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总编带队践行“四力”系列报道 鹿邑:特色产业擎起产业富民大旗

来源:新周口客户端

作者:

2019-10-09

周口日报·新周口客户端记者 李辽 李瑞才 吴继峰

9月的鹿邑,秋高气爽、硕果满枝头。走进素有中国尾毛之乡的鹿邑县张店镇,处处感受到产业发展的脉动。举目望去,一排排鳞次栉比的楼房矗立在道路两旁,一橦橦只有在城里才能看到的中西式别墅随处可见,这些成排连片的“高大上”建筑映射出来的不仅仅是幸福和富裕,更向所有人证明了,张店人愣是靠着一双勤劳的双手,持续围绕尾毛加工这个传统特色产业做文章,带动大批无法外出的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创收、脱贫致富,走活了全县经济跨越发展“大棋”。

张店镇加工尾毛始于改革开放之初,虽然有30多年的历史,但受配套产业、技术水平等因素制约,当地只能进行尾毛制品的初加工,产品附加值低,不甘心赚些“蝇头小利”的村民纷纷赶赴沿海城市寻求更大的发展,刘庄行政村杜楼自然村的杜树林就是走出去吃“尾毛饭”的第一批人。1995年他在深圳注册公司,把从全国各地屠宰场收购尾毛经初加工后拿到深圳交易,当年交易额便突破一千万元并持续递增。在与国内外化妆刷企业供货的过程中,他又派人进厂学习先进的化妆刷制作技术,并于2016年带人返乡创办“三利毛业”,主要作动物尾毛化妆刷代加工业务,靠着诚实守信、质量过硬,产品很快就走出国门,装进了宝洁、雅芳等知名品牌的化妆盒中,成为欧美等发达国家女人心中的最爱。

“今年9月底,我们生产的化妆刷应邀到法国参展,10月9日还要前去俄罗斯参展评选。”说起这些,杜树林的脸上流露出来的是张店人应有的自豪。统计数字显示,张店镇目前从事尾毛、化妆刷生产从业人员2万余人,一般纳税人企业数达到200多家,其中在省外9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15家;入驻产业聚集区40多家,摘地建厂16家;尾毛化妆刷年产值达到15亿元,年出口创汇7千万美元,实现利税1亿多元。在实现经济丰收的同时,张店镇去年还在家门口提供2.5万个就业岗位,辐射带动600多贫困人口从事尾毛初加工业务,帮助300余人实现脱贫致富。

张店镇通过尾毛初加工、化妆刷出口创汇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群众创收致富仅仅是鹿邑县大力发展特色尾毛产业的一个缩影。据不完全统计,凭借鹿邑人肯吃苦、讲诚信、善经营的品质,经过多年打拼,全县在沿海地区作尾毛制刷生意做,相继开办工厂的就有1600多个,规模以上的企业就有600多家,星罗棋布地分布在深圳、广州等沿海城市,成为该县的特色资源优势。

近几年,在敏锐捕获到部分在外创业成功人有返乡创业愿望的信息后,鹿邑县在反复研究论证后,决定立足强大的尾毛加工能力,抢抓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大力实施“凤还巢”“百企千村万户”工程,在县产业集聚区内规划建设占地800亩的尾毛制刷创业园区,完善配套软硬件设施,着力做大做强尾毛制刷产业,通过产业集群、进村入户带动了全县经济高质、高效发展。

为掌握行业话语权,鹿邑县率先建成了河南省化妆刷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主导制定河南省化妆刷地方标准,填补了我国此类产品地方标准的空白;在做大做强尾毛制刷产业的基础上,该县又在尾毛加工产业链条延展上做文章,立足原有的纺织主导产业,着力打造羊毛衫纺织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做优做强,逐步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长远规划,我们要建成一个链条完整、配套完善、产研销一体的‘百亿级’化妆刷产业特色集群,把鹿邑从‘中国化妆刷之乡’升格为‘中国化妆用具之乡’。”县委副书记、县长李刚说。

从“中国尾毛之乡”到“中国化妆刷之乡”,从尾毛初加工到建立具备化妆刷生产所需的尾毛、口管、铝皮、木柄、拉丝、箱包等配套完整的产业链,全县尾毛及配套产业从业人员超过66000人,年加工各类羊尾毛5000吨,市场份额占到全国的80%以上,化妆刷产品年出口额占全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额的75%以上……鹿邑县正抢抓全国双创示范基地之东风,依托当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实施产业转型升级,通过集群发展、抱团闯市场,尾毛化妆刷产业已擎起了“富民强县”的大旗,成为鹿邑制造向鹿邑创造、鹿邑智造迈进的“代表作”,成为实现鹿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责任编辑:袁甜甜]

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周口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