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和心——《时光知味 岁月留香》后记

来源:周口晚报

作者:朱丽

2019-09-16

有人说,喜欢文字的人都有一颗相同的心,是的,对这点我一直坚信。因为在文字中驻足、栖息,可以洗却人们行程中的尘埃和杂质,修得一颗清净心、一颗柔软心、一颗善良心。

喜欢文字始于儿时,功课做得最好的就是语文,而有文学梦却是从中学时代起,于是,便从没有和文字分离过,哪怕事务繁忙,暂时搁笔,却不会忘记读书,心也会一直在文字里徜徉。

曾记得中学时代,舒婷的小本诗集,被我翻得皱皱巴巴;汪国真的《热爱生命》曾一度沸腾我的心;沈从文《边城》的主人公翠翠仿佛就在我身边;鲁迅《药》里的老栓曾让我极度悲伤;夏洛蒂·勃朗特笔下简·爱的坚强激发了我向上的力量。还记得作文第一次被老师表扬时,自己偷偷地高兴了很久;还记得有一天我把自己的文章整理成一本厚厚的笔记拿给老师看时,老师赞赏的表情让我信心满满;还记得第一篇文章《神仙·老虎·狗》被刊登的时候,我开心得跑来跑去。

这本书即将出版之时,我的这颗心就像一下子有了着落,有了一个休憩的驿站和停泊的港湾。我近几年的心血都凝聚在了这里。在这里,可以找到我的思想、情感、记忆、梦想、行程,还有我的努力、执着、快乐、辛酸、无奈、昂扬以及对生命的感悟和求索,对爱的珍惜和感动,对未来的畅想和展望。在书里可以找到一个全然未知的我,我就在这里,从没有和文字分开过。

有朋友问过我:你的灵感是怎么来的?其实,写作的灵感来自于一颗易感易知的心,而这颗心的获得,需要阅读和行走。当你腹中有诗书,人生有阅历,何愁没有落笔的灵感,你的脑子被拥挤着,不去用笔释放都不行,这颗心,自然就变得易感易知了。社会生活、山河岁月、青春友爱、人生取舍都会成为我笔下写不尽的素材。文和心,就是那样融在一起,不可分割。

在写作过程中,我也经常会有困惑,但很少是因为选题。有时候,有好多想写的,但就是不知如何去表达,也许是希望寻找一种最好的表达方式,思来想去,总觉不好,所以迟迟下不了笔。一次次困惑,让自己咬着牙度过,不管如何,写出来再说,结果动起来总会是有所收获,总会是令人愉悦的,在得到大家认可的时候,在困惑中也成长了很多。此书也是在困惑中所得,所以,我感谢困惑。

有一段时间,我工作之余,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用于写作,种种别的兴趣爱好都抛却了,是很辛苦,也放弃了很多,付出了很多,但心里的踏实感不可言喻,这种心灵的富庶,不是别的什么可以取代的。那种创作的激情,是心灵与情感的碰撞与触发,是生命与爱的一种相通与相融。文字就是心灵的一种抵达,在这个行程中,我们愈发懂得了真善美的意义和价值,也愈发懂得了一颗真实、素朴的心是我们人生的回归,我们的世界本就无须雕琢,只是眼和心有时偏离了轨道。

生命里,谁不是在欢乐和悲伤中度过,当我们回首往事,那曾经挂着晶莹泪滴的过往,早已经被岁月风干,幻化为向上的力量和勇气。我们终是明白了,为什么总有那么多人有恋旧情结,愿意回忆匆匆往事,因为往事丰盈了我们的生命,那曾构成我们生命的片段,都是岁月的一种馈赠,其实它早已在时光中留下缕缕暗香。故此,此书我命名为《时光知味 岁月留香》,这份来自生命的原香,我会把它珍藏在心里,珍藏在书页上。

一本书,就是一位作家一段时间的成长历程,读作品也即读作家。这本书所收录的我的每篇作品,都是一定时间内一直萦绕我心的真实情感的抒发和表达,没有半点的牵强和刻意,完全是自然流露,不矫揉造作,不虚词诡说,不夸张蓄势,把生活和真情藏在里面,让读者自己去体会一个真实的我,去感受只有真实才能赋予作品以“真正的价值”,不管当下如何,无愧于内心,无愧于读者,才是我的追求和一直遵循的写作原则。

比如,我写《婆婆的年》,从刚刚进入婆家门,就对婆婆的辛苦操劳看在眼里,藏在心里,尤其是过年时,婆婆为了家人的幸福,周到周全、默默付出、无怨无悔,更是让我感动于心。从不知疲惫的婆婆身上我看到了中国千千万万个劳动妇女,“她们或许说不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没有思考过生命意味着什么,也不知道还有别的更新鲜的过年方式,但她们知道全家人一起过年的团圆和温暖是多么重要”,“我想,也许就是这一个个忙碌的母亲的身影,一双双母亲向我们眺望的眼睛,牵动着我们的思乡情,世世代代,永永远远……”我的感情在慢慢地升腾,当再也无法控制,便诉诸笔端,用文字去传达内心的语言,把情感寄托于字里行间。此时,文字便成为爱的载体,爱也因文字而换一种方式依存。生命中的爱和真情,就如同溪水潺潺流过,月儿弯了又圆,风吹动流云,自然得无以形容。爱本自然,情本简单,成文亦自然,文和心便永远相连。

我写回忆性文章时,很多记忆都是从不曾离开过我的心的,像《母爱温暖的岁月》《忆姑父》《叔父的信》《温暖的红裙子》《潜藏的家风》《饺子的回忆》等文章,都是不得不写、无法不写的心里话,所以我从没想过要如何才能写好这些文章,我只是想着和读者共同回忆一起成长的岁月,抑或让没有经历过那段岁月的读者感受我生活的那个年代,这样的情感共鸣才是我内心深处最需要的,不是为写而写也一直是我最欣赏自己的一点。我爱我的亲人、朋友、爱人,我爱我的父老乡亲,他们在我的记忆里永远不会老去,甚至像一棵生命力旺盛的树,愈来愈葱茏繁茂,愈来愈挺拔坚韧。那些旧时光里的老故事,是我心灵深处的回音,犹如激荡在空旷的山谷和幽深的丛林般余音绕梁,让我重新找回生命的原乡,在最初的感动里与爱邂逅,与灵魂相依。

海子说,“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他该有怎样一颗渴望远离尘嚣、企图摆脱尘世的羁绊与牵累的心,才能写出如此轻松欢快、令世人垂青的诗句来!他是一位用心灵歌唱的诗人,让我们在尘世里寻得精神的皈依。智利当代著名诗人聂鲁达写道:“我喜欢你是寂静的,仿佛你消失了一样。你从远处聆听我,我的声音却无法触及你。好像你的双眼已经飞离远去,如同一个吻,封缄了你的嘴。”他何以写出如此叩击心弦的爱情诗,几乎成为情诗的代名词,正如他所说:“义务和爱情,是我的两只翅膀。”他的爱情让他无论遭遇再深的苦难,也能在生命中保留一份纯洁的希望与幻想。他为心中的缪斯女神写尽优美断肠的诗句,只因他的诗中有心,心中有诗。流传至今的作品,皆是作家、诗人用心灵与世界的对话,没有心,何以有文?

我的作品以节奏明快、主题向上为主,我所希望带给读者的,是积极勃发的力量和无畏的勇气,且让读者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和美好,珍惜现在,珍重未来。但曾有一段时间我的生活处于低迷状态,郁闷压抑,悲伤难耐,我的文中怎么也没有了往常的阳光和明媚,我试图回转,但却不得不遵从内心,因为手中的笔根本无法控制,它只和心同悲伤同欢笑。

文学一直被我视作第二生命,它是神圣的、伟大的,我从来都是用一颗不染尘俗的心去走进它,去敬仰它。我曾不止一次问自己,如果有一天我再也写不出一个字来,我该怎样去面对自己的心,哦,我还有心吗?我坚信这个担心是多余的,因为我的心将一直在文学的道路上追逐、行进、求索,永不停息,永远向前。

谨以此书为自己近年心血作结,自慰之余,激励自己创作。因水平有限,还望读者朋友多多指正,疏漏之处,请多多包涵。

[责任编辑:王松涛]

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周口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