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太康县考古女研究生慧眼收“宝”捐明清古碑

来源:新周口客户端

作者:

2020-04-01

周口日报·新周口客户端记者 梁照曾

太康县高贤乡南张庄的郑大考古系女研究生张华贞,因疫情期间滞留在家,偶在村中铺垫的土路中发现两个被村民遗弃的古碑,甚为惊喜,尽管碑文漫灭不少,细辩乃知是记载村里明清家族旧事,有科研价值,随移回家中,捐献给周口市博物馆。

3月29日,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冒雨赶往张华贞所在的村庄太康县高贤乡南张庄接收了这两件石质文物。市博物馆馆长周建山向张华贞颁发了收藏证书。两通古碑,一通是《明处士古冈张公暨配游孺人合葬墓志铭》,一通清代《重修十帝闫君祠碑记》。


 《明处士古冈张公暨配游孺人合葬墓志铭》,青石质,边长57厘米,厚8厘米,正文为楷书,系墓志主人之子张绳文、张绳武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为父亲张古冈所作,记述了明代张氏族人徙居太康西北尖塚冈(今尖庄)村一带的史实和张氏家族的繁衍情况。前半部分上清晰可见,后半部分因长期作捶布石而漫漶不清。据调查,该墓志是上世纪70年代各村兴起“找宝风”找宝贝时出土的,后来被村民捶布、垫路。该墓志铭由“明赐进士第、文林郎、直隶南乐县知县、族孙张修德撰文,邑儒学廪膳生员景寰聂玉篆额,开封府儒学廪膳生员族孙张懋德书丹。”撰文者张修德,字凤芝,太康县人,明万历三十二年甲辰科(1604年)三甲第203名进士。初授南乐知县,以忧去职。后补宁津县知县。擢广东道御史。出使蜀藩归来,卒。赠太仆少卿,命谕祭。入乡贤祠。康熙《开封府志》、乾隆《陈州府志》、乾隆《太康县志》、道光《太康县志》有传。该墓志对于研究明代的移民史、太康地方史等,具有一定价值。

《重修十帝闫君祠碑记》,青石质,通高162厘米,宽44厘米,刻立于清康熙六十年,记述了清康熙五十九年太康尖庄附近村民捐资重修泰山庙十帝闫君祠的功德。该碑虽然已残,文字风化剥蚀严重,但对研究太康的道教文化仍具有一定价值。

[责任编辑:袁甜甜]

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周口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