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周口首批老旧小区年底有望“脱胎换骨”

来源:周口日报

作者:

2019-11-22

记者 彭慧 

核心提示:外观斑驳陈旧,公共配套短缺,管理服务落后,由于建造年代久远,我市不少老旧小区如今“年事已高”,严重影响了居民生活,降低了城市品质,让群众的美好生活打了折、缩了水。群众对此反映强烈,充满期待。

开展老旧小区改造,是中央高度关注的百姓“身边事”,是重大民生工程、暖心工程。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市委、市政府深入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成立了周口市老旧小区改造指挥部,将提升老旧小区人居环境作为补齐城市供给结构短板,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抓手。

随着老旧小区改造的全面推进,越来越多的市民予以关注,小区怎么改?改成什么样?带着这一重大民生关切命题,本报记者为您走访调查,解疑释惑。

老旧小区的认定标准

老旧小区是指建成于2000年以前,公共设施落后,影响居民基本生活,居民改造意愿强烈的住宅小区。

根据最新政策,我市建成于2000年至2005年底,配套设施缺项、功能不完善、公共服务及社会服务不齐全的小区,可根据国家的统一安排部署,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群众改造意愿强烈的老旧小区,择机纳入老旧小区改造方案和年度计划。

已纳入棚改计划的居民自建房和城中村,不纳入老旧小区改造范围。

我市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全面完成全市老旧小区改造。

“共同缔造”奏响“大合唱”

老旧小区改造是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和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内容,涉及面宽、工作量大、情况复杂、关注度高。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继标要求全力抓好这项民心工程、党心工程,尊重群众意愿,老旧小区改造要改到群众的心坎上。市长丁福浩多次调研时指出,老旧小区改造是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部署的重要民生工作,事关广大群众切身利益,不是政府的“独唱”,要加强政府主导,吸引社会力量参与,争取群众支持拥护,探索自治共治模式,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同时尊重民情民意,吸纳合理化建议,畅通群众参与规划、施工、监督的渠道,增强群众的家园意识,从头到尾深度参与,形成珍视改造成果、维护改造效果的自觉,真正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丁福浩强调,只有“共同缔造”,奏响“大合唱”,才能让这项惠民工程发挥出更大的综合效应。只有让居民从“局外人”真正变成为小区建设贡献力量的“主人翁”,才能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改造为民,为民改造,改出实实在在的成效。

脏乱差摇身变成洁净美

提起老旧小区,常与脏乱差联系在一起。

绿苑小区(原颍河商场家属院)是建新路的老旧小区之一,小区共有3栋4层高的住宅楼,也曾风光一时,但随着岁月变迁,配套设施缺项,私搭乱建严重,路面坑洼不平,脏乱差一度让居民怨声载道。我市开展“创卫”以来,该小区被纳入首批试点予以改造。

11月17日,记者在现场看到,整治后的小区“脱胎换骨”:贴满小广告的楼道被粉刷一新,杂乱无章的“蜘蛛网”线路被归拢了,坑洼不平的道路被修葺平整,加装车棚后停车规矩了,房前屋后美化绿化亮化,党建文化长廊温暖着居民的心……72户住户尝到了改造的“甜头”。

“改造前小区下水管道细,每次下大雨,积水漫到小腿,苦不堪言。后来换了落水管,铺了水泥路,再也没淹过,还给单元楼装上了防盗门。”一楼居民陈玉红谈到变化无比喜悦,“以前是老式的公共垃圾道,住户不用下楼,随手就能扔垃圾,虽然方便了,但苦了我们底层住户,天天臭气熏天,蚊蝇乱飞,冬夏都不敢开窗。后来垃圾道封堵后,楼上居民主动拎着垃圾下楼,扔进垃圾桶里,有环卫工定时来清理,现在我家天天都敞着窗通风透气,别提多美了。”

据七一路办事处党委书记李超介绍,在充分征求居民意见和建议后,小区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从美化墙体、安装车棚、硬化路面、铺建下水道,到拆除储藏室、更换路灯、除锈燃气管道等环节逐个整治,不仅讲“面子”,更看重“里子”,经过短短几个月的加班加点施工,一个“洁、净、美”的小区呈现在居民面前。

253个老旧小区将迎来“蝶变”

绿苑小区“旧貌换新颜”,正是中心城区开展老旧小区改造的一个成功缩影。

记者从市住建局了解到,全市2019年纳入老旧小区改造计划的项目共253个,涉及栋数1050栋、26163户,预计投资5.82亿元,其中,川汇区老旧小区108个,涉及442栋、12791户,预计投资1.59亿元;项城市25个,涉及160栋楼、3371户,投资7889万元;扶沟县5个,涉及25栋楼、423户,投资413万元;淮阳县12个,涉及100栋楼、4246户,投资5383万元;商水县44个,涉及80栋楼、1794户,投资1.36亿元;太康县20个,涉及65栋楼、1358户,投资7146万元;沈丘县2个,涉及5栋楼、148户,投资240万元;郸城县14个,涉及19栋楼、601户,投资2984万元;鹿邑县23个,涉及154栋楼、1431户,投资4768万元。

我市老旧小区的改造资金来源于小区业主自筹、地方财政补助、专业公司优惠、市场主体投入四个方面,建立了完善的资金筹措机制。

根据全省老旧小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首批投资计划,我市共有149个老旧小区将获得发改部门资金1.76亿元,其中川汇区59个小区获得资金支持8475万元,已拨付。通过财政部门,我市争取资金2.17亿元,其中川汇区预计6159万元,近期也将到位。

我市全面吹响改造“集结号”

记者从市老旧小区改造指挥部了解到,目前我市已全面吹响“集结号”,形成政府主导、部门指导、办事处牵头配合、分包单位下社区多方力量共参与的操作模式,力促加快统筹推进。

老旧小区改造内容包括道路、供水、供电、供气、供暖、绿化、照明、围墙等,以及通信、网络、有线电视等基础设施,条件成熟的可加装电梯;配套养老抚幼、助餐购物、家政快递、无障碍便民等服务设施。同时,还将海绵城市建设、适老化设施等新技术、新理念引入改造中,改进规范物业管理、治安管理,让小区改成“功能基本配套、设施建设完好、基础条件提升”的新小区,做到“有人管、管得好”。

记者从市老旧小区改造指挥部了解到,为做好技术审查,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选派6名高级工程师,对设计方案总把关。消防支队对消防现状进行诊断,文化部门对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智慧书屋建设等提出配建计划,卫健委对便民医疗室、社区卫生服务等进行指导,还有供水、排水、移动、联通、电信等各相关单位通过实地查看,出具诊断报告和改造建议。

小区要“好看”更要“好住”

小区缺什么就补什么、群众需要什么就完善什么、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改造提升就是为了让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心。主抓老旧小区改造的副市长路云多次到现场进行调研,对川汇区改造中的联通家园、邮政小区等3处的规划设计方案四易其稿。

路云强调,改造不只是外观形象的改变,更在于切实解决群众迫切要解决的停车难、上楼难等问题,“先民生,后提升”,要“好看”更要“好住”。基于每个小区情况不同,改什么、怎么改,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量体裁衣,量力而行,尊重群众意愿,实行改造项目“菜单式”。按照“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一院一策,分类施策,充分挖掘每个小区的特点和亮点,力求改造不留遗憾,经得起时间和群众的检验。

老旧小区改造,不仅是一项建设工作,更是一项社会治理工程。面对群众的差异化诉求,改造工作要兼顾好各方利益,找到“最佳平衡点”,通过共建、共管、共治、共享,让居民生活更便捷、更舒心,绘就老旧小区改造的最大“同心圆”。

[责任编辑:金月全]

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周口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