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周口:锦绣园林入画来

来源:周口日报

作者:彭慧 李一

2019-10-15

记者 彭慧 李一 文/图

铁路主题公园一角

沙颍河公园一角

周口森林公园一角

周口森林公园入口

周口植物园

大庆路与建设大道交汇处街角花园

晨曦穿透云层,金色洒满大地,美好的一天开始了。

金秋十月,漫步于中心城区,处处绿树环绕,花儿姹紫嫣红,沙颍河碧波荡漾,两岸绿影婆娑,一幅“秋赏春景”的悦目画面。

近年来,我市围绕“以绿荫城”,突出城市规模做大、环境做美,高标准、大手笔推进城市绿化建设,迅速掀起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攻坚热潮。中心城区相继实施了“一带四林百园”工程:沿环城高速两侧建成300米的生态林带,建设5000亩森林公园、6000亩建业绿色基地、2300亩植物园、1200亩铁路主题公园,新改建100座街头游园……城市后花园和城市绿肺效应不断凸显,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持续散发出无穷魅力。而广大市民,则成为“绿色福利”的最大受益者。

如今,绿色在周口大地上仍不断延绵。我们用饱含热情与生命力的绿笔描绘美好蓝图,开辟生态宜居城市的绿色空间,努力织就一幅绝佳的城市园林锦绣。

周口铁路主题公园:留住老铁路的城市记忆

锈迹斑斑的老铁轨、红砖建造的机务室……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周口漯阜铁路,承载了多少人的记忆。如今,依托废旧铁路线打造出的铁路主题公园,不仅美化了环境,增加了城市绿意,更留住了城市的记忆,成为了群众休闲健身、娱乐观光的好去处。

周口铁路主题公园是在原漯阜铁路废弃段基础上打造的城市绿色走廊,是市政府确定的2018年重点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绿道全长9.8公里,占地面积约1200亩,从东至西依次规划建设有运动公园、铁路文化公园、自然公园、湿地公园四个景观园区。每个景观园区各具特色,主题鲜明。

在五一路与中州大道之间,基于红砖老建筑——机务室、火车检修库房、油库等丰富铁路相关遗存,充分利用铁轨穿越城市的景观特点,打造了一个以铁路文化展示与体验为主的铁路风情区。

“铁路文化公园是主题公园的一部分,它的设计理念以铁路的发展历史为主线,主要包括了一个铁路文化区、文创中心和休闲区,以现有的铁轨和原有的铁路为基础,展示了各个阶段火车的发展情况。”市城管局相关人员说。

为了让市民更深入地体验铁路文化,了解发展历程,公园“请”来了一辆观光小火车。坐着小火车沿观光路线前行,沿线的绿树、植被、高楼一览无余,惬意无限。

周口沙颍河公园:拥抱母亲河做好水文章

素有“小武汉”美誉的周口,在古代叫周家渡口,曾因航运繁荣而发展。淮河最大的支流颍河,在周口市与南支沙河、北支贾鲁河汇流后,便有了个美丽而富有诗意的名字——沙颍河。

为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城市防洪、抗洪能力,市委、市政府把建设沙颍河公园作为全市百城建设提质工程重点项目之一 。如今,沙颍河公园集生态环保、休闲观光、文化展示、宣传教育于一体,成为老少皆宜的休闲娱乐绿色长廊。

据了解,沙颍河公园一期总投资19.3亿元,西起周口大道,东至武盛大道,全长5.5公里,建设内容主要是景观工程、堤防工程、河道护砌工程、道路工程。南北两岸景观总面积211公顷,其中绿化面积172公顷,硬化面积39公顷,绿地率81.5%,单侧景观最宽处500米,最窄处100米,栽植各种乔木、灌木、应季花草、草皮等,实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

沙颍河公园一期整体规划设计理念遵循生态优先、传承文化、以人为本、突出地域特色的原则。因地制宜传承地域文化,重点展现曲艺文化,通过渔鼓道情景点,展现周口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康道情”戏曲艺术,保留周口货运老码头,再现周口河运文化……

精神抖擞的健走团、欣赏美景的情侣、自在散步的市民、驻足拍照的女孩、嬉戏玩乐的少年……公园自开放以来,日接待游客最高达3万人次,已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圣地。作为省百城建设提质工程首站观摩点,已累计接待省、市等各级观摩团100余次。河南省第十三届运动会的橡皮艇、公路自行车等赛事在此成功举办,2019年度“周口市龙舟比赛”在此圆满举行,掀起了全民健身热潮。

据介绍,作为一期工程的延续,二期工程已启动建设,东起周口大道,西至龙源路,单侧全长9公里,总投资估算20亿元。随着二期落成,沙颍河两岸必将成为周口市民的绿色长廊、景观长廊、文化长廊和财富长廊。

周口森林公园:浓缩民俗文化之美

作为西北角的“城市绿肺”,周口市森林公园是我市百城建设提质工程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是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的重点工程,也是“以绿荫城”、改善生态环境、造福于民的民生工程。

公园位于中州大道以西,党庄路以东,商周高速以南,新北环以北。原址是黄河泛滥遗存的沙化土地,不能耕种,刮风时漫天沙尘。为了修复生态环境,拉动城市北部发展,我市在国家储备林项目基础上,启动建设该项目。

森林公园占地约5000亩,绿化率86.4%,总投资约3亿元。总体设计分为7大功能区和14个地域文化园(又称“园中园”)。7大功能区分别为森林复育区(生态修复区)、林下利用区、周口梅园区、森林康养区、森林科普区、市民体验区、河道生态修复区。其中,河道生态修复区以耐水湿植物、水生植物搭配为主,打造滨河湿地景观;森林复育区主要以国家储备林树种为主,增添部分观赏性植物;市民体验区有银杏林景观、花海景观、阳光草地、林间舞台、滨河景观等户外空间,既可亲近自然,又能防震避灾;森林康养区以春花类品种林(如梅花、海棠、樱花等)、色叶类乔木林等为主,为游人提供赏景区;森林科普区以国储林品种为基础,通过植物名牌、科普廊、科普馆等进行物种普及和生态展示。

在公园东南部的川汇园内,有供市民观赏的水系,有反映周家口百业兴盛、商贸繁荣的雕塑,有享誉四方的历史文化景观“周口八景”等,环境清幽雅致,布局严谨小巧。据了解,14个“园中园”分别是淮阳园、西华园、商水园、鹿邑园、沈丘园、太康园、项城园、扶沟园、郸城园、川汇园、市经济开发区园、东新区园、港区园、黄泛区园,充分展示了周口各县(市、区)的地域文化特色和民俗风情。

据悉,森林公园一期于去年年底已开园,二期将于今年年底全面开放。作为中心城区的绿色屏障、城市环境的净化之林、历史文化的展示窗口、城市北部的绿色银行、森林绿色创收的示范基地、林业科研成果的运用基地,它不仅对改良土壤、涵养水源、生态修复具有重要意义,更为市民提供了一个科普教育、运动康养的好去处。

周口植物园:展现多样类植物生态景观

林荫绿道、碧绿湖水、空气清新、鸟语花香……深秋的周口植物园生机盎然、摇曳生姿,大人小孩三五成群漫步,徜徉在“一步一景皆画卷”的绿色盛景里。自全面开放以来,这座兼具城市公园功能的新型植物园,已成为周口“新地标”、市民休闲娱乐“打卡地”。

周口植物园升级改造项目是2018年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项目,在原文昌生态园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总面积2300亩,项目总投资2.1亿元。

“植物园是一个物种丰富、景观多样的绿地生态系统,可提高市区的空气净化程度,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满足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同时,也是公众认识和了解植物、保护生态的重要宣传和科普教育基地,推动全民生态文明素质进一步提高。”该园工作人员介绍。

植物园内,南北湖通过景观水系链接起来,形成人工岛、拱桥、吊桥、沿水亭榭、景观石整体相连的循环湿地景观带,沿线有多处延伸到湖面的木制观景平台。上千米的沿湖栈道、沿湖自行车道,湖边30多种水生植物、湖里50多种鱼类、湖面栖息的野生鸟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象让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

作为专业的植物园林,观赏各类植物、开展科普教育是其首要功能。“植物园内花卉草木品种众多、环境优美,俨然成了市区一张美丽的生态名片。”市民王婷说,“生态文明要全民参与。家长们带孩子来认识草木,对照课本进行科普教育,难能可贵。”

据介绍,植物园拟近期收集植物1000多种,远期收集植物3000余种。建成后基础设施更加齐全,科普教育与休闲娱乐功能更加完善。不久的将来,周口植物园将成为具有现代城市园林与湿地景观特色为一体的示范点。

百座街头游园:小而美情牵大民生

绿色是生命的本色,城市有了绿色,就有了生机。

周口大道与交通大道交叉口西北角,以前垃圾成堆、杂草丛生,如今绿草茵茵、环境优美。通过古典新中式的设计手法,采取石墙刻字的表现形式,叙述了“千字文”的由来,背景再加以茂密的翠竹作点缀,一处典雅别致的东方园林景观呼之欲出。

按照“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目标,类似这样的街头游园,中心城区今年新建和改建了100处。这些面积不大却景致怡人的街头游园,像一块块碧绿的翡翠,点缀在城市高楼大厦之间,不仅为城市道路景观增添了亮点,更解决了广大市民缺少休闲、娱乐、锻炼场所的民生难题,可谓是小游园大民生。

自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以来,为了让市民直观地感受“家门口的公园”带来的福祉,解决老城区绿地面积小、分布不均衡的问题,我市因地制宜,按照“应绿尽绿”“能绿则绿”“见缝插绿”的目标,启动了百园建设工程。目前,新建和改造街头游园80余处,建成区新增公园绿地面积358.69公顷,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87.5%。

游园近了,绿色多了,空气更好了。漫步在街头巷尾,树木葱绿、花草繁茂,随处可见的游园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变多了,也为城市建设增添了新活力。

[责任编辑:李鹤]

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周口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