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莫让“微腐败”啃食群众获得感

来源:周口日报

作者:

2019-12-03

史学杰

近日,贵州省盘州市鸡场坪镇石头河村党支部书记朱石林克扣群众危房改造资金问题被通报曝光。2016年6月,朱石林任石头河村党支部书记期间,利用职务之便,克扣村民查成德危房改造补助资金1万元,用于个人生活开支。2019年3月,朱石林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违纪所得退还群众。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是我们党最深厚的执政之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反腐败力度不断加大,一批腐败分子受到查处,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衷心拥护。但是近年来,村组干部腐败现象却呈上升态势,一些基层党员干部把支农惠农补贴视为“唐僧肉”,随意冒领、截留、私分,甚至恶意贪占群众的救灾救济和低保款等“救命钱”。政策落实不到位、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工作失职渎职更是不胜枚举。

相对于“远在天边”的“老虎”,群众对“近在眼前”嗡嗡乱飞的“苍蝇”感受更为真切。因为“苍蝇”就在群众身边,雁过拔毛,无孔不入。梳理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近几年通报的典型案例可以发现,“小官大贪”不在少数,别看官小,贪腐能量可不小。从通报的典型案例来看,“小官涉贪”严重,贪污侵占突出,窝案串案增多,发案环节集中成为新特点。“官职不大权力大、吃拿卡要胆子大”,“三百五百不嫌少、三千五千不嫌多”,啃食的正是群众获得感。

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微腐败”损害的是老百姓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众获得感,挥霍的是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在群众看来,村组干部职位再低,也是党和政府在基层的代言人,是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神经末梢”,是落实惠民政策最直接的“操盘手”,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干部作风清廉,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就会增加;干部作风不正,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就会减少。因此,“微腐败”虽然看似不大,但损害的不仅是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更是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微腐败”之所以成为顽症,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的地方和部门在落实责任上存在“层层递减”现象。根治“微腐败”,必须层层落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不以“小节无碍”敷衍责任,不以“下不为例”乱开口子,决不给“微腐败”留下生存的空间。

[责任编辑:金月全]

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周口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