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郸城] 敬老院里的“创业大赛”

来源:

作者:

2020-10-15

周口日报·新周口客户端记者 徐松

寒露过后的一场秋雨把气温拉低至12摄氏度,一望无垠的田间弥漫着一层薄雾为深秋增添了几分诗意。郸城县汲冢镇敬老院12亩菜田里却是一派绿意盎然的生机,84岁的谭运常、70岁的张大平两位庄稼“老把式”吃完饭便踱步到敬老院的12亩菜田,一边打量着一畦畦菜的长势,一边自信地点了点头:“这1分地再种上大蒜,一点也不浪费,年底大赛有希望得奖。”

“等会儿给你们拔几棵萝卜、白菜吃吧?一畦萝卜、一畦菜,各人养的各人爱。听说你们年轻人秋天爱喝奶茶,俺这些老骨头,就喜欢多吃点儿菜。”寒潮来袭,记者走访敬老院过冬储备情况,敬老院长姚东领着记者来到了菜田,谝一谝敬老院有24亩菜地、30多种蔬菜的创业项目,两位潮老头儿的“第一杯奶茶”幽默惹得大家捧腹大笑。

孰不知,两位孤寡老人3年前还分别蜗居在自己的破房子里,虽然有补贴,但孤身一人,凑合过着“三餐不继”的日子,身体病恹恹的。自从进入敬老院后,智慧养老使二人越活越年轻,24小时有医护、每日食谱不重样、全能康复锻炼仪器、老伙伴一大群……敬老院成了夕阳幸福家。

像谭运常、张大平老人一样,郸城县有8355名特困供养人员走进敬老院,享受国家兜底保障的尊老敬老惠民政策。

“咱是庄稼人,闲不住。闲下来就浑不自在。再说了,党叫咱吃恁好、住恁好、穿恁暖和,咱总不能吃饭等饿吧?毛主席教导我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进入敬老院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这样就满足老人的心思了吗?非也。老人的心思是老有所为。

于是,郸城县民政局、19个乡镇敬老院以脱贫攻坚为契机,一方面强化兜底保障能力。另一方面发挥自身优势,尽力挖掘自身潜能,发展院办经济,基本实现了院院有项目,人人有有活干,老人们茶余饭后闲来无事,就发挥自己在种植、养殖方面的特长创业实业,达到以院养院的目标。

一般蔬菜自给自足不成问题,全县老人们就明争暗赛比手艺,年底汇总比成绩,县民政局积极引导,在全县敬老院之间展开了一场只奖不罚的友谊赛——创业大赛。

“我们出台《郸城县乡镇敬老院综合考核互评细则》等制度,对敬老院服务质量进行打分。同时,激励敬老院种植、养殖,例如按照每养头牛奖500元、养一头猪奖200元、养一只羊奖100元的标准,在年底进行以奖代补,最大限度调动各敬老院的主动性。”郸城县民政局长胡晓兰欣慰地说。

于是,一场在敬老院里的“创业大赛”就悄悄地展开了,有的敬老院因院施策、因人而宜,特困人员入院前进行入院评估,根据个人的特长和意愿,分成膳食小组、帮着伙房打杂;卫生小组、打扫院内卫生;生产小组、种植养殖做副业;理财小组、当敬老院的业余会计,使他们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只要有参与就量化打分、年底分红,让老人感觉老有所为。

在虎岗乡敬老院,每年养殖、种植收入高达20多万元,养殖有本地羊100多只,猪70多头,蔬菜15亩,果树6亩,果树一年栽植,多年受益,劳动强度低,收益稳定,直接改善院民生活。果树下饲养有鸡,种植区周围有池塘,在有效保护经济作物安全的同时又发展了水域养殖。得益于敬老院因人而宜的管理方法,在敬老院负责养羊的王德付,2011年开始入住敬老院,但他有2只羊无处安放。院长李东海知道后,召开院民委员会议研究解决办法,可试住敬老院1个月,他的羊也一同进院内养殖场,本人参于养殖小组活动,并负责部分养羊工作,本人财产归自己所有,养殖人员还可得养殖分红10%。种植能手梁传善入住敬老院后崭露头角,成为种植队长。

宁平镇敬老院引导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提供“有偿服务”,在敬老院内部又掀起了尊老、敬老、助老、爱老的良好氛围,互助式服务调动的老人的积极性,使敬老院的环境更和谐,老人的幸福感、归属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白马镇敬老院有养殖、种植区10亩地,经济收入10多万元。在利用自身优势的同时,邀请专家进行种植指导,2019年采取辣椒西瓜套种的方式创收10多万。今年又开展再加工产业,把所收辣椒加工成辣椒酱和瓶装泡椒,与商场超市签订供需合同,收入增加三分之一。在种植、采摘过程中优先使用有能力且自愿劳动的人员,其次招用周边村庄的贫困户,为36户贫困户增加创收2000多元。

记者看到,白马镇敬老院的养猪厂1000平方米、羊圈1000平方米,还建有沼气池,建成后能满足厨房用气,可增加5个就业岗位,养殖厂用的生产设备可对外开放,能有力拉动周边经济。

目前,郸城县所有敬老院种植不仅能满足自给自足,60%的敬老院还能向周边农家馆长期输送无公害蔬菜和家禽,所得收入用于改善院民生活,提高院民福利,改造敬老院基础设施。

[责任编辑:周彦]

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周口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