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遇见青龙河

来源:周口日报

作者:郭良卿

2021-01-22

我的老家有一条小河,名叫青龙河,俗称青龙渠。它是汾河的支流,流经商水县大武、白寺等5个乡镇,在姚集乡的黄冲村并入汾河。我出生的村子就在青龙河旁边,紧邻黄冲村,像被汾河和青龙河抱在怀里。这条小河赋予我乐观、善良的性格,为我困苦的童年涂抹上一层童话般美丽的色彩,给我带来无穷的欢乐和美好回忆。阿德勒说:“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从这个意义上说,遇见青龙河是我一生的幸运。

记忆中,我们村很穷,草屋泥墙,鹑衣鷇食。那时虽然缺吃少穿,但却因毗邻的青龙河盛产鱼虾,给村民带来了惊喜。每年一次的联村捕鱼是村里最热闹、最好玩的事。父亲当时是捕鱼能手,在周围村子有一定的名气,很自然,他成为了联村捕鱼的召集人。他们制定三条笊鱼规则:凡捕到小鱼一律放生,以便鱼能够休养生息;凡捕不到鱼的,由4位捕鱼多的每人在鱼篓里随便抓一条赠送,以提高大家捕鱼的积极性;笊鱼队员一律不得参加捕捞,以确保非笊鱼队员家庭也可以捕到鱼来改善生活。记得那年联村捕鱼, 30多个棒劳力,每人扛个笊(一种抓鱼工具)将河面围起来,在下午1点后,在3公里外排成排向对而行开始笊鱼。3个小时后,各种鱼被赶到一个被笊合围的大约60平方米的区域,联村捕鱼队员集体坐在笊上边,让妇女和胆大的孩子将水搅浑,这样,河里的鱼就露头了,它们顶着水花乱窜乱蹦,鱼就好捞了。这时,村子里的男女老少都在水里扑腾,有用网抬的、有用篮子舀的 、有用馍筐捞的、有用脚踩的,人人奋勇,个个争先,最后,大家都收获满满。那种快乐永远烙在我童年的记忆里。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为了丰产丰收和壮大村集体经济,村民围绕青龙河做起文章。先是在青龙河北岸建个小河闸,围着村庄的大田地开挖一条宽两米深一米的沟渠,通过引青龙河的河水灌溉,解决了靠天吃饭的问题,村里的庄稼年年大丰收。接着,为了防止水土流失,村里在河岸边种杨树,河滩里种上桃树,一到春天,花香溢满整个村庄。后来,村民又在紧邻青龙河的一块荒地上种无籽西瓜。西瓜苗不缺阳光更不缺水,再加上村里有两个种西瓜的好把式,西瓜又大又甜,品相十分好。靠着杨树苗和西瓜种植,我们村早早成了青龙河边发家致富的带头村,产生了乡里第一个万元户和第一幢小楼。

在外工作多年,每次回家都是匆匆回,匆匆走,我已很少关注故乡的青龙河了。一次回家,父亲说,咱们县正在搞美丽乡村建设,你去看看青龙河吧,现在的青龙河是真漂亮!我急切地跑到青龙河边,它已不是我儿时记忆中的模样了。原来的土路变成了平坦的水泥路,岸上的杨树已长成参天大树,河滩里的桃树依然那么遒劲,鹅鸭衔着花瓣儿追逐嬉戏,一群羊儿默默啃食着青草,河水清澈娴静,在树荫里低吟浅唱,不远处,一女子一袭红衣怀抱木盆,缓缓拾级而下,起了衣裳……当她扬起棒槌的那一刻,我仿佛置身江南水乡,置身一幅浓淡相宜的乡村水墨画。

随着父母年龄越来越大,我回家的次数也逐渐增多,一是看望渐渐老去的父母,二是想看看那带给我许多幸福欢乐的青龙河。青龙河,它默默滋润守护着它流经的每一寸土地,以顽强的生命力为家乡贫瘠的土地增光添彩,活出了美丽的模样。我想,这不正是每个家乡父老的真实写照吗?每每来到青龙河边,望着这蜿蜒曲折奔流不息的小河,看着河两岸楼房林立、风景如画,我会在心底大声呼喊:我爱你,青龙河!正如我深爱着的祖国母亲!

[责任编辑:王松涛]

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周口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