观众给了那么多热烈的掌声、看到那么多人流泪,我觉得一切都值了!”

一次连线:你把青春奉献国防,我用真情守护你

把军装穿在身上的是军人,把军装穿在心里的是军嫂。晚会上,军嫂王会侠和儿子与远在黎巴嫩执行国际维和任务的丈夫宋海涛连线的短片,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儿子:爸爸,我有点想你了!

宋海涛:哦,爸爸也想你,儿子,你梦见过我没?

儿子:昨天晚上我梦见过一次,昨天晚上掉床了。

王会侠:对,儿子睡着睡着翻身哩,就掉床了,都怪我没有照顾好他……

宋海涛是75集团军某旅道路连二级军士长,是连队的技术能手。

王会侠自从选择军人为夫,十一个春秋,他们聚少离多。视频聊天是他们每次相聚的特殊方式,儿子称宋海涛为“屏幕爸爸”,王会侠称丈夫为“手机老公”。王会侠作为一名基层纪检干部,工作繁忙,但她只要有时间,就会给孩子讲父亲是如何从一名普通的士兵成长为军中娇子的点滴故事。

电话挂断时,王会侠冲着丈夫挥手再见时说:“作为一名军嫂,我会永远做你的坚强后盾,你把青春奉献国防,我用真情守护你!”

一首歌曲:再现当年拥军支前情怀

晚会现场,上演了一出音乐情景剧《兵妈妈》。剧中,病床上拿着手机听歌的李妈妈和护士有这样一段对白:

护士:大姨,你听的是丁晓君演唱的《天下乡亲》吧,我每次都见你听这首歌,表情特别严肃,有时候你还流眼泪。

李妈妈:你听,最后一尺布,用它做军装;最后一碗米,用它做军粮;最后的老棉袄,盖在了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他上战场,唱得多好啊!

李妈妈:闺女啊,我小的时候听俺爹说淮海战役打响后,他推着小车,拉着俺娘织的一卷土布和军粮,支援前线。他还把身上的破棉袄给伤员盖上,自己也留下来当了兵,随解放军南下打仗,直到全国解放才回家……

此情此景,让人不禁想起当年黄泛区村民拆门板帮刘邓大军渡沙河的故事。

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12万多人抢渡黄河,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的序幕。

8月中旬,刘邓大军一路南下途经周口,向沈丘沙河北岸黄泛区挺进。

沙河,在1:50000的军用地图上只是一条细线。水面宽100多米,水深多在3米以上,河床深陷,两岸陡峭。当时正值汛期,渡船却被当地民团搜砸一空。

为了帮助大军渡河,乡亲们积极贡献门板、梁檩、渡船、绳索、粮食等,沈鹿淮和沈项临县委、民主政府也组织了近千名的架桥队伍,分别在沈丘境内的槐店、下溜、新安集、纸店等40里的河段上架设浮桥,帮助刘邓大军渡沙河。8月16日,沈丘境内沙河上的4座浮桥全部按时建成。

8月17日,刘邓大军在西起苑寨东至纸店的河道上,开始日夜抢渡。敌人发现渡河大军后,增派大批飞机对沙河两岸及船只、浮桥昼夜进行狂轰滥炸。浮桥是修了炸、炸了修,不少群众在帮部队渡河时英勇牺牲。

79岁的下溜村村民孙绍榜家中,仍保存着当年架浮桥用的两块门板。

沈丘史志记载,当时全县共征集10吨以上大船350只,绳索25000斤,大檩300多根,木板、门板2800多块,铁扒钉1000多斤,太平车500多辆,面粉50万斤,军鞋5000多双,柴草100多万斤,以及食盐、肉、菜等大量物资。

一次走访:妇联就是你的娘家!

“八一”期间,周口军分区、市妇联等军地有关部门集中开展了走访慰问活动。

8月1日上午,市妇联主席张丽娟一行来到川汇区荷花办事处李新春家。

李新春是受到表彰的“好兵妈妈”。1979年,18岁的她高中毕业后报名参军未能如愿,后来她嫁给了军人李生德,成为一名军嫂。3个儿子大学毕业后,她先后把他们送进军营,成了兵妈妈。

“你,三次把使命与担当打进孩子的行囊,这是一位母亲的国防情肠。‘我孩子保家卫国去了’,在病床上无人照顾时,面对别人的疑问,你没有黯然神伤!都是妈妈,你说,我一切都好,祖国更需要他。上善若水,大爱无疆!”说起组委会给李新春的颁奖词时,张丽娟感慨地说,“是晚会让我认识了你这位伟大的兵妈妈,你的付出和坚毅,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妇联就是你的娘家,有啥困难尽管说!”

李新春的大儿子李赋收到晚会邀请,趁休假赶到了晚会现场。看到舞台上一个个感人故事,他心里充满了骄傲和感动:“这次回来,我不但看到家乡脱贫发展的巨大变化,更感受到了家乡对军人的关心厚爱,每一名好兵都是我的榜样,我一定再立新功,用实际行动回报家乡父老!”

晚会演出前的3个多小时,王艳东的妻子段敏带着5岁的儿子,用了近30个小时,辗转千里从四川绵阳赶回周口,她说只为替爱人现场感受一下受尊崇的氛围。市电视台记者王澜博,晚会结束后,特地登台佩带上“好军嫂”绶带照了张相,她说自己真想嫁给军人做一名军嫂。情景诗朗诵《敬仰》的伴舞演员郭露露,从对部队、对军人不了解到最后喜欢上军人,大学刚毕业的她说今年想报名参军,当一名神气的女兵……

这台晚会背后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在周口这块拥军热土延续不断地书写着,感动你我,情动三川。

[责任编辑:牛勇威]

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周口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