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人间正道是沧桑”系列报道 沧桑巨变

来源:周口晚报

作者:

2020-01-23

2004年,张铁桥(右二)一家在贺兰山脚下合影。

■张铁桥

从我们一家人的衣食住行看时代变迁。

1973年之前,我们住在两间破草房里,土坯墙壁,斑痕累累。屋子漏了修,修了漏,到了雨季,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一到这个时候,我就提心吊胆,生怕房倒屋塌。

1973年,我家盖了里生外熟、灰瓦罩顶的新房。

改革开放以后,农民手头慢慢有了积蓄,逐渐住上了红砖绿瓦或预制板盖成的平房,泥土地面也变成了水泥地坪。

2000年以后,岗张村林果畜牧各业发展神速。农业机械化的普及使得劳力富余,农民外出打工、做生意、办企业,钱包一个个鼓了起来,原来好好的平房扒掉不要,非要盖成两层楼、三层楼不可。你的房子漂亮,我的更加别致。一些有钱的农民还在漯河市区和周口市区买房,想要过过城里人的生活。

1970年以前,人们生活水平普遍不高。岗张村流行一句话:“红薯汤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我们家日子过得也是捉襟见肘。衣服常常缝缝补补,哥哥们穿过的旧衣服下放给我,穿起来还神气十足。吃饭不论好坏能填饱肚子就心满意足,肉蛋是过节时的奢侈品。而今,鸡鸭鱼肉不断,红薯、南瓜竟成上品。

退休后,我经常骑自行车回老家看看,因为我时时关心着岗张村的发展。我看到了村子里原来泥泞的土路变成了平坦的柏油大道,看到了人们梦寐以求的电灯电话进入农家,看到了路灯把村子照得像白昼一样,看到了家家户户盖起的小别墅。

1949年前后,交通还不发达,人们去漯河都是步行,朝出暮归。1955年至1966年,我在许昌、郑州上学,放假回乡,在漯河下车后仍常常步行而归。1967年,工作后的我,年年回乡探亲,返回周口时在漯河搭车。因为车次稀少,常常托人才能买上汽车票。有一次,实在买不上车票,熟人给我找了个拉煤的车。我坐在高高的煤堆上,颠簸一路,到家已是“黑老包”一个。后来,自行车慢慢普及,人们再去漯河就方便多了。

上个世纪60年代,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毕业生,我月工资只有52.5元,妻子陶登阁只有28元。1990年,我月薪增至100多元,妻子月薪89元,二人月收入共计200多元,已初步尝到了改革开放的甜头。

女儿出生后,需要一辆小推车,由于经济不宽裕,我用几元钱买了一棵毛竹,找熟人把竹子破开,做成了小推车。四个轮子也是我找朋友做的。这个小推车,女儿用了儿子用,后来又被亲戚朋友借走继续使用。后来,小外孙刚一出生,他姥姥就从郑州给他买了小推车、大推车、小三轮、大三轮,还买了一辆儿童电动摩托车,真是今非昔比呀!

老伴压抑不住对生活的热爱,常常跟别人说:“现在的日子真好。”1996年,我闺女结婚时,婚车用的是奔驰,酒店订的是当时漯河最好的饭店——金港大酒店。女儿刚结婚,什么都有了,不但有宽敞明亮的房子,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也一应俱全。这和我结婚时相比真是天壤之别。我结婚时,只买了包糖果请客,大家凑钱给我买了两个茶瓶、几个茶盘和茶杯。

退休后,我的生活幸福而又绚丽多彩。

行文至此,我的家庭故事就结束了。我想:“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祖国的明天定会更加美好!”

(完)

[责任编辑:袁甜甜]

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周口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