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中杨庄村民织网捕“钱”

来源:周口日报

作者:

2020-07-03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旭

扎网框、缭网须、缝渔网、套网布……

在商水县练集镇中杨庄村,这个不临水更没有渔业的豫东小村,村里很多人常年都在忙着织渔网。用村民的话说就是:人家织网捕鱼,俺们织网捕“钱”。

“小钱”也是钱

6月26日,晴空万里,中杨庄村段庄自然村68岁的姚玉兰正坐在简易工作台前缭网须、缀网坠、套网布。

姚玉兰家的小院是半包围结构,过堂风惬意地掠过她玫红色上衣和豹纹长裤。

“我腿有毛病,不能老站,在家里缭点网子,一天管摸个20多块,能摸一点是一点。”像姚玉兰一样,中杨庄村民把织渔网称为“缭网子”。

同样,大王楼自然村75岁的五保户王秀贞也在织渔网。

王秀贞干的活叫“缭网须”。她左手捏起网,右手捻起针,线就在网眼上来回穿梭。

“俺缭的网须,一把有100个,缭完一把挣三块半,每天多少能挣俩小钱。”王秀贞说。

作为兜底保障户,王秀贞每年能领到5100元“五保金”,但她并不想完全依赖政府:“俺不能让国家白白养着,我眼睛不好,动作慢,可也不敢闲着,缭网是简单活儿,就当锻炼身体了,挣点钱,买个零嘴吃,还是够够的!”

中杨庄村只要在家的人,和王秀贞一样没有闲着,都在织网挣“小钱”。

“中杨庄村民家庭主要收入来源是务工,渔网编织表面看来是让大老板挣大钱了,事实上成了全村家庭妇女稳定增收的突破口。”村党支部书记王习红说,“年纪大、身体不好的人,也能加入进来,挣点小钱。”

“小钱”也要挣

没有河湖池塘,无人养鱼,和打鱼扯不上关系的中杨庄,怎么会有渔网编织产业呢?

“俺村的织网史,李红雷最有发言权。”王习红说。

15年前,从镇政府下岗的李红雷跑货车运输,把练集镇河沿村生产的网坠,拉到安徽马鞍山。

跑了半年多,他发现当地渔网厂只生产网布,其他原材料多是从河南进货。渔网编织有众多工序需手工完成,劳动力富足的中杨庄,很适合发展渔网产业。

2006年,李红雷在村里办起了第一家渔具厂。

把网框有序排列成一行,将网线缠绕在网框四角,从头到尾反复缠绕4圈,不到5分钟,大王楼自然村58岁的村民万耐就已经组装好一条规格是15节的渔网雏形。

“我照顾孙子孙女走不开,就没到厂里干活。”万耐干活麻利,一天最多能编10捆100只渔网,一月最多挣过800元。

“儿子不在了,老伴儿和儿媳妇在外打工,有时回来还说我,搁家看好孩子不就行了,还费劲缭啥网,我们挣得还不够你花?”万耐笑着说,“我挣点小钱,也能贴补家用,孙子孙女都六七岁了,有时候看我缭网,也忍不住来试试。”

在挣“小钱”的同时,还把编织渔网的手工劳作,当成孩子成长的学习课堂,生动诠释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大道理。

“小钱”攒成堆

夕阳西下,王秀贞和弟媳万玉芳在家门口缭着网须,邻居抱着装网须的纸箱,搬来了板凳,加入织网行列,几个人有说有笑,这是中杨庄村常见的“织网女团”。

“村里劳动力有1210人,去除外出打工的706人,在家务工的有504人,而编织渔网的人数要占到一半。”中杨庄村委会会计王法政戴着老花镜对着信息记录簿算了一通。

如今,中杨庄村的渔网产业已成规模,三家渔网厂形成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分别生产渔网布、原材料、组装渔网,能提供240个就业岗位。

“除了农忙和过年,村民一年能织10个月的网。”王法政说。

数据显示:中杨庄村在渔网厂工作的,人均月收入约3000元;在家缭渔网的236人,人均月收入约600元。通过渔网编织,村里人每年可以获得约200万元的收入。

中杨庄全村有2425口人,单单是大老板看不到眼里的“小钱”,就让全村人均年增收约800元。

攒一攒,“小钱”也成堆了!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省残联派驻中杨庄村第一书记吕俊峰说,“村民编织渔网的收入不足以成为家庭收入的支柱,但作为补充性收入,对于一个家庭也能发挥大作用。”

(原载6月30日《河南日报》)

[责任编辑:张鲁莎]

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周口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