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网络中国节·元宵】传承元宵灯谜文化的“火炬手”——记市民协灯谜学专委会会长、灯谜家罗营东

来源:周道客户端

作者:

2021-02-22

罗营东在筛选谜语

周口日报·周道客户端记者 梁照曾 文/图

随着元宵节的临近,人们进入新年的最后狂欢——元宵节闹花灯、猜谜语、看民俗表演。今年的元宵节,周口市博物馆、周口华威民俗文化博物苑将举办灯谜竞猜活动。元宵节灯谜活动计划推出1300条谜语,而这些灯谜将由周口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灯谜学专委会的谜语家们提供。那么,此刻的周口谜语家们是如何为群众设计谜语大餐呢?为此,记者采访了元宵灯谜制作者之一,中国民协会员,河南省民协灯谜学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周口市民协副主席、灯谜学专委会会长,中国民间文学大系·谜语河南卷副主编罗营东,了解他的谜语世界。

罗营东制作的周口方言谜语

书斋选谜三百首 今年灯谜有新意

罗营东住在市区莲花中路的馨莲名苑。2月21日上午,记者敲开罗营东的家门,这位谜语家正在书斋忙着筛选今年元宵节的灯谜。“市博物馆需要1000条谜语,华威民俗文化博物苑需要300条谜语,我正在从几千条谜语中筛选符合今年节庆文化宣传的谜语。”罗营东告诉记者。

电脑里的几千条谜语,密密麻麻,挑选谜语是一件很劳累的工作。电脑放在书架上,为了防止长时间低头引发颈椎劳累,他又在电脑下放了个小木桌。他说,每年这个时候是一年中最忙的季节,他和谜语家们制作的灯谜,都汇聚到他这儿进行统一筛选。今年的1300条灯谜,以他和任建明、张力两位年轻的谜语家创作的作品为主,同时还选了全国谜友提供的部分作品。结合今年的文化宣传主题,他们在制作上注入了一些新意。这些新谜语以“形声”“象形”“会意”等汉语言艺术的构架形式,表达大众社会的情感。

他说,元宵节灯谜是一年中最大的灯谜盛会,这项传承数千年的元宵节文化,一直是元宵节的“标配”,更是元宵节最具有传统文化底蕴和民族文化基因的文娱形式。过去放烟花、办灯会、搞民艺汇演等异常热闹,是民族节庆最隆重、热烈的狂欢,人们倾巢而出,人山人海,挤满街巷。今年,因疫情防控和环保需要,烟花被禁止燃放,各种演出也限于小范围举行,而灯谜作为元宵节的民俗文化,也是收缩规模举行。他表示,此届元宵灯谜盛会,小而精,会让灯谜爱好者过把瘾。

记者看到,在新谜语中,他们还为中印边境冲突中受伤和牺牲的五位戍边英雄祁发宝、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制作了谜语,表达敬意!其中,为受伤的祁发宝团长制作的谜语为“红杏尚书言为珍”。罗营东说,这首谜语用了典故、会意手法。“红杏尚书”指的是北宋文学家宋祁,因他《玉楼春》一词中的“红杏枝头春意浓”而被誉为“红杏尚书”,宋祁和祁发宝团长的名字中共有一个“祁”字,“言为珍”就是“发宝”之意。他说,猜这首谜语关键是要知道里面的典故。

当年的《颍河春灯》在罗营东夫妇手中创刊

牵手赏谜入谜境 三十余载酿“谜”守望传统文化

今年54岁的罗营东是老周口人,现为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周口市区分公司的职工,谜语创作、交流和参加国内谜语界的业务工作是他业余生活的全部内容。小时候,他住南花园口附近。从南花园口去剪股街看电影,走的是一条狭窄的小斜路。他的父亲在粮食系统上班,爱读书,经常借出差之机,买回来一些书籍。罗营东说,家里房子少,父母的卧室兼书房,放了很多书,培养了他爱读书的好习惯。他说,小时候,每逢节庆日,周口有很多单位搞谜语竞猜活动。大街上猜谜的很多,特别是七一路的工人文化宫,更是频繁举办猜谜语活动,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中,他对谜语产生了浓厚兴趣,成为一生的最爱。

罗营东说,上世纪八十年代是周口谜语活动最为活跃的时代,很多单位参与和组织灯谜活动,特别是机关、企事业单位,组织谜语活动成为他们的标配文娱活动之一。因创作灯谜,仅市区就涌现出很多谜语高手,如朱老师,还有魏恒耀、吕树仁、陆学义、李璜等。罗营东也开始学制作谜语,并和省里谜语界写信联络,向他们学习请教谜语经验,结识了刘二安(现为河南省民协灯谜学委员会会长)等一大批谜语界的重量级谜语家,同时还广泛读书,丰富知识。他说,谜语工作者必须是杂家,各方面的知识都要懂,尤其是古典名著,更要深入读,因为制作谜语使用的很多典故,来自典籍著作。1987年,他在周口纱厂上班,一个月的工资是20多元钱,他拿出一半多的钱买书。至今,他买书的习惯仍然保留着。他书斋的书架上摆满书籍,以古籍和谜语书籍最多。

罗营东的爱人陈秋蝉告诉记者,她和罗营东是高中同学。他俩恋爱时,牵手的第一件事是一块儿到街上猜谜、看谜会。后来,为罗营东当“帮工”,帮罗营东印谜语小册子。罗营东请人刻蜡纸版,她负责推油漆棍子,印谜语册子。因罗营东会创作谜语,被市无线电总厂的厂长李煌看中,把他从纱厂调到市无线电总厂。李煌和罗营东都喜爱谜语,厂里搞谜语活动更是活跃,在电视台、电台、报纸上搞谜语有奖竞猜。陈秋蝉说,她帮罗营东油印的第一本有刊名的小册子叫《颍河春灯》,由市无线电总厂出资,他们一帮谜语爱好者参与印刷出版。这本内部资料性质的小册子成为我市谜语爱好者的一个重要的创作交流平台。虽然后来企业不景气,《颍河春灯》的出版印刷历尽波折,但是这个谜语小册子后改名《春灯》,一直出版了30多期。在无数文学手抄报、印刷本灰飞烟灭成为历史记忆的今天,《春灯》依然印刷出版,在谜语界开展内部交流,成为照亮谜语爱好者前进道路上的一盏明灯,成为周口文学界璀璨的奇葩。

作为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谜语也是利用汉语言“六书”造字法创作的,根据谜底,广征博引,制作谜面。1989年以后,罗营东和本市谜语家交流创作的同时,开始参加全国性的谜语交流活动,开拓创作视野。1991年,他去开封参加了河南省第五届谜会。随后每届河南省谜会都有他的身影,至今参与了三十届。而全国的“中华灯谜文化节”也是他谜语创作交流的重要阵地。他广交谜友,带领周口谜语界的年轻后生,开展对外交流,锻炼我市谜语界的队伍,培养我市传统谜语文化的力量。在2020年的河南省第三十五届谜会和全国第七届“中华灯谜文化节”上,他带领的周口谜语代表队,在创作、竞猜和开展谜语评析活动中,获得了不错的成绩。

如今,有着30多年的创作经历、不断对传统灯谜文化进行继承、传播的罗营东,不仅成为了我市谜语文化传承的“火炬手”,还是国内谜语界资深谜语家。

罗营东珍藏的1983年市汽车运输公司的灯谜晚会谜底小册子

娟秀的毛笔字手写体展示传统文化魅力

谜语大市的谜语文化丰厚 传承任重而道远

作为传统节庆必备的文化大餐,谜语是周口传统文化中珍贵的文学艺术。周口作为文化底蕴深厚的大市,更是谜语大市,传承数千年的谜语文化,深深根植于这片土壤。各种民俗俚语,闪烁着谜语的智慧,大众生活更是酝酿和生产着优美的谜语,加上传统节庆的谜语活动格外隆重,民间优秀谜语家的产生如雨后春笋。

罗营东告诉记者,作为一个传统文化非常活跃的大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周口全民性开展节庆灯谜活动,推动了谜语文化的蓬勃发展,培养了一批年轻的谜语家,实现了新老谜语家的薪火传承。改革开放之初,掀起的文艺复兴浪潮中,传统的谜语文化也得到锤炼和光大,是全社会、全民性参与的历史阶段性的文化狂欢。尽管这朵文化浪花在历史长河中宛如“昙花一现”,但是,对今天的谜语文化传承意义深远。

他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周口的谜语工作者在主管部门及省民协的领导下,在全市先后搜集整理了上万条民间谜语,出版了多部民间谜语集和专著等。很多民间谜语家堪称“谜语活字典”。项城市90多岁的民间谜语家高新慧老人,能说上千条谜语。项城谜语非遗传承人闫涛先生把高新慧老人的谜语搜集整理后,编成《高新慧民间谜语》公开出版。同时,还出了《项城谜语》一书。项城、西华等地谜语被列入非遗项目名录,侯满昌、闫涛等被评为该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2018年9月,周口市、项城市、西华县、扶沟县、沈丘县5县市被省民协灯谜学委员会评为河南省民间谜语之乡。项城市的高新慧、闫涛,西华县的侯满昌,扶沟县的唐贵知,沈丘县的高慈修被评为“河南省民间谜语艺术家”。2019年,周口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成立了灯谜学专委会,罗营东兼任会长,汇聚了大批谜语家,掀开了周口谜语文化传承发展的新一页。

罗营东参与编撰的《中国民间文学大系·谜语·河南卷》首卷

由于周口是谜语大市,由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编撰的《中国民间文学大系·谜语·河南卷》编撰工作,将谜语卷相当部分的谜语征集、编撰工作放在周口,并聘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杜忠义、副主席罗营东、副秘书长任建明三人为《谜语·河南卷》副主编。经过我市谜语家和省内谜语界专家的辛勤工作,目前,首卷已经出版,二卷即将出版,三卷正在编撰。

罗营东说,现在随着娱乐多样化、快餐化,谜语像很多古老的传统文化一样,随着时代生活方式、生活习俗的流变,也正在走向萎缩,随着老一代谜语艺人的逐渐减少,后继者越来越少,对于传承谜语文化,业内任重道远。我市谜语文化的发展,也面临着这样的局面。②8

[责任编辑:王松涛]

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周口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