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商水县平店乡:特色产业成为乡村振兴新引擎

来源:周口日报

作者:

2019-09-02

本报讯 (记者 付永奇 通讯员 赵永昌) 初秋时节,商水县平店乡,渔网、服装加工厂内机声隆隆,连片大棚的田园里瓜果飘香,玫瑰花卉基地鲜花怒放,烟叶田里和苗木基地、药材基地翠绿葱茏,处处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

“我们平店已经形成渔网编织、玫瑰花卉、优质瓜菜、服装日用品加工四大特色产业,还有烟叶、药材、苗木三个新亮点支撑发展。这些竞相呈现的产业已成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新引擎……”昨日上午,平店乡党委书记陈静指着全乡产业分布示意图告诉记者。

渔网“编出”致富大道。在该乡李岗村的商水龙巢网业公司扶贫车间内,63岁的脱贫户李德航正忙着给渔网钢框压弯。“外出干活年纪大了没人要,在这里每月能挣2000多元,从车间到家里步行不到10分钟,农忙还不耽误种地。”李德航高兴地说。

“我们采取‘公司+分厂+联系点+农户+贫困户’的模式,优先吸纳贫困户就业,公司已发展30多个分厂、1万多个农户,每年生产的300多万条渔网大部分销往东南亚市场,带动成千上万名‘巧媳妇’、留守老人发家致富……”龙巢网业公司经理罗国昌告诉记者。

近年来,该乡发展以渔网编织为主的“巧媳妇”工程40多个,实现了全乡28个行政村“巧媳妇”工程全覆盖,安排就业1万多人,其中贫困人口1200多人,户均增收1.5万元,成为全乡脱贫增收的主渠道。

玫瑰映衬幸福生活。在雒庄村千亩玫瑰园,一棚棚玫瑰品种多样,花香扑鼻。花农们在花丛中来回穿梭,套袋、修剪、采摘、装运,一派繁忙景象。正在忙碌的万和园花卉种植合作社理事长李新红介绍,雒庄村花卉基地有花卉大棚120多个,种植香槟、冷美人、戴安娜等20多个品种的玫瑰1000余亩。

为助推特色生态农业发展,该乡“以花为媒、以花会友”,连续举办两届玫瑰之约乡村游活动。目前,该基地年产鲜花6000多万枝,销往全国各地,安排贫困户、留守妇女就业500多人,实现了“文化搭台、产业发展”。

瓜菜酿出香甜日子。“俺年纪大了不能干重活,也不能外出打工挣钱。这几年,土地流转给合作社后,年收租金4000多元,俺在合作社管理蔬菜,月收入1700元,加上年底分红和奖金,总收入2.6万元。”在该乡周王村的鑫园种养合作社蔬菜基地,年过六旬的王殿国忙着收割蔬菜,提起收入,他举着一把青菜高兴地说。

统计显示,截至2018年底,该乡流转土地1.3万多亩,发展20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30多个,成立瓜菜等农民专业合作社21个,培育瓜菜等各类家庭农场23个,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达1600户。

服装加工巧手生金。在东邓店村的商水县锦之源服饰公司扶贫车间内,一些返乡妇女忙着加工服装,厂区内还有一些儿童在玩耍或写作业。“工厂离俺家很近,下班不耽误回家照顾老人孩子,一天还能挣七八十元,一举多得!”35岁的车间主管刘俊美向记者介绍。

商水县锦之源服饰公司是全县新建的“巧媳妇”工程精准扶贫企业之一,由返乡创业人员郭凯和投资380万元创办,公司订单生产衬衣、外套、棉衣等。像这样的加工厂,全乡已发展10多个,安排留守妇女240余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工人30多人。

传统烟叶富民一方。“烟叶是富民、富财政的产业,我们村给乡财政作的贡献最大,每年种烟都有二三百亩……”程岗村党支部书记承付国指着村后一大片烟田告诉记者。

平店乡是闻名遐迩的“产烟大乡”,最多的时候种烟叶上万亩。尽管近年来面积不断减少,但种烟增收仍是部分烟农割舍不掉的“黄金情缘”。“种烟使俺发了家,买了车买了房,娶了媳妇很风光,一年不种烟心里慌……”文寨村爱调侃的种烟大户李福常说。

药材苗木成为致富新亮点。在曾庄、海子涯等村的田野里,一片连着一片党参、丹参、白术等点缀其间,煞是好看。“种药材每亩地能收入5000元至8000元,种绿化树收入也不低。我这100多亩地种植楸树、栾树,亩均收益两三万元……”曾庄村苗木种植大户曾战士说。

“说一千道一万,产业扶贫是关键。输血不如造血,扶贫贵在扶志。产业活了,大家有活干了,就能发家致富,人居环境也好改善了……”陪同采访的乡长吴国锋说。

[责任编辑:王松涛]

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周口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