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展电商风采 谱时代华章暨返乡创业巡礼”系列报道之十——李刚:钟情“千层底” 创出新事业

来源:周口日报

作者:韦伟

2019-11-09

记者 韦伟 通讯员 王卫东

论吃还是家常饭,论穿还是粗布衣。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开始返璞归真,吃粗粮、绿色食品,穿粗布衣,居住到无污染的地方。在鞋子的选择上,人们更倾向于透气性好、穿着舒适的布鞋,特别是传统“千层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福建晋江、浙江温州等被称为中国鞋都。每年都生产数以亿计的鞋子销往世界各地。沈丘也有一家专业制鞋的公司,这家公司生产的各种布鞋常年销往国内各大商场,受到消费者的喜爱。这家公司的负责人叫李刚,是沈丘县槐店回族镇人,2005年毕业于浙江工贸学院鞋子设计专业。

近年来,李刚通过网络及商贸公司把布鞋销到了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成功走出国门。

在外务工开拓眼界

由于专业原因,李刚毕业后就梦想着进入大公司设计出自己的产品。然而,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李刚带着自己的简历到处去应聘,最后才在福建优拓公司做了一名设计师。

“优拓公司是一家外贸公司,我在那儿做设计,每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李刚介绍自己打工经历时说,虽然没有进入理想的公司工作,但也算是学有所用了。

2007年,李刚的打工生涯因同学的一个电话而发生改变。一位在苏州爱威亚鞋服公司打工的同学告诉李刚,公司正招聘设计人才,建议他来应聘。爱威亚公司是美国的一家世界知名企业,也是李刚心中理想的工作去处。李刚顺利进入了该公司做了一名设计师,每月工资有6000多元。

浓浓乡愁引领创业方向

2010年,李刚回到沈丘在家小住一段时间,偶然间听父亲说还是母亲做的“千层底”穿着舒服。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父亲的话令李刚心头为之一震,小时候妈妈做的“千层底”,凝聚着太多太多的回忆。李刚的脑海中闪现出一个想法,能不能将传统的“千层底”改进,结合国际流行元素,打造具有本地特色、凝聚浓浓乡愁的鞋款呢?于是,李刚萌发了自己办公司的想法:自己设计,通过网络自己销售。

说干就干。2011年,李刚投资20万元建立了厂房,注册了一个小公司,设计出8种款式、近百种颜色的“千层底”,将传统手工布鞋与现代工艺结合在了一起。

这种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的休闲布鞋一经面市,就受到消费者的喜爱,每月都会有一两万元的销售额。

“随着网络购物的普及,以及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布鞋必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李刚通过两年的摸索,果断决定扩大生产规模。

2015年,李刚重新了沈丘乐和商务有限公司,并将公司搬迁到石槽集镇毛营村,投资50万元,购买了数十台机器,务工人员达到30人,纳鞋底的农村妇女遍及周边几个乡镇。

“2015年,公司销售额达到60万元。”李刚说,“2017年,我们还在郑州大商新玛特、丹尼斯大卫城、大石桥丹尼斯设置了销售专柜。”

据李刚介绍,2017年仅网络销售就达到100多万元,实体店销售也有70多万元,并成功将自己的“千层底”通过网络及商贸公司销售到了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

做强实业反哺乡邻

李刚不仅是一位商人,还是一位有思想的人。

李刚深知赋予深厚传统文化的“千层底”,只有贴上文化的标签才能走得更远。于是,李刚将沈丘“千层底”作为非遗项目进行申请,并通过了县级审核。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申请市级、省级乃至国家级非遗项目。”李刚信心满满地说,这样能更好地将文化传承下去,也一定会促进公司更好发展。

李刚说:“如今的时代是个大变革的时代,信息社会瞬息万变,网络销售方式也在不断变化。下一步,公司将通过软供应链进行销售,进一步减少库存,缩短资金周转时间。”

李刚介绍,他将通过淘宝网的直播、抖音等形式,开展订单式生产,做到有的放矢,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由于库存减少,生产成本降低,今年上半年销售额同比减少20%,利润却增加20%。

“原来想着做得越大越好,现在想着先把公司做强,树立自己的品牌,保证公司长远发展。”经过多年打拼,李刚对公司未来充满信心。

“当初决定在家乡开公司时就想着要带动父老乡亲致富。”李刚说,“当沈丘县委、县政府承诺要在全省实现率先脱贫时,我们第一时间就响应号召,投入到了脱贫攻坚之中。”

在李刚的公司里,光纳鞋底的就有许多家庭困难的农村妇女,每月有1500元收入。同时,李刚还积极捐款,救助受困群众。

李刚说,他们将把更多的“千层底”半成品发放到农村,特别是困难群众手中,让他们有活干、有钱挣,帮助他们早日过上幸福生活。

[责任编辑:李鹤]

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周口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