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栾台遗址之谜

来源:周口日报

作者:闫子英

2019-10-14

闫子英

鹿邑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文化渊远流长,不仅造就了如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老子,睡仙陈抟这样的世界级历史文化名人,也拥有丰厚的地表和地下文化遗存,如太清宫、明道宫、长字口大墓、隐阳山遗址、栾台遗址等。这些丰富的精神和物质文化遗存,共同构筑了鹿邑无比辉煌的历史文明。

栾台遗址就是一处十分重要的鹿邑远古文化地表文物遗存。该台位于县城南18里,东距王皮溜镇五里,地表台高5米,地下淤积3米,面积达7000多平方米,是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栾台在上世纪60年代初被鹿邑县人民政府划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于1978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划定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该台远离村庄是一个无人看管的荒台,在几十年间被周边群众大量取土,台体损毁侵蚀严重,直到被划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滥挖台体的现象才基本绝迹。今天看到的台体,虽然比历史原有规模小了不少,但在豫东一马平川的旷野上,依然显得突兀挺拔神秘莫测。

栾台在当地也叫栾相寺,是凸显鹿邑远古文明的一颗璀璨明珠,是古代文明历史遗存的一个罕见物质标本。然而对于栾台的成因、功能及历史沿革古代典籍鲜有记载,有记载的也是只言片语,语焉不详。普通人更是知之甚少。为揭开栾台这个庞大的远古文化遗存神秘面纱,笔者查阅历史文献,地方史志,走访当地群众,采撷历史传说,借鉴1989年河南文物研究所《河南鹿邑栾台遗址发掘简报》等信息资料,对栾台的成因、社会功能及历史沿革进行探索,力图寻出一些有关栾台史实的蛛丝马迹及变迁脉络。

(一)王城遗址

栾台也叫栾相王寺。传说在商朝有一个叫相的王室子弟被分封到栾地,史称栾相王。为了彰显王的威仪,相王在此建房舍、修作坊、兴教化,治理地方发展生产。该台考古发现,在商代的文化堆积层中发现了连排房遗址,以及数量种类众多的轮制陶器,这足以证明在栾相王治栾时期,己有做工考究的地上房舍及陶类用品服务于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手工制陶业已相当发达。考古发掘证明,栾台文化遗存层面堆积厚达8米,涵大汶口文化晚期至春秋末战国初,距今约4900年至2460年,其中有4个时期为商代文化遗存。出土的遗迹、遗物为相王治栾的传说提供了一些难得的实物证据。

(二)文化堆积的产物

1987年国家文物局确定探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古文化面貌及东西文化相互作用的学术课题,因此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正式发掘。历时两年多时间,共开挖5x5米探方10个,2x10米探沟5条,清理断崖扩方5个,发掘面积共计460㎡。出土的遗迹有灰坑、水井、房址、墓葬;遗物有陶器、骨器、石器、蚌器,以陶器最丰。

考古发现栾台地层堆积颇厚,一般在7米以上,个别地方超过8米,分为15个堆积层,涵大汶口文化晚期至春秋未战国初。由此可见,栾台系先民们在此长期生产生活,在6个不同时期文化遗存层面不断堆积叠加的过程。在每一个不同的文化堆积层面都有丰富的文化遗存出土。

例如,第一期文化遗存叠压包括13、14、15层。三层堆积厚度为0.65米至1.05米。此期的遗迹主要是灰坑、墙体。遗物有陶器、石器、骨器、蚌器四类。陶质器皿最多,石质甚少。陶器有泥质、夹砂两类,可分为泥质红淘、泥质灰陶、泥质黑皮陶、夹砂灰陶、夹砂褐陶5个陶系。出土器类有鼎、壶、豆、高脚杯等。

再如,第三期文化遗存叠压包括第6层,厚度0.4米至0.85米。此期文化遗存的遗迹有房址、灰坑两类。出土陶器分为夹砂红褐陶,泥质灰陶。器物有盆、碗、罐等,另有石刀、蚌刀、骨锥出土,距今约3600年至3800年。

由此可以看出,栾台的文化遗存堆积为大汶口文化晚期至春秋末战国初。在长达2000余年的岁月里,栾台经历了一个不断长高的过程。考古发现栾台在15个文化堆积层中,第15层位于台表之下6.9米至8.05米。

在栾台15个文化堆积层面中, 有一个令人费解的文化现象,排除近现代,在所涵的6个文化时期,上至大汶口文化晚期,下至春秋末战国初。文化堆积从最初的第15层至第五层,而第四层发现已为近代堆积了。那么从春秋末战国初到明清时期2000多年的历史,在栾台的考古发掘中竟然是一个空白,找不到此期的文化堆积,好像从人间蒸发了一样,确属千古之谜,有待史界考察探索。

(三)文献资料

据《魏书七卷·地形志》记载:“南兖州陈留郡谷阳县有苦城,阳都陂,老子庙栾城”。清康熙《鹿邑县志》地图上明确标示有“栾相寺”的地理位置。乾隆县志记载:“栾城在县南18里,旧址略存”。光绪县志记载:“栾城在县南18里。《魏书·地形志》:“谷阳有栾城始建无考,殆亦乡城旧址,今有微迹,其西北有栾相寺”。

乾隆35年,栾相寺西里许王庄人氏,祖坟刻碑,其碑文有:“祖母普氏,生于邑西南18里栾相王寺(今普大庄)”。栾相寺到南北朝时已损毁。《水经注》记载:“涡水经苦县故城南,城之四门,列筑驰道,东起濑乡,南自南门,越水直指故台”。说明该台此时已成遗迹。另据《汉字源流》解释:栾相寺的寺与现在的寺并非一个概念。当初的“寺”是指:“庙也,法度也”。即有一定地位的人居住的房子称作寺,故栾相王居住的房子就叫相王寺。后随佛教传入中国,人们误以为栾相寺是佛教寺庙,就在寺里塑了铁佛爷、南海观音等佛教人物。传说相王治栾有方,百姓安居乐业。后遭天灾,天下大饥,为救民水火,相王开仓放粮,后遭罪权奸诬陷并杀害。乡民感其德遂把相王遇难日四月初八定为纪念日,并在台西北角建相王寺以资纪念。每年前来祭奠者络绎不绝,日久形成传统香火庙会,历经千载经久不衰。

综上所述,栾台历史悠久,涵大汶口文化晚期至春秋末、战国初,在2000多年间,系不同文化层面长期堆积而成。栾台的名字源于相王治栾的历史传说,表达了人们对忠良的缅怀与爱戴之情。

[责任编辑:李鹤]

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周口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