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读苏轼《江城子·江景》

来源:周口晚报

作者:

2021-05-07

■墨竹

一首词的填写固然有一定格式,而按照一定格式填写的词,却可以风格各异。一代文宗苏轼,善于抓住稍纵即逝的事物和情感,用艺术的手法,或婉约或豪放,定格并赋予其长久的文学生命力,流传至今。对《江城子》这一词牌的运用,更是游刃自如,汪洋恣肆。婉约如“十年生死两茫茫”,真挚朴素、凝重凄凉。豪放如“老夫聊发少年狂”,气势雄浑,旷达豪放。而今新读一首《江城子·江景》,竟也满口生香,韵味绵长。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轻,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时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处,人不见,数峰青。”

这首词源于苏轼初任杭州通判之时。据《张先传》记载,苏轼和张先同遊西湖,远远看到湖心停泊一只精美画舫,船头坐一丰盈美妇轻奏古筝,悲切凄婉。一曲终了,美妇起身面向苏轼:“大人,我自幼仰慕你的才情和为人,对你的诗文无不尽力搜罗,读数遍仍爱不释手。常叹无缘相见,听说你来杭州任职,喜出望外。我已为人妻,本不该抛头露面,无奈多年一愿,不忍付之东流,今天特意来此等候,为你献上一曲以表心意,”一语道罢,画舫掉头离去。

于是,苏轼一首《江城子·江景》,记载了这个意味悠远的故事。《江城子·江景》当属婉约词,但它完全脱离了花间派的男欢女爱卿卿我我,用热情健朗、清丽脱俗的文学语言,记载了两位知性男女的一次邂逅。上闕用美到极致的西湖风景烘托,展示出一个高雅洁净的意象。下闕直切主题,用烟云屏气聆听,加重哀筝乐曲的凄婉动情,用“依约”形容美妇的朦胧之美。而后急转,用山水青峰间的古筝回声戛然而止。

苏轼兼古文、诗词、书画与一身,他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讲究画面感,善于把水墨色彩转换为文字语言,极大丰富了词境的丰满和作品的灵动。《江城子·江景》中,他用画家的审美情趣,挑选出西湖四季中最美的几个时段,分别把春之西湖、雨后西湖、夕照西湖集于一体,在词的上闕,用青翠欲滴的远山松峰、清澈平静的雨后湖面、晚霞映射的湖光山色,陪衬于一朵亭亭荷花,远处白鹭飞来。读这首词,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苏轼擅长事物特点的捕捉,讲究事物或情感与文学语言的高度契合。诗词也好,古文也罢,他总能将最贴近事物或情感本身的语言,最简略最真切的表达出来。十九世纪法国著名文学家莫泊桑(1850~1893)强调:“不论一个作家所要描写的东西是什么,只有一个词可供他使用,用一个动词要使对象生动,一个形容词要使对象的性质鲜明。这里强调的,就是语言的准确性。”苏轼就是那个掌握最准确的动词和形容词的典范。本词上闕,“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简略9字,准确定性,虽然过了绽放花期,仍然风姿绰约的一朵荷花;下闕用“依约是湘灵”的典故,触发读者对历史人物及故事的联想,以及弹奏哀筝曲的出处,深化了词的感情色彩;结尾用“人不见”描述美妇的良好教养和极具分寸的品行。

苏轼广泛交友,上至王宫贵族,下至黎民百姓。长年流放生活,使他了解各个阶层的语言表达和审美情趣。也许因此,苏轼讲究技巧,以留白丰富词的涵韵量,语断意连出一个耐人寻味的结尾,正欲寻问之时,美妇转头离去,整个画面出现了空白,而替代空白的的是回旋在山间湖面的筝声。这种宕开一笔的留白手法,恰如诗经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同样的效果。朦胧美永远是最诱人的,最可以让众多读者发挥个人审美想象的。喜胖之“丰腴圆润”、喜瘦之“娥眉细腰”、喜柔顺“温婉可人”、喜端庄“高贵典雅”。总之,每个读者都会从美词中获得艺术品味和享受。

[责任编辑:张鲁莎]

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周口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