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郸城:擦亮“中国制伞之乡”名片

来源:周道客户端

作者:徐松

2021-01-24

周口日报·周道客户端记者 徐松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雨伞的国家,郸城是全国从事制伞行业人员最多的县之一,已突破10万人。郸城籍企业家在外创办制伞企业200多家,引凤还巢打造“中国制伞之乡”,是郸城县培育新的县域经济增长点、发挥豫东南地区面向江浙一带承接产业转移桥头堡优势的得力之举。

新年伊始,市委四届十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到的实施“一县一主业”计划中,再次点亮郸城县“中国制伞之乡”特色产业名片。

龙头带动

制伞企业在全县遍地开花

从县城高新区的伞业产业园到19个乡镇的伞业加工厂,从部分村庄村头的伞业扶贫车间到群众带伞件回家自行加工,深入了解郸城县制伞行业“县有总部、乡有工厂、村有车间、家有班组”的发展模式和特色产业链条后,记者被“中国制伞之乡”这块呼之欲出的金字招牌所震撼。目前,郸城已发展制伞企业60多家,最大的企业年产量达1200万把雨伞。

在郸城,提及制伞就不得不说徐建。因为他返乡创业早,是全县制伞行业的探路者;伞业布局广,在县城拥有2个总厂,在乡镇拥有5个分厂、100多个加工点,培育700多名技术工,带动上万人受益,是制伞企业的优秀代表。

今年56岁的徐建是钱店镇胡楼行政村徐桥村人,大学毕业后当过教师,于下海热潮中赴深圳外企打过工,在江苏国企当过分厂经理,后来在南京创办了兄和科技公司,多年来一直从事伞业制造和雨具原材料制作。受郸城县委、县政府招商引资的号召,徐建率先回乡并邀请自己的“朋友圈”到郸城创业,创办兄和家居,充分享受到家乡的“保姆式”服务政策。如今,在县伞业产业园追加投资3000万元新注册了三和雨具,成为“中国制伞之乡”品牌铸造过程中的制伞龙头企业。

近年来,沿海产业转移大潮内涌,作为老家郸城的创业骄子,徐建甘当郸城县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制伞行业的“媒人”,引来众多企业落户郸城。

无独有偶,在郸城县伞业产业园,总投资1800万元的郸城县雨景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年产160万件环保雨伞的制伞企业。该公司是一家港资企业,于2011年6月落户郸城,产品主要销往日本、美国等。

雨景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金殿说,公司投产以来,得到了郸城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从前期厂房租用、设备进场到后期招工、税收等,郸城为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了优质的服务。

段玉华以前在浙江的一家伞企打工,是一名技术娴熟的制伞工。2011年11月,她到郸城县雨景伞业有限公司上班,由于业绩突出,现在成为一名领班。段玉华说,以前在南方打工,虽然待遇不错,但父母年纪大了,孩子也没人照顾,现在回到家乡上班也不错,工作环境和工资待遇不比南方差,既能顾家又能挣钱,还是在家门口就业好。

和段玉华一样,在兄和家居上班的51岁的李莲英家住宁平镇刘岗村,早年也南下淘过金。因公公婆婆年迈、自己年龄增大、儿子将要成家,她被“拴”在了家里。2014年,她到兄和家居制伞车间做装配工,每月能拿3000元,既能照顾老人,又收入可观,每天早7点半上班、晚5点半下班,中午还一顿免费午餐。

郸城县近年来通过引凤还巢、引凤筑巢、筑巢引凤,让近10万人陆续回乡,享受到家门口就业、顾家两不误的待遇。不仅如此,近年来,郸城县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产业转移到了村口,让群众下了田间到车间、出了厨房到厂房。

“地里有活儿就在家忙,没事儿就来打零工。俺这方圆十几里没有打牌的,贫困户没事儿都来打零工。老板好,俺一个月能拿2000多块钱呢!”在汲水孟庄村伞厂,62岁的王仰荣吃过午饭收拾好厨房,不耽误骑着电动车到村口的伞厂上班,装把手、对伞架、拉簧、钉铆钉……一天能装800多把雨伞龙骨。“现在政策好,厂里管理也人性化,像我需要一天3次接送小孙子上学,有时候我就把伞具拿回家安装,装好之后再送来,工资按件计,一分不会少。”王仰荣高兴地说。

“小时候家里穷,十五六岁就到福建厦门的伞厂打工,结婚后因为要照顾老人、小孩,就想回乡办厂。”王仰荣所在的伞厂叫德诚家居用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7月,老板是徐维义和马秀兰夫妻。二人懂得感恩,且非常随和,建厂时,汲水乡党委、乡政府给予了他们很多帮助,他们也为周边群众免费提供了培训。为伞骨打鸡眼、捆线、拉簧、缝伞片、骨片合成、品检六道工序是按照流水线作业,每一位工人坐在工位前每天重复着一个动作,简单且轻松。动作敏捷的熟练工每天能做1200多件,月工资超过3500元。这样一来,孟庄村周边送完孙子就打牌的老头、老太太都变成了工人,还有39户贫困户从这里顺利走上了小康路。

就这样,一个个村口的制伞车间把做好的初级工序产品送到乡镇的制伞分厂,全县数十家乡镇一级制伞分厂经过专业化再加工,把制作成半成品或几近完工的产品汇聚到县城的兄和家居、雨景伞业、皓泰商贸、雅姿制伞等制伞龙头企业总厂,由总厂合成、包装,直至贴上“Made In China”的标志、装上货柜,走向世界各地。

引凤筑巢

产业转移在郸城优势尽现

“沿海的产业转移浪潮把劳动密集型伞业推向内地,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我们务必以最优的政策、最优的环境,让客商愿意来、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周口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郸城县委书记罗文阁说。

近年来,郸城一直致力探索培育新的县域经济增长点,县委、县政府组成党政考察招商团,数次赴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区走访和调研,推介郸城、招才引智、招商引资、谋求共赢。千淘万漉出真金,通过反复论证,充分发挥郸城有10万在外务工人员从事制伞行业这一优势,把握东南沿海伞业向内地转移的良机,培育县域经济伞业新动能的思路逐渐清晰起来。

咬定目标不放松。郸城县升级规划建设占地2000亩的伞业产业园,制定支持制伞产业发展实施办法,实施只开一次会、只跑一次腿、只进一扇门“三个一”改革,实行“保姆式”服务和项目全程代办制等,打造了审批少、流程短、效率高、服务好的营商环境。而且还拿出1000多万元,对科技创新、三大改造、明星企业等进行了表彰,重商、亲商、安商的发展氛围更加浓厚。目前,该县伞业制造链条基本完备,从塑胶键、中棒、伞骨、铆钉等部分原材料制作,到各类伞具组装,再到质检、出口,在郸城均可“一条龙”完成。

2020年12月23日,中国日用杂品工业协会制伞专业委员会瞄准郸城“中国制伞之乡”的优势,在郸城召开全国制伞行业五届五次大会。全国制伞行业精英齐聚河南郸城,共商制伞行业发展大计。这是郸城县紧紧把握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内陆转移的契机,精准聚焦“伞”业,着力改善投资环境,打造投资洼地,全力打造“中国制伞之乡”金字招牌的又一里程碑。

栽好梧桐树,引来凤凰栖。全国制伞行业(郸城)大会之后,又有上虞、晋江等全国知名县市的4家亿元级企业确定产业转移至郸城,计划占地面积40亩、总投资1.5亿元。

如今,郸城县正沿着市委四届十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的指导方向,立足区位特点、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找准路径、发挥优势,坚定走好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子,坚定把“中国制伞之乡”特色产业名片擦得锃亮。②10

[责任编辑:李鹤]

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周口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