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中国共产党靠什么持续保持生机活力

来源:新周口客户端

作者:

2020-07-21

中国共产党创立99年来历经磨难,但始终生机盎然、充满活力,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取得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一个个伟大胜利,让唱衰我们党的声音一次次落空。这靠的是什么?靠的是理论创新,靠的是敢于斗争,靠的是依靠人民,靠的是重视学习。在新时代,深刻认识和把握党永葆生机活力的秘诀,对确保党的先进性,使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更好地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老祖宗不能丢,但要讲新话

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社会、思维的本质及发展规律,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政党治国理政的指导思想,也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老祖宗”不能丢,就是指马克思主义不能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能丢,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不能丢,丢了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事实上,无论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都从未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命脉所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95周年纪念大会上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

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是行动指南而不是僵化教条。恩格斯早就说过:“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毛泽东强调:“马克思主义一定要向前发展,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不能停滞不前。停止了,老是那么一套,它就没有生命了。”邓小平明确提出:“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任务。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老祖宗不能丢,但要讲新话,新话才能解决现时的新问题。”这些都强调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然产物,也是党领导人民不断“走新路”“讲新话”的有力佐证。可以说,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并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造,这是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体现和本质要求,也是我们党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

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发扬斗争精神,练就斗争本领,有其客观必然性。从社会发展规律来看,有矛盾就有斗争,人类社会正是在矛盾斗争中向前发展的。从党和人民奋斗历程来看,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党领导人民不断战胜艰难险阻的一个重要武器。无论是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还是新中国的成立,无论是过渡时期“三大改造”还是创办经济特区“杀出一条血路”,都构成了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进的斗争史。当今世界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我国改革发展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形势,因而要化解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就更加要继续弘扬斗争精神和增强斗争本领。

为了保持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首先应该坚定革命意志。如果没有坚强的革命意志作支撑,我们党就不可能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更不可能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并取得伟大胜利。同时,需要提升斗争本领。不仅要敢于斗争,而且要善于斗争,讲究斗争的方式方法、策略艺术,努力在实践中锤炼斗争艺术。此外,还要发扬斗争勇气。广大党员干部应该在重大原则问题上敢于举旗亮剑,在维护群众利益上敢于挺身而出,在推进反腐败斗争上敢于动真碰硬,在防范化解风险挑战上敢于迎难而上,致力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凝聚力、战斗力,增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

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也是我们党成功的关键所在。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以来,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都从来初心不变,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党始终代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始终保持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这是赢得最广大人民的拥护和支持,获得长期执政合法性的一个重要法宝。

人民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中国近现代史昭示:只有深深扎根于人民,汲取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我们党才能战胜一个个艰难险阻,从胜利走向更大胜利。失去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一切工作便无从谈起。当前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进入倒计时,面对不确定性日益加剧的国内外形势,我们党更要发挥好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了顺利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必须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强调指出:“无论是全面小康、脱贫还是现代化,一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这一重要观点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深刻诠释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和人民群众风雨同舟、同甘共苦,一起攻坚克难,是中国共产党持续保持先进性的根本要求,也是实现长期执政的坚实基础。

学习、学习、再学习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党的先进性不是一劳永逸的,而学习则是保持先进性的有力举措。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十分重视学习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针对党内普遍存在的“本领恐慌”现象,就提出“来一个全党的学习竞赛,看谁真正地学习到了一点东西,看谁学得更多一点、更好一点”,“把全党变成一个大学校”,“大家都要学到底,都要进这个无期大学。”这不只适应并极大推动了当时革命形势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前夕,面对环境、角色和任务的重大转变,为了“考个好成绩”,毛泽东号召全党要重新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管理城市、建设新中国的本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加强学习的重要性,他在2013年3月参加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强调提出,我们的干部要上进,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有加强学习的紧迫感,都要一刻不停地增强本领。

好学才能上进。我们党在学习中创立,在学习中获得革命胜利,在学习中建设新中国,在学习中走上改革开放道路。可见,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学习是在改造主观世界上下功夫,改造主观世界的自觉性,来自于改造客观世界的责任感。注重学习是我们党克服困难、化解危机的宝贵经验,也是党永葆先进性的不竭源泉,在新时代更有发扬光大的现实必要。当今世界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日趋增强,各级领导干部要敏锐把握时代前进脉搏,科学判断世界发展大势,做好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准备工作,就要更加重视学习、更加善于学习,把学习当作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生活方式,学习一切有利于我国发展的新理念、新知识、新经验和新举措,借鉴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有益成果,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努力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稳健前行。(作者:王锁明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竞争力研究”(15BKS030)的阶段性成果】

(来源 人民论坛网)

[责任编辑:袁甜甜]

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周口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