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刘尚文 :碧血丹心报党恩

来源:周口日报

作者:

2020-07-14

记者 王锦春 王吉城

刘尚文陪同朱德总司令在航校检查工作

戎装刘尚文

核心提示:

刘尚文,1924年生,河南省西华县黄桥乡官路刘村人,12岁参加中共豫东特委革命工作,13岁加入党领导下的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5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1936年成为中共豫东特委书记沈东平警卫员;1938年作为西华人民抗日自卫军副司令员侯香山警卫员参加杜岗会师;1947年冬,作为豫皖苏军区一团二营营长率队护送李先念、陈少敏等领导安全到达华北;1948年至1949年淮海战役期间,粟裕批准其立下“一等战功”;1950年至1951年,作为空军第六航校总教练带领飞行学员参加国庆检阅;1959年2月20日,空军司令员刘亚楼点名其参加空军党委扩大会议,受到毛泽东、朱德等领导接见;1983年在上海空军政治学校离休;曾被授予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独立自由功勋荣誉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2010年12月21日,刘尚文在上海去世,葬于上海龙华烈士陵园。

晚年,他把一生经历写成回忆录《戎马生涯》,字里行间诉说的是党的恩情,扑面而来的是精神和力量。记者经人推荐读到这本30多万字的书时,被其中感人的故事震撼,并进行了深度挖掘采访。

7月1日建党节前夕,记者前往西华,采访了《戎马生涯》主编王保清及刘尚文侄女刘春华,并与刘尚文大儿子刘小民取得了联系……

《戎马生涯》的主编王保清,是研究过西华县著名将领魏凤楼几十年的红色文化爱好者、挖掘者、传播者,创作有长篇纪实文学《魏凤楼将军》《三岗烽火》、长篇历史小说《魏凤楼》和电视文学剧本《烽火黄泛区》,创作过程中专门搜集、采用过刘尚文的英雄事迹。编书过程中,王保清系统地学习了老前辈的革命精神和接受革命教育的过程。

“我把自己封闭在家中编辑这本书,就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刘尚文的侄女刘春华女士,是西华县人大农工委副主任,县人大机关驻艾岗乡祁庄村第一书记,她为本书的出版提供了许多帮助。书中资料大多是刘老去世后,刘小民提供的刘老的日记、笔记、回忆性文章,以及大部分照片。”王保清说,刘尚文的革命历程需要从他家乡官路刘村说起……

红星闪闪:党的光辉照前程

西华县黄桥乡官路刘村,曾是一片荒凉的土地,地势低洼,俗称“锅底”,一下雨就积水,大人们整天为填饱肚子奔波和发愁。

“生命无尊严、贫穷和饥饿,是刘尚文一辈子的伤痛,他从小就对旧社会充满仇恨。”王保清说,他在编辑这本书时就曾因其中的故事悲伤过、难受过——

七八岁时,刘尚文总是羡慕那些能上学读书的孩子,每天放牛或捡柴火经过村里的学屋门口,就停下来听他人读书,看别人写字。一天,教书先生见他赤着脚、光着屁股,就站在学屋门口吆喝:“快走快走!这么大了,光屁股不害羞吗?快回家穿衣裳去!”教书先生的话,深深刺痛了刘尚文幼小的心灵。他强忍悲伤的眼泪,一路小跑到家,扑到妈妈怀里又哭又闹,嚷嚷着要衣服穿。妈妈摇摇头说:“穷人家的孩子,哪有衣服?”这时,奶奶也来劝小尚文。一阵沉默,僵持不下。无奈,刘尚文哭着要求弄一条裤衩穿。等来的还是绝望,家里人谁也没有答应,不是不给,真的没有。刘尚文哭得更伤心了,大家也都掉下心酸的眼泪。这时,刘尚文的四爷恰好路过,愤愤不平地从自己裤腿上撕下一块破布,说:“给孩子缝个裤衩吧,都那么大了……”

回忆录开篇就向大家表明,刘尚文小时候长期吃不饱饭,骨瘦如柴,是一贫如洗的“穷孩子”,全家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刘尚文之所以走上革命道路,有三个必要条件。首先是生活所迫,二是中共在西华点燃了革命火种。”王保清说,另外,刘尚文四爷刘当志鼓励他去找党组织,为他指明了方向。刘尚文那时还不知道,四爷刘当志当时已参加了革命。

刘尚文12岁那年,革命火种在西华星光闪闪。当时风声很紧,说“三岗”(陵头岗、都城岗、苗里岗)一带是“匪区”,有共产党的“赤匪”,“青脸红发獠牙,会吃人”。

其实,当年经中共中央北方局批准,在西华陵头岗建立了豫东特委,沈东平以教书为名,宣传马列主义、发展党组织、建立红军游击队、成立革命根据地,革命火种越燃越旺。

刘尚文寻找光明,有一段心酸往事。一天,四爷刘当志悄悄把他拉到一旁,鼓励他去“三岗”那看看,比等死强。由于之前有多位亲戚先后饿死的惨痛教训,刘尚文决心闯闯,第二天凌晨就饿着肚子悄悄离开家,一路乞讨向“三岗”一带走去。下午来到陵头岗小学(普理学校)校门口时,一位30多岁的先生很关切地问这问那,最后又拿来两个杂面馍,端一碗开水让他吃饱了再说。

两个馒头、一碗开水,让刘尚文看到了希望。他把苦难全部告诉了这位好心先生。刘尚文后来得知,这位好心先生就是中共豫东特委书记沈东平。孩子的苦难让沈东平很感动,决心拉他一把。

“经沈东平进一步考察,刘尚文在‘三岗’当上了首长的小警卫员、小通讯员、小交通员,为沈东平、王其梅和其他首长找人、送信、取情报、站岗放哨。1937年春,刘尚文光荣加入党领导下的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9年2月,年仅15岁的刘尚文光荣加入了共产党。次年,他就担任党支部委员。”王保清说,由于他机智勇敢,多次通风报信,掩护首长,转移群众,曾获得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颁发的奖章。奖章几经转移,保留了下来。

“我小时候就听父母说,1937年4月,伯父曾在敌人围剿豫东特委前,连夜从西华县城跑了上百里路到‘三岗’,把十万火急的情报通知沈东平,并将他藏在亲戚家。同时又按命令疏散了其他领导。”刘春华说,伯父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后辈的骄傲。

是党把刘尚文拉出苦海,使他有衣穿有饭吃,有了做人的尊严。在党关爱下,刘尚文懂得了革命道理,看到了旧社会的黑暗和腐朽没落,更看到了共产党的光明和勃勃生机。党旗之下,誓心许国,从那时起,刘尚文就坚定了跟党干一辈子的决心。

隐蔽战线:党的教导记心间

最初是什么力量让刘尚文坚定不移紧跟共产党?采访刘尚文的大儿子刘小民时,他给出了答案:“我认为,父亲一生听从党的召唤,服从党的安排,忠于党的事业,勇往直前,最初缘于抗日杀敌的力量源泉,始终相信共产党能让人民过上安居乐业的好日子。”

抗战时期,西华是中共豫东特委所在地、新四军游击支队诞生地,“三岗”一带是豫东特委活动中心。1936年底,豫东特委开始在陵头岗创办党的骨干培训班,开展抗日救亡运动,1937年底依靠红军游击队夺取西华政权,组建了西华人民抗日自卫军。

有了党组织帮助,刘尚文参加了抗日干部培训班。虽是边工作边学习,但对他的提高有很大帮助。回忆录中,刘尚文曾说:“当时,他们都比我年龄大,像爱护小弟弟那样爱护我。我的成长不能忘记同学和战友们,更不能忘记沈东平、胡晓初、屈申亭、侯香山等老首长。没有他们的教育和指导,我还是个小傻瓜,什么打土豪、发动群众、救济灾民,我怎么做得了?我是在党培育下成长的!”

这个时期,不得不说一个重要人物魏凤楼。因为抗战时期及解放战争时期,刘尚文许多重要事件都是围绕着魏凤楼展开的。

西华县迟营乡卫营村的魏凤楼,曾跟随冯玉祥南征北战,历任冯玉祥卫士、警卫营长、团长、师长、军长。后来冯玉祥被迫下野,魏凤楼也决心回家乡发展。因在北平期间受中共特别党员吉鸿昌影响,1937年底,魏凤楼秘密入党,成为中共特别党员。经国共统战努力,魏凤楼先后被委任扶沟县长、鹿邑县长,但公开身份仍为国民党员。

后来,根据革命形势及统战需要,党要派一部分人到魏凤楼部队做党的地下工作,其中包括刘尚文。刘尚文和魏凤楼就有了工作上的交集。

1938年10月,彭雪枫率领的新四军游击支队同吴芝圃、肖望东率领的另外两支新四军力量会师于西华杜岗,组建新四军游击支队。1939年底,西华人民抗日自卫军被编入新四军游击支队二总队。作为二总队的“红小鬼”,刘尚文拉开了转入地下工作的序幕。

但魏凤楼部队名义上仍是国民党部队番号——第一战区第一游击纵队。刘尚文想不通,就找老领导提出想继续留在新四军游击支队。

刘尚文闹情绪时,新四军游击支队二总队总队长胡晓初、政委向明还请刘尚文吃了个便饭。刘尚文回忆称,首长安慰他、鼓励他,逗他开心,给他讲革命故事,特许放假玩几天,临走时又叫警卫员给他多拿点路费,并告诉他,有什么问题,身边还有许多自己的同志。

首长们照顾得那么周到,想得那么细致,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刘尚文在回忆录中说:“我鼻子一酸,不住地掉泪,哭着向首长敬礼告别,离开了心爱的西华部队——新四军游击支队二总队。”

在以后的工作中,刘尚文明白一个道理,个人要服从组织,全党要服从中央,无论何时何地,党指到哪里就打到哪里,宁愿忍辱负重而不悔。斗争经验都是在实践中学到的!

抗日烽火:党的力量壮我行

1940年初,刘尚文奉党组织命令,到魏凤楼部队做地下工作。在蒋介石眼里,魏凤楼部队是“杂牌军”,一直采取各种手段分化瓦解,并以抗战名义,将其调到最艰苦的地方,后来又调到战斗最激烈的中条山。中条山战役中,刘尚文多位堂兄弟战死沙场。

刘尚文回忆录中说:“我们天天同日本鬼子打仗,1941年4月20日在山西新绛县卧龙庄伏击日寇歼敌几百人。1941年5月10日,在山西夏县救援了第五集团军司令曾万钟,助其冲出重围。我们在山西、河南等地辗转战斗,最后打得只剩500多人。”1941年7月20日,国民党第五集团军战斗详报中曾记录有魏凤楼部队参加救援的情况。

1941年底,魏凤楼部队在共产党帮助下恢复元气,被派往黄河边荥阳县坚守汉王城,抵抗对面霸王城的日军。1944年春,魏凤楼部队东进通过日军第一道防线时被包围,魏凤楼及警卫人员被日本人抓住,后经党组织营救得以脱险。

革命者一旦离开了党组织,就像断了线的风筝。部队被打散期间,刘尚文作为党支部负责人,组织过张茅暴动,在王屋山打过游击。他在回忆录中说:“陷入困境后,我一路乞讨辗转陕州、渑池、新乡、洛阳、偃师、巩县、荥阳、汜水、郑州、密县、长葛、许昌、临颍、西华、商水、扶沟、鄢陵17个县,最后在鄢陵望田集找到党支部副书记何介夫和党组织。之后,组织安排我搞情报工作。”

部队虽然被打散,但刘尚文和魏凤楼的故事刚刚开始。

据党史记载,魏凤楼被党组织解救后回到西华。西北军时魏凤楼部下、驻商丘伪军第四方面军司令张岚峰写信请魏凤楼“参与军事”。魏凤楼借口西华秩序混乱,要求到那里维持治安。张岚峰便给魏凤楼一个淮太西绥靖司令的头衔。魏凤楼选定淮阳西华交界的柳林扎营招兵便于和党联系。1945年日本投降后,魏凤楼部队被编为国民党新编第三路军56师。与此同时,刘尚文接到任务,继续到魏凤楼部队做组织起义工作,团结进步力量,争取中间势力,孤立、打击顽固势力。

有了地下工作的经验,刘尚文再次“出征”。

在和魏凤楼秘密接触后,刘尚文到处联络人,了解部队情况,并同魏凤楼围绕起义工作制定了详细计划,根据党组织安排,大胆使用新人,争取、教育更多人参加到起义队伍中来。

刘尚文回忆录中说:“8月11日准备起义,将部分不可靠人员调离。8月14日晚,我带领两个连打开了柳林集北寨门,配合有关人员将魏凤楼家属送到解放区……”

8月20日,魏凤楼起义部队到达解放区,编入八路军冀鲁豫军区豫东纵队,刘尚文被任命为一团二营营长兼教导员,后来又兼四连指导员。

刘小民向记者提供了一份材料。这份材料是刘尚文去世两年后,刘小民在家中找到的。材料上说:“我是奉总支部书记杨春芙指示进入魏凤楼部队的,当时部队里国民党势力不小,起义成功难度很大。组织安排我们四个党员协助魏凤楼起义,除了我、凌云,还有两个西华人张守勤、杨秀章。起义成功前,我们不知道魏凤楼是秘密党员,起义部队到解放区后,组织上宣布魏凤楼是党员时,我们才恍然大悟……”

风萧萧兮易水寒,要么成功要么成仁。组织起义前,大家都是抱着这种态度来的。

柳林起义意义重大,是写入解放军史册的。魏凤楼部队也是抗战胜利后首支起义的国民党部队。作为协助魏凤楼起义的组织者和执行者之一,刘尚文功不可没。

南征北战:党的关怀暖人心

对于父亲的战斗往事,刘小民接受采访时说:“父亲很少对我们讲他的战斗经历,只是在他晚年,帮他整理回忆文章时,才知道他还有那么多故事。”

1947年7月,在界首、槐店一带掩护刘邓大军过沙河时,刘尚文在回忆录中说,自己“把身外的一切,包括战马等物品全部交给党组织,作为牺牲前的最后一次党费”,准备率二营战士和敌人“血拼”。

1947年8月至1949年期间,在河南周口、安徽阜阳“反围剿”、开辟安平县、许昌剿匪行动中,刘尚文三次被上级任命为指挥长,为建立地方政权、打击土匪作出了杰出贡献,多次受到豫皖苏军区首长张国华、魏凤楼表彰。

在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星火燎原·丛书之七》杂志上,原豫皖苏军区支队支队长王建青、副支队长黄作军撰写的《包家集阻击战》一文中,有关于阻击李延年兵团、刘汝明兵团、蒋纬国坦克旅的七天七夜里,一团二营营长刘尚文率部队和敌人混战的情形:“主阵地右翼二营防守的刘庄,遭到敌6辆坦克和两个步兵营夹击,腹背受敌。敌人施放烟幕弹,6辆坦克乘着烟幕引导步兵冲进了刘庄。二营营长刘尚文率部队和敌混战多时,尔后退守牌坊……”可见战斗之惨烈。

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井冈山上走出的“井冈山”——张国华传》一书也提到淮海战役期间,张国华亲自来到阵地前沿,找到二营营长刘尚文并和其交流战况的场景:“因二营是正面阻击敌人,遭遇敌人猛烈火力攻击。张国华命令一营、三营补充二营,加强二营战斗力,还称赞刘尚文作战勇敢,二营打得好,个个都是英雄好汉!”

刘小民感慨地说:“以前不理解的事情,直到父亲晚年才解开答案。我小时候见到父亲身上有一块块伤疤,腿上胳膊上黑一块黑一块的,皮肤也皱巴巴的,当时真的不理解,现在知道怎么回事了……”

那么,刘尚文身上黑一块黑一块、皮肤皱巴巴的到底怎么回事呢?原来,淮海战役一次战斗中,敌机连投几十枚汽油弹,刘尚文身上着火,像个火人一样。他见有一个水坑,就滚到水坑里,用泥浆把自己浑身糊住。上来后身上还是着火,他又滚到水坑里,这样折腾好几遍,直到昏了过去……

后来,刘尚文根据战友描述得知,当时他被战友从战场上抢救下来送到陆军和平医院,因伤势太重,伤势恶化,不知过多少天,才从死亡线上被拉了回来。由于烧伤面大、组织坏死,医院无足够药品,医生建议截掉双腿。团首长知道后,立马把团卫生队长叫来,连夜收集盘尼西林(青霉素)送到医院,想方设法保住双腿。军区首长张国华、吴芝圃曾亲自到医院慰问,特批他享受特灶待遇。由于组织关怀、医疗及时、药物充足,刘尚文才保住双腿。

养伤期间,刘尚文不忘为医院做点事。伤势好转后,医院提出改选党支部,大家推选他为医院党支部书记、管委会主任,管理众多伤病员。于是,根据刘尚文建议,将伤病员编成连队,下设组织组、政工组、宣传组、服务组、俱乐部,开展“前方当英雄,后方当模范”的立功创模活动。由于措施得力、方法得当,医院面貌焕然一新,成为全军模范。经研究,军区批准刘尚文为“一等模范”,他实现了“前方当英雄,后方当模范”的诺言。1949年初,刘尚文身体有所好转,最后留在许昌军分区任剿匪副指挥长兼作教科科长。

党给予我新生,要用一生回报。生与死的较量中,党的关怀始终激励着刘尚文冲锋在前、奋斗不止。

航空报国:党的恩情诉不尽

建国初期,航空人才奇缺。为此,毛主席亲自筹划了人民空军建设,并大力筹办空军航校。朝鲜战争爆发后,刘尚文被调到空军部队;不久调任北京南苑机场空军第六航校军务科长,负责飞行连和机械营训练工作。

1950年至1951年的国庆空军检阅任务,都是由空军司令部指定第六航校代表空军完成的。这期间,刘尚文作为六航校飞行大队、机务大队参加检阅部队的总教练,组织飞行训练和军人方队演练,带领学员参加了国庆检阅。由于表现突出,1953年夏,空军司令员刘亚楼点名保送刘尚文到南京军事学院空军系深造4年,后转入高级班学习;1957年毕业分配时,刘尚文重返空军第六航校任高教三团副团长兼参谋长。

寸功虽小,累之必达;跬步虽微,行之必至。工作上,刘尚文一点点积累经验,琢磨训练方法,受到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两次接见,并指定他参加空军党委扩大会议。在飞行员培养上,刘尚文曾提出,从初教直接上高教,既节省时间又节约训练经费,直到现在空军培养飞行员还是用这套培训方法。

岁月如歌,时光飞逝。1960年10月,刘尚文任空军政治学校军务处长,1980年任空军政治学校校务部顾问,1983年离休。刘尚文离休后,潜心书画,并颇有成就,他与妻子章良英用书法和绘画作品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翻开泛黄的照片,有两张最值得刘家骄傲:一张是1950年12月刘尚文陪同朱德检查航校工作时的照片,当时,朱德是在空军第六航校第一期学员毕业参加毕业典礼检查工作的;另一张是1959年2月20日,刘尚文出席空军党委扩大会议时在中南海受到毛主席、朱德、彭德怀、刘亚楼接见时的集体合影,能受到毛主席接见,是多么幸福的时刻啊!

戎马倥偬: 党的使命践终生

刘尚文育有三儿一女。晚年,他把自己的抗日战争纪念章送给女儿,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留给孙子,算是留给后代不菲的“遗产”吧。“革命战士不畏难,伏枥犹思伟河山。虚名浮利都不要,只留正义在人间。”正是对他革命生涯的总结。

现在回想起来,父亲的爱更像浓浓的烈酒。刘小民说:“1968年一次运动中,有人诬告我父亲。我父亲被开除党籍、降级、停发工资,又送到五七干校劳动。一次,母亲让我给他送洗干净的衣服。我远远看到父亲在修水渠,正背着石碑步履艰难地走着。监工看到我,大声呵斥,不让我靠近。这时,父亲放下石碑,怒发冲冠,大发雷霆,对着监工发火,保护我……”父亲永远是靠山,父爱总是火辣辣!

“从父母身上,我看到了忠贞的爱情。父亲被送到五七干校时,有人要求他们彼此划清界限,离婚。母亲不离不弃,临行前为我父亲专门缝制一条棉裤,并叮嘱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不要自杀。倔强的父亲宁愿降级也要保护我母亲,坚信党组织会有正确结论。父母最终盼来了春天,退休后两人经常外出散步,一起学习书画。”刘小民说,我爱父亲,因为他对党忠心耿耿,对人有爱心。他对我们要求很高,经常教育我们要成为栋梁之才。我也曾纳闷,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像其他家庭那样让我们赢在起跑线上?比如插队落户年代,怎么不托在位的老战友为我们谋个好工作?可是,父亲从来不张口求人。现在理解了,无论干什么都要靠自己的努力!

2019年的一天,刘小民在整理父亲遗物时,在一个笔记本上见到一小段文字:“……在中国共产党需要的时候,我再出来战个好仗,直到为国家牺牲为止……”刘小民说,其实这才是父亲的点睛之笔,也是他的精神支柱。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刘尚文家族祖孙三代,从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其族人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有堂兄9人,在解放战争中牺牲的有两个弟弟、两个叔叔以及四爷刘当志。家族一贫如洗,无以为报,只有以身许国!

“父亲去世时,一位老战友写给他的挽联是‘一生中崇武,离休后尚文’。我母亲写的挽联是‘我心中的英雄’‘良师益友一路走好’,这也是对他最好的告慰。”刘小民说,“岁月流逝,不忘党恩。我们感谢父辈的打拼,更应珍惜鲜血染红的大好河山。在我心中,父亲永远是一名战士、一位老兵,一位合格的老兵。”

回忆录中,刘尚文深情缅怀了一起战斗过的老首长及革命先烈。彭雪枫、魏凤楼、沈东平、胡晓初、侯香山、屈申亭、楚博……一个个名字,熠熠生辉,音容笑貌犹在眼前。

先烈回眸应笑慰,擎旗自有后来人。今日之中国,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神州大地生机勃勃、欣欣向荣、蒸蒸日上、日新月异……①2

采访札记

遇见了党,找到了光明,刘尚文的人生才有意义。他正是在党的关心引导教育下,成长起来的战斗英雄。如今,过着幸福生活的我们,是否应该常相忆最初曾为我们劈开黑暗、迎来光明的先烈和英雄呢?

初心如磐,不可易辙而行;使命在肩,惟有勤工其事。自成立那天起,党就肩负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拯救被压迫的劳苦大众。

金戈铁马早已远离,美好岁月静静流淌。如今美好的生活,正是在党领导下,无数革命者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沐浴在党的阳光下,我们应该缅怀过去,珍惜现在,开拓未来,一代接一代,一棒传一棒,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把红色江山建设好!①2

[责任编辑:张鲁莎]

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周口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