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周口农耕文明的曙光:华夏第一石磨盘

来源:周口日报

作者:

2021-05-06

周口日报·周道客户端记者 吕冰汝

如果把周口这座城市的时空框架往回拉,你会看到什么?是谁在这片渺渺大地上升起了第一缕炊烟,又是何时开始出现原始族群劳作的身影?拨开历史的迷雾,拂去光阴的尘埃,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周口历史上最有代表性的文物之一——石磨盘。关于周口先民的生活密码或许就可以从这古朴沉静的石磨盘中慢慢揭开。 

步入辉煌大气的周口市博物馆,走进第一个展厅“宛丘之上”,右手边第一个独立展窗中陈列的,便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时代最早、形制最大的裴李岗文化石磨盘,堪称“华夏第一石磨盘”。第一眼看去,它并不惊艳,甚至有些平平无奇,有点像现在孩子们玩的“滑板”,也有点像切菜用的案板。实际上,它是周口这片土地上的先民赖以生存、难离难弃的生活工具,常与石磨棒配套使用,用于谷物的脱壳与加工。 

仔细端详这台石磨盘,你会发现它的做工竟如此规整:由整块黄砂岩磨制而成,长100厘米,大头宽44厘米,小头宽22厘米,厚3.5厘米,表面平坦,没有任何凹陷痕迹;两边呈直线,四角略呈弧形,底部也很平整,还有4个圆柱状、支撑用的足,足长5厘米左右。试想,在当时生产工具极度落后的时期,要制作如此大而规整的一个石磨盘,需要耗费多么大的劳动量,需要花上多少年的时间,才能打磨出这么平坦光致的效果?也正因如此,石磨盘成为当时先民的贵重财产。

目光凝注在这台石磨盘上,不禁让人陷入沉思,如果这台静寞的石磨盘会开口说话,它会怎样讲述自己的前世今生呢?也许,它会这样说——“在诞生之初,我便有着坚硬的身躯,敦实的体重,钢铁直男般的性格,但是无数次的打磨和岁月的侵蚀已经磨平了我的棱角,使我具备了流畅的曲线和圆滑的轮廓。我常常觉得,我还很年轻,也就8000岁左右……但是1988年,一个农民伯伯发现我的时候,竟然被我的年龄吓到了!其实我们是一个大家族,我还有很多兄弟姐妹,只不过我的个头和身材是最棒的,一不小心还拿了个全国冠军。偶尔也听现在的人说,我还有一个失散多年、似我非我的‘近亲兄弟’,名叫‘滑板’,只不过我俩性格相差太远,一个喜静,一个好动……”

把思绪拉回现实……是的,这台石磨盘,确实出土于1988年,在扶沟县城东北25公里处崔桥乡西店村二里许的黄土岗上,被一位农民在犁地时发现。据扶沟县博物馆副馆长李运宽回忆:“当时赶到现场一看,十分惊喜,就没见过这么大的裴李岗文化时期的石磨盘!记得那还是一个炎热的夏天,我用一条旧床单把这个石磨盘小心翼翼地包好,坐了两个多小时的车,把它从村里一路背到了县博物馆……”

后经鉴定,这个石磨盘距今约8000年左右,它的出土把裴李岗文化(裴李岗文化,是中原地区发现的一种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其时代距今约9000年至7000年,因1977年最早发现于河南新郑裴李岗而得名)的分布范围从豫西山区扩展到了豫东平原,使豫东平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提前了2000多年。这说明在距今约8000年的裴李岗文化时期的先民,已经走出豫西山地,拥抱平原,迁徙到水草丰美的平原沃野落脚,在周口大地升腾起最早的几缕炊烟,是豫东平原上最早的拓荒者、农耕文明的创始人。

目前,扶沟、西华、商水、太康、项城等地都已发现裴李岗文化聚落,出土的有石磨盘、石磨棒、石斧、石铲、石镰等生产工具,用于加工谷物、砍伐树木、开垦荒地,还有手制的低温红陶器,从事渔猎用的网坠、骨镞等,表明此时的人们已经告别纯粹的狩猎和原始的刀耕火种时代,进入锄耕农业阶段,同时也见证了周口当时较为先进的农业生产水平。

俗话说,“透物见人”。想象一下,在距今七八千年前的裴李岗文化时期,当时的社会性质处于母系氏族社会晚期,男女有着明确的社会分工。男人用磨光的石斧砍伐树木,用石铲铲除杂草,用带锯齿刃的石镰收割庄稼,而女人则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在石磨盘上耐心碾磨谷物,用石磨棒使劲地擀,直到粟壳渐渐脱落,露出金灿灿的小米。

华夏第一石磨盘,见证过一颗颗汗珠,也映照过一张张笑脸,已经等了8000年,直到把自己等成了寂寞的容颜。不惧光阴的石磨盘啊,现在就静静躺在周口市博物馆的展柜里。如今,它最期待的,就是你去那里看一看它。 ②3

[责任编辑:王松涛]

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周口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