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为了信仰 一往无前——从“竹沟精神”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

来源:周口晚报

作者:

2021-04-19

■王慕晨

“党员干部就该像石榴树那样,扎根、开花,映红竹沟,映红全国!”在竹沟,很多人都能说出刘少奇与石榴树的故事。这棵石榴树是1939年刘少奇来到竹沟后亲手栽下的,在特殊年代被连根拔掉,当地群众出于对刘少奇的爱戴,悄悄剪下一枝,经过精心培育,石榴树又成长了起来。如今,在刘少奇办公室旧址门口,这棵石榴树历经几十年的风雨侵蚀,仍倔强生长。像石榴树一样顽强的红色火种,早已成为磅礴的精神力量,推动着我们不断前行。

“乌云之中见青天,竹沟就是小延安;一声号令震破天,千军万马上前线。”刘少奇曾说过,“延安有党的领导,竹沟也有党的领导;延安有窑洞,竹沟也有窑洞;延安有抗大,竹沟有党训班;延安有延河,竹沟有大沙河,竹沟就是小延安。”在竹沟,回望那段峥嵘岁月,感受革命先烈的豪情壮志,既是追思英雄精神,也是寻找红色基因的传承力量。如今,在血与火中锻造的“竹沟精神”,正放射着新的时代光芒。

坚守初心,站稳人民立场。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之源,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启示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无论时代如何演进,都必须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牢牢站稳人民立场,紧紧依靠人民走出一条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成功道路。在竹沟,曾流传这样一句顺口溜:“群众是秧我是瓜,秧肥花开瓜儿结。”依靠群众是中国共产党在竹沟的基本工作路线,也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游击队在竹沟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弘扬“竹沟精神”,要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把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思想和行动中。

坚定信念,革命是最大的孝道。中华民族是一个极为重视孝道的民族。家国同构,国即大家,忠是孝的延伸和扩展,是更高意义上的孝。忠孝本为一体,难分难离。古有岳飞精忠报国事迹,千秋赞誉,即是典范。现有“英雄团长”祁发宝尽忠到极致,这也是一种孝道。他驻守边防,是为了守护更多的家庭圆满喜乐,他为国尽忠,是为了给更多的老人孩子一片平安乐土。在竹沟,彭雪枫与阔别10多年的父亲欢聚时却百感交集,当了共产党的大官,也从不搞特殊,他曾向父亲讲出“革命是为了千家万户,不能只顾一家一户”“忠孝不能两全,革命是最大的孝道”的道理。为国尽忠,是在家尽孝的延伸;当忠孝难以两全时,公忠体国,移孝为忠,乃至尽忠报国,则最为优先。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为国尽忠,还是为家尽孝,都不能空口白话,都要用实际行动去诠释。

牢记使命,勇担时代重任。“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宣传思想工作是一项政治工作,也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本领能力,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的谆谆教诲、殷殷期待。1938年9月29日,彭雪枫率部从竹沟出发东征时创办《拂晓报》。该报刚创办时,无论是在艰苦进军的路上,或是在枪林弹雨的战场,彭雪枫经常为该报撰写社论、通讯,七年如一日为党的新闻、文化事业呕心沥血。《拂晓报》就像一支战斗的号角,吹响在全师战士的心头,把全师指战员的思想统一到党中央的领导下。如今,传播新时代好声音、弘扬社会正能量成了新时代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新闻工作者更应该以脚力深入基层、用双脚丈量大地,以眼力明辨真伪、用双眼观察时势,以脑力深入思考、用头脑萃取精华,以笔力呈现作品、用笔墨抒写时代。

奋力走好新时代长征路,我们更需要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在新时代伟大征程上继续奋勇前行。②7

[责任编辑:张鲁莎]

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周口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