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智慧之光《道德经》随谈 第二章

来源:周道客户端

作者:

2021-05-12

主讲人:宋丹丹 老子研究院研究员

老子在上一章中为我们提出“道”的概念。所谓的“道”,是构成世界的实体,创造宇宙的动力,促使万物运动的规律和人类行为的准则,以及认识道的方法也就是“有”和“无”作为道的一体两面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所以,要想明白这个不可见的“道”,只有在用上去体会,由此,在第二章老子便推出美与善的道理,加以阐发。

美与丑、善与不善,本来是不相干的。但在本章开篇老子便告诉我们:“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这句话讲的是正反相生的辩证关系,但同时也为我们传递出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美和丑、善和不善互相对立,知道什么是美的,也就知道了什么是丑的;知道了什么是善的,也就知道了什么是不善的;第二层含义,美和丑、善和不善相互衬托,有美方显出丑,有善方显出不善。由此,较为普遍的解释是天下都知道美为什么美,那就丑了;都知道善为什么善,那就不善了。王夫之(明末清初)的解释是天下万物,两端生于一致,有了美就必有丑,有了善就必有不善。范应元(南宋)的解释是,把美和善夸耀得天下皆知,那么,丑和不善一定就会紧跟着来了。当代享誉国际的道家文化学者陈鼓应先生的解释是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观念就产生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不善的观念也就产生了。以上解释都非常有意思。其实,深入分析,还有第三层含义,就是美与丑、善与不善不仅相互对立、相互衬托,它们会相互转化,即美会转化为丑,善会转变为不善:如果大家都以一种善的形式为善,那么这种跟风和做作的礼节,恰恰是不善。比如说,自发地孝顺父母、帮助别人、从事慈善,这都是值得称颂的行为,如果把这些好的行为附加上求得回报、获取名声的手段,那就是伪善的行为。

另外,每一个人的状况都各不相同,如果大家对一种美的形式趋之若鹜,不结合自身的条件,盲目地模仿别人,结果一定会是适得其反,反倒失去了美,像东施效颦、邯郸学步都是对“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的生动描述。

老子通过这句话告诉我们如果跟风、从众、有功利心,那么一定是求美而显恶,趋善而成不善。在这里老子批评了世俗的风尚和浅薄的习俗。同时也倡导了一种价值判断:虽然美而不自以为美,虽然善而不标榜善。可见,老子追求的是自然的美、多元的美,反对千篇一律的美;老子追求自然的善、多样的善,抨击刻板僵化虚伪的善。

老子有不少名句,言辞简约但意义深刻,所以接下来,老子就进一步展现他相反相成的论述:“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这24个字,包含了现象界的种种。最关键的是,这些现象都在自然循环往复的规律中相互对立统一,又互为因果。我们以难易为例,难和易各自没有确定的标准,完全视具体情况而定。就概念而言,难的概念是相对于易的概念而言的,没有难也就没有所谓易,没有易也就没有所谓难,可谓正反相生。在空间方面,像长短、高下、前后这些概念也是相比较而存在的,有长就有短、有高才有下、有前才有后。而“音声相和”,汉代郑玄为《礼记·乐记》作注时说,合奏发出的叫做“音”,单一发出的叫做“声”,所以“和”蕴含着一种和而不同的观点,体现着相对事物之间的和谐共处。而“有无相生”,从具体事实来看,已有的事物可以逐渐消失,这是从有到无;没有的事物可以演变产生,这是从无到有。从概念来说,“有”和“无”也是相对而言的,有了“无”就有了“有”,没有“有”就没有“无”相互依存共生。

这一连串的相反相成的联句,其实也就说清楚了“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的理由。这段话,是老子对自己无为思想的郑重概括。无为,是不妄为不强为,是顺其自然而为,顺其事理而动,顺其本性而行。为什么“无为”,因为自然在“为”,为什么“不言”,因为自然在“言”。所以,有道的人以无为的态度来处理世事,实行“不言”的教导;万物兴起而不加干涉;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万物成长顺遂而不把持主宰;万事成功而不居功自傲。正因为不居功自傲,所以他的功绩不会泯灭。这也实为强调一种沉稳和谦逊的态度。

在老子看来,人不能久居功劳薄的,如果一味居守昨日之功,则功劳也会变为罪过。人类社会争端的根源就在于人人扩张一己的占有欲,因而老子极力阐扬“有而不居”的精神,历史上我们常见许多帝王将相因为欲望膨胀、因为争功劳地位而相互杀戮。生活中,我们积极进取固然没错,但很多人会固守过去的成就,不肯俯首屈就,不能保持平和从容的心态而刚愎自用,这些都是居功不退而带来的伤害,不懂得无为之教而导致的失败。因此,老子强调,人迟早要“退”出事功的世界, 就看你会不会退出、如何退出。圣人退出事功的方法和原则就是“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就是顺其自然,行功成身退之举。所以,道家思想根本不像我们平常想像得那么逍遥自在、缥缈玄幻,而是潜藏着独到的自我修炼功夫,这种功夫就体现在不执拗、不刻求、不自私、不占有,知足常乐,释然超脱。

在这一章中,首次出现了“圣人”一词。老子所谓的“圣人”是一种理想人物的投射。圣人和我们常说的众人并不是一种阶级性的划分,圣人只是在自觉的活动中比众人先走一步,世间万物各呈己态,圣人仅仅是从一旁辅助,任凭各自的生命展开其丰富的内涵。关于圣人的定义,曾有这样一段论述:儒家的圣人是典范化的道德人;道家的“圣人”则体任自然、拓展内在的生命世界,以虚静、不争为理想生活,扬弃一切影响身心自由活动的束缚。所以当我们让出、退出自己的事功时, 我们就自由了, 就不为“名”“利”所束缚, 也就是通常百姓所说,人都是赤条条来赤条条去,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摆脱了名利功利,人才能真的进入自由状态。因而, “自由”可理解为道家的最高境界。

本章老子通过经验世界中的各种对立现象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强调有无可以相生、美丑善恶可以转化,这些是老子对人生采取的一个观察的视角。世俗之人,一生是求生、求名、求利,忙忙碌碌,到头来有可能丢失这一切; 圣人则反其道而行之,顺其自然,减损欲望,不恃、不有、不居则无可丢失,更接近于道的境界。③6

[责任编辑:王松涛]

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周口24小时